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黃庭滿:從“四個非常”視角深讀習總書記講話

2017年04月17日 13:34:25  來源:千龍網
字號:    

  千龍網北京6月8日訊 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雜誌5月出版“網信工作座談會特刊”,刊發千龍網總裁、總編輯黃庭滿學習習近平總書記4月19日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體會文章《非常之事必將立非常之功》。6月8日,本網以《從“四個非常”視角深讀習近平總書記419講話》為題轉發該文。

  從“四個非常”視角深讀習近平總書記419講話

  千龍網總裁、總編輯 黃庭滿

  對習近平總書記4月19日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解讀有著很多視野和維度。如果從歷史和時代的宏闊背景看,總書記從人類社會發展高度、全球寬度、人類新空間角度,揭示網信戰線的戰略方位,勾勒了發展網信事業的大戰略新圖景。

  本文從“四個非常”視角深讀總書記重要講話,進一步深化認識,提升發展網信事業的自覺性,開闢發展網信事業的實踐新境界。

  非常之時:天下大勢孕宏圖

  時也,運也。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之時”。何謂“非常之時”?至少可以理解三點。

  人類社會發展正處於“非常之時”。總書記説,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正在經歷資訊革命”,“資訊革命則增強了人類腦力,帶來生産力又一次質的飛躍,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軍事等領域發展産生了深刻影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産力、新的發展方向”。這是對網際網路時代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詮釋。生産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産力發生“質的飛躍”,意味著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新的階段性質變過程中。這一階段性質變過程與網際網路緊密相關。

  全球化正處於“非常之時”。總書記説:“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這是對網際網路時代全球化特徵的科學詮釋。人類社會的全球化自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而開啟。隨著網際網路被普遍運用到人類生産和生活的各個層面,成為人類廣泛聯繫的又一個“新大陸”,全球化進入嶄新階段。這一輪全球化進程與網際網路緊密相關。

  中國發展正處於“非常之時”。總書記説:“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此之近”,“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這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科學判斷。中國歷史上曾錯失幾次比較大的機遇期。這一次的重要歷史機遇,出現在網際網路時代,也包括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

  非常之事:人類偉業賦使命

  網信事業是“非常之事”,是“歷史性”的事業。

  網際網路正在引發生産力革命,催生人類社會新的物質文明。新發展理念是指導我國物質文明發展的科學理念。總書記要求,網信事業要“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以資訊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産率提升。”如何科學引領我國的新一輪生産力革命,推動創造新型産業和新型經濟,推動發展我國的新型物質文明;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全球化浪潮中、在人類物質文明重塑過程中,推進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是網信戰線的使命。

  網際網路正在催生人類新的精神文明。總書記説:“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要求“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包容傳播中,弘揚先進文化,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新格局;如何在人類精神文明重塑過程中注入“中國元素”,是網信戰線的使命。

  網際網路正在不斷擴大人民的利益訴求。總書記説:“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如何推動創新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踐行形式、黨的群眾路線的落實途徑;如何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的網路空間利益,是網信戰線的使命。

  網際網路正在促使社會系統結構和運轉機制等全方位調整革新,促使國家治理環境和治理基礎、治理對象和治理主體發生深刻變化。總書記指出,“資訊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如何發揮資訊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重要作用,促進國家治理更加科學、透明和公正;如何引導人民有序參與國家治理,是網信戰線的使命。

  網際網路具有鮮明的“雙刃劍”效應,其“反鋒”的破壞性範圍更廣泛、手段更隱蔽。總書記説:“在資訊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髮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係。”在網際網路時代,某些西方國家干擾中國發展大局、遏制中國發展更加偏重網路的效力,將網路作為主陣地。如何有效遏制網路“反鋒”的破壞性功能,是網信戰線的使命。

  非常之策:破舊立新佔高地

  幹非常之事,要行“非常之策”。總書記提出了關於網信事業加快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應對觀。比如,網信事業的“先行一步”觀、網上網下“同心圓”觀、“網上群眾路線”觀、核心技術突破“彎道超車”觀、技術項目“揭榜挂帥”觀、企業“四個責任”觀、網際網路管理“齊抓共管、良性互動新路”觀、國家利益和資訊化關係“在哪到哪”觀等。

  落實“非常之策”,要樹立三種思維。

  “除舊破常”思維。網際網路正在顛覆傳統思維邏輯。總書記要求領導幹部“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指出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講人才問題時,總書記説:“我們的腦子要轉過彎來”;在講核心技術研發上,總書記指出要“徹底擺脫部門利益和門戶之見的束縛”。

  “同一起跑線”思維。“同一起跑線”蘊含著領跑的機遇。總書記説,在核心技術領域,“我們同國外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講防控網路安全風險時,總書記説:“這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難題”,也就是説,解決難題我們同國外也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思維。事物發展不可能等到所有條件都準備好了才向前邁進。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講到,要有“恒心”,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要“把拳頭攥緊,堅持不懈做下去”,並引典“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進行強調。

  非常之人:雄心壯志攀險峰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對於人才,要從兩個方面理解。

  要善聚善用人才,聚用人才要有大眼界、大魄力和大氣度。總書記對人才高度重視,十八大以來對人才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曾引典説“濟濟多士,文王以寧”。這次講話更是提出許多新觀點,比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拘一格降人才”“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等。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億萬人大腦中蘊藏的智慧資源一旦激發出來,必將創造一項欣欣向榮的網信事業。

  人才自身除“有才”外,還要有志氣、要爭氣。總書記在講突破核心技術時,希望網信領域廣大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世之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堅定的志向,有堅忍不撥的毅力,才能攀登無限風光的網信事業“險峰”。

  網際網路時代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機遇。總書記高屋建瓴,對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作出了科學而深入的回應。網信戰線所處為“非常之時”,所用為“非常之人”,所幹為“非常之事”,所行為“非常之策”,所成必將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大貢獻的“非常之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