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海航光明行"成"一帶一路"上的"民心工程"

2017年04月26日 10:39: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海航光明行”行動自2004年7月啟動,至今已連續舉行13年,覆蓋國內外眾多地區,累計為逾65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復明治療。“光明行”給眾多患者帶來光明,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民心工程”。

  十多年鑄就“光明行”品牌

  2003年,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發起推動防盲治盲的“光明行動”,海航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國內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治療,幫助他們重見光明。

  2004年7月,“海航光明行”在青海省班瑪縣正式啟動。此後,“光明行”足跡遍及青海班瑪、囊謙,四川理塘,內蒙古興安盟,新疆庫爾勒市,湖北宜昌等地。2010年,隨著海航海外事業的開展,“光明行”也走進了非洲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等地,前後為1800多名患者提供了免費手術。去年以來,海航積極配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執行“海南柬埔寨光明行”任務,先後開展三次光明行活動,為柬埔寨371名患有白內障的貧困民眾帶去光明。

  十多年“光明行”,共出動80多批醫療隊,500多名醫療人員,義診和篩查10余萬人,援建了10所眼科醫院。“光明行”作為一個規範化的、綜合的、低本高效的、可持續發展的防盲模式的探索,極大推動了我國防盲工作,為“2020年消滅可避免盲”事業積累了豐富經驗。“光明行”從減少失明人口的單一目標,逐漸發展為一個立體的醫療援助模式,在白內障治療的過程中,形成了義診、手術、培訓、技術支援的一體化光明行動。

  “光明行”公益活動,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協調政府、醫療衛生、企業各種力量支援防盲工作。在“光明行”帶動下,我國啟動了“百萬白內障復明手術”計劃,該計劃共投入10億元到15億元資金,分佈到所有的高發地區。十多年的堅持,不但鑄就了“光明行”的榮譽,同時在世界範圍塑造了一個富於責任感的大國形象。

  “非洲行”見證中國奇跡

  隨著“光明行”在國內取得巨大反響,海航將目光瞄準了遙遠的非洲。2010年11月,“非洲光明行”正式啟動,海航聯合中國民主促進會、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國際交流促進會、北京同仁醫院、安徽省外經建設公司,共同組織20多名經驗豐富的中國眼科專家和護理人員,攜帶最先進的設備,為南部非洲的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眼疾患者提供免費復明醫療援助。中國醫生的精湛技術與“光明行”的高尚行為,在當地引起了極大轟動。

  馬拉維1300萬總人口中大約有6萬盲人,限于當地經濟狀況,很多盲人特別是農村的盲人根本沒有條件到醫院就醫。馬拉維領導人説,中國醫療隊使500多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這是一個奇跡,如果他們不做手術可能會終生難見光明,馬拉維人民感謝從中國遠道而來的光明使者。

  辛巴威有12萬人因白內障致盲,國內卻只有20名眼科醫生。在辛巴威,一個醫生一天只能做4例手術,而“光明行”的醫生一天能做100多個手術。第一天“光明行”醫療隊報出當天的手術計劃時,辛巴威總統不敢相信這個數字,驚詫地問道:我是不是要把全國的眼科醫生都找來一起幫忙?得知中國醫生的技術後,辛巴威總統讚嘆不已。

  莫三比克位於非洲南部,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醫療設施極度落後,眼科醫生奇缺,全國近2000萬人口中的大量白內障失明患者無法得到治療。應莫三比克政府要求,“光明行”代表團來到莫三比克,為當地30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

  “光明行”的海外行動,在非洲大地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人們誇讚著中國和中國人民,一個崛起的大國的胸懷展現在世界面前。

  目前,海航已累計公益慈善總投入超過100億元,打造了“海航光明行”等多個明星公益項目,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機構開展系列社會責任公益項目。海航集團的公益事業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四次榮獲“中華慈善獎”、多次榮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傑出企業”獎,並榮獲聯合國頒發的“南南獎-企業社會責任獎”。

  據介紹,未來,海航集團還計劃聯合國際公益組織在非洲繼續開展“海航光明行”可持續發展眼科項目,為非洲白內障患者帶去光明,同時對當地醫院進行醫療設備支援與可持續性眼科建設,提高當地醫院眼科醫療水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國民)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