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57)

2017年04月18日 16:43: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穩中求進”,是個常見詞,也是當下中國的“工作總基調”。對中國和中國共産黨來説,這一工作總基調,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也是“的重要原則”。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外多種場合頻繁談及這一詞彙,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分量極重的會議,更是屢次關注這一話題。

  “穩”和“進”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極為重視“穩中求進”。

  十八大閉幕不久後的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時,習近平談到“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指出2013年“要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開拓創新,紮實開局”。不久之後的12月9日,在廣州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時,他又強調,“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增強憂患意識,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紮實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2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穩中求進”,“穩”和“進”重點何在,相互什麼關係?

  2014年12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時的講話中談到,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作上,進的重點是深化改革開放和調整結構。穩和進有機統一、相互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才能為深化改革開放和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穩定的宏觀環境。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

  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十八大之後,如何做好經濟工作這項治國理政的重要任務?方法論就是“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將穩中求進作為第二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而到了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時,會議更是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2017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今年2月2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時強調,做好2017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有效進展。

  總結當年工作,尤其總結當年經濟工作時,習近平常會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如,總結2013年工作,他説“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沉著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總結2014年工作,他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注重謀劃全局性、戰略性、長遠性的重大問題”。談2015年工作,“一年來,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

  折射治國理政新境界

  自去年底,“穩中求進”受到新的更大關注,因為其分量增加、位置提升。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

  在習近平看來,“穩中求進”是戰略層面的方法和原則。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強調:“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搞好頂層設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久久為功。戰術上要抓落實幹實事,注重實效,步步為營,一仗接著一仗打。”

  與之相呼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五點,其中第一點,就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

  兩會上,總結2016年工作成效,習近平再次談及“穩中求進”:一年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圓滿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