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高鐵走出去“大爆發” 成一帶一路建設名片

2017年05月10日 08:42:23  來源:一財網
字號:    

  原標題:“一帶一路”錢景: 一央企為當地 創造3萬就業崗位

  “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共贏新模式已展現出良好前景和“錢”景。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8日在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三年多來,共有47家中央企業參與、參股或者投資“一帶一路”建設,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合作共建了1676個項目。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從肖亞慶的表態來看,中國央企共建“一帶一路”正順利構建兩大良性迴圈。

  首先,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變成了産品優勢。這些産品優勢進一步發揮,又增加和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當地經濟增長進一步擴大了就業,同時也提高了員工的技術水準、操作水準和知識能力,直接或間接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

  其次,央企在“一帶一路”實踐中,也促進了企業自身的國際化進程,通過與沿線國家的企業、員工等各方面進行深層次合作,央企對當地法律、政策和人文環境更加熟悉了,除增加國際化經驗外,還推動了産品和技術的創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當前“走出去”的現實背景下,未來將有更多國資走向境外。到2020年,境外營業額將佔到中國央企總體營業額的20%以上。伴隨著境外國資總量的不斷增加,國資流失風險也在不斷增長。國資監管需要完善體制、豐富內容。

  佈局基礎設施與能源

  央企參與“一帶一路”共建的産業佈局,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

  以鐵路為例,亞吉(衣索比亞至吉布地)鐵路已開通運營,蒙內(肯亞蒙巴薩至內羅畢)鐵路即將通車,中老(中國至寮國)等鐵路已開工建設,中泰(中國至泰國)鐵路等一批鐵路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其中,高鐵“走出去”成效顯著,雅萬(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鐵等一批高鐵項目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亮麗名片。

  通訊網路方面,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周邊區域建設的跨境海底光纜、陸地光纜等大容量高速率通信設施,將助力打造全方位立體結合的通信網路聯通體系。中國移動還在巴基斯坦率先開通了4G無線寬頻服務,促進當地資訊産業快速發展。

  央企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先後在20多個國家開展了60多個油氣合作項目,在參與礦産資源開發中加強技術交流和共用,有效提升了沿線國家能源礦産資源開發的能力和水準。比如,中國石油承建的中俄、中哈、中緬原油管道,中俄、中亞、中緬天然氣管道等項目,有效解決了油氣資源輸出難的問題;國家電網在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建設的10條輸電線路,三峽集團、中國電建、中核集團建設的中巴經濟走廊重點電力項目,中廣核的馬來西亞埃德拉電力項目,也都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此外,在産能及園區合作方面,多個工業、製造業項目在馬來西亞、寮國、蒙古、印尼等國家成功落地,有效滿足了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建設運營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等項目,為提升當地港口運營水準、促進經濟貿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國機集團、招商局集團牽頭建設的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肖亞慶表示,中央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一些重點項目的建設,這些重點項目正是中央企業技術、資金、管理和人才優勢所在的地方。這些技術、資金、人才和管理優勢的發揮,必將會對這些重點項目的推進和儘快見效産生積極的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王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擴大同各國各地區利益匯合點的重大倡議,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動全球邁向命運共同體。

  如何做到互利共贏

  多家央企負責人在8日的發佈會上分享了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經驗和經典案例。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起濤表示,中國交建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與金融機構、兄弟單位、上下游企業打造戰略聯盟,構建價值網路。他們構建的“中國企業+地方政府+境外園區+境外企業”的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劉起濤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在為中國企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沿線國家的企業甚至域外國家的企業創造重大發展機遇,並進一步激活相關國家和區域市場。

  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巴基斯坦“N-J水電工程”也是一張互利共贏的典型名片。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這座水電站是在尼魯姆河建設攔河大壩,通過引水隧洞將水引至下游約28.6公里處的發電機組發電。引水隧洞總長約為68.5公里,落差高度為420米,貫穿喜馬拉雅山斷裂段,具有高埋深、大變形、軟硬岩相間複雜地質條件,施工難度世界少有,被稱為巴基斯坦的“三峽工程”。

  難度雖大,回報不小。電站一旦建成,全部發電後的年發電量約為51.5億千瓦時,佔巴基斯坦水電發電量的12%。該項目不僅帶動了中國裝備、技術走出去,還為當地提供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

  中國中車集團公司也已經從簡單的産品合作轉變為技術、産品、資本、服務等多種模式的合作。董事長劉化龍介紹,中國中車在馬來西亞、土耳其、印度等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製造基地,就地招聘和培訓當地員工,帶動當地就業和産業鏈的完善,提升軌道交通裝備産業水準。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中國中車在馬來西亞招聘員工近400名,80%都是當地員工,遠期規劃當地員工比例將增加至95%。

  央企還為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了不少地標建築。比如,建造了中國90%的超高層建築的中國建築總公司承建了印尼雅加達標誌塔(東南亞第一高樓,638米)、馬來西亞吉隆坡標誌塔(438米)、俄羅斯聯邦大廈(420米,歐洲第一高樓)、肯亞內羅畢哈斯塔(非洲第一高樓,300米)、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265米,世界最高宣禮塔)等。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建築總公司了解到,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後,“互聯互通”為公司打開了廣闊的海外基礎設施業務空間,公路、機場、電力、石化、港口、橋梁、軌道交通、供水管線等領域迅速發展,海外基礎設施業務佔海外業務的比重,由約10%上升至約40%,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海外業務領域。

  一些央企在開展建設的同時,不忘改善當地民生,在公益、環境保護等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汪東進表示,中國石油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中,公益事業的投入和發展幾乎涵蓋了所有項目所在國,直接受益人數達200多萬人。

  例如在哈薩克,中國石油控股的阿克糾賓公司,納稅額佔當地稅收的70%,提供了三萬多個就業崗位。同時,為保證當地市民在嚴寒的冬季能吃上新鮮的蔬菜,公司投資建設了哈國最大的現代化溫室蔬菜大棚。

  加強境外國資監管

  肖亞慶表示,作為國資監管部門,國資委要為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比如説政策的支援、考核的支援、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風險管理和分析,使企業在“一帶一路”的參與過程中,真正得到互利共贏,既使中央企業從中能夠積累國際化經驗,又使中央企業和當地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取得更多更深的成果,這樣既可以獲得短期的收益,更有長期的收穫,使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長期堅持下去。

  在大量央企參與海外投資的同時,境外國資監管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話題。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部署,大批央企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與並購,海外國有資産急劇增加;與此同時,不當投融資行為引起的國資損失案例不勝枚舉,海外國資監管存在漏洞。這兩方面的原因都促使要加強海外國有資産的監管力度。

  國務院今年1月發佈了《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兩個辦法指出,加強國有資産監管,注重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並重。強調事前加強規範、事中注重監控、事後強化問責,實現對投資全過程監管。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肖亞慶曾表示國資委將加強制度建設,使“走出去”的制度符合中國的法律規定,符合當地法律規定,也符合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實際。將加強對境外國有資産的監督和管理,對發現的問題決不姑息,對違規的要嚴肅追責。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