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媒記者聚焦金寨大灣村 沿總書記足跡重走脫貧致富路

2017年04月25日 13:55: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網媒記者聚焦金寨大灣村 沿總書記足跡重走脫貧致富道路

  如今的大灣村。(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4月25日六安訊 (記者 尹賽楠)“屏障東南水陸通,六安不與別州同;山環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4月25日上午,“網聚美好安徽 見證喜人變化”網路媒體採訪團來到了美麗的六安市金寨縣,沿著習總書記的足跡,我們共同見證了曾經的貧困山村——大灣村近一年來的喜人變化。

  這個村莊位於大別山腹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鬃嶺腳下,地處金寨縣中南部,總面積25.6平方公里,轄37個居民組921戶3521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1戶343人,貧困發生率9.7%。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的問題牢牢限制了這裡的發展。

  2016年4月24日,是大灣村人會用一生去銘記的日子,也是他們脫貧致富的重要轉捩點,這一天,習總書記來了!去年的這個時候,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大灣村視察,為大灣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懷和機遇。

  金寨縣大灣村是革命老區,習總書記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老區人民都為黨和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老區人民對黨無限忠誠、無比熱愛。老區精神積澱著紅色基因。在今天奔小康的道路上,老區人民同樣展現出了強烈的奉獻精神。

  習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總書記的到來猶如一股清流,讓這片乾涸的土地萌發出新的生機。

  這裡曾經基礎薄弱,現在已成為美麗鄉村的新地。大灣村所處地理位置偏僻,距離縣鄉較遠,過去,受財力物力限制,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投入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的生活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新老灣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橋邊街道18000平方米房屋墻面改造完成,大果、陳灣、帽頂、朱灣、新屋等9.2公里水泥路建成通車,大灣群眾安全飲水工程投人使用,村裏環境變好了,村容風貌也煥然一新,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這裡曾經貧困落後,現在是脫貧攻堅的戰場。地處高寒山區,平均海拔800米,村裏沒有企業,集體經濟空白,貧困發生率居高不下,2014年被列為全縣重點貧困村,2015年在冊貧困戶171戶414人。

  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全村上下齊心協力,堅持精準脫貧舉措,通過發展産業、幹部幫扶、大戶帶動、易地搬遷等方式,打響全村脫貧攻堅戰役。

  2016年,大灣村分別建設大灣、方灣兩個易地扶貧安置點,共安置群眾53戶198人,其中貧困戶23戶80人,成功帶領20戶71人實現脫貧。

  撥雲見日,雲散月明。如今的大灣村環境優美,村貌煥然一新,一幢幢房屋、一條條道路、一處處靚景正展現在人們面前;村民腰包更鼓了,精神面貌更加積極了,心態也變得更樂觀了。堅持精準脫貧的戰略方針,大灣村必將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完)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