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美關係再低開高走?專家:關鍵在於朝鮮問題

2017年04月14日 08:24:58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中美關係會再次低開高走?專家:關鍵在於朝鮮問題和經貿

  中美元首會晤的效果進一步顯現。12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不會把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因為中國已經不再操縱匯率,指定中國操縱匯率可能破壞美國與中國應對朝鮮問題的談判。

  是什麼造成了特朗普政府政策的轉向?路透社13日稱,上任不到3個月,特朗普突然改變在對俄、對華、北約等一系列外交政策問題上的立場。特朗普明顯轉向更為傳統的外交政策,正值他的政府發生內鬥、他的首席戰略顧問班農等人影響力下降之際。《紐約時報》稱,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上的驚人反轉,表明他從華爾街請來的金融幕僚正在脫離白宮民粹主義主導者班農的束縛。特朗普的表態意味著他正走向主流經濟政策。在特朗普進行經濟政策調整的同時,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馬瓦尼12日稱,特朗普有關大幅減少美國國債的競選承諾是“誇口”。   

  日本《外交學者》稱,特朗普最近在中國和貨幣問題上“回心轉意”,表明他可能不太依靠白宮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等顧問。在特朗普政府中,納瓦羅與首席戰略顧問班農對中國匯率和貿易問題批評有加。特朗普的決定也許表明他的女婿兼高級顧問庫什納、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科恩等人在中國問題上更有話語權,庫什納與科恩都贊成與中國發展更和諧的經濟關係。不過文章同時認為,不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並不能確保今後不會再出現緊張,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看“百日計劃”取得的成果。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中美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峰迴路轉,不過兩國仍不可掉以輕心,貿易的風險在於,這種行為可能會螺旋式地加碼。   

  “競選和治理不同。競選時,特朗普需要討好選民,樹一些靶子,但上任後不能在錯誤的論斷上治理。且若跟中國關係搞僵,特朗普得不到任何好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不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雖然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但確實也是特朗普某種善意的表示,説明中美關係正在回歸確定性相對強、多管道保持密切溝通的常態,那個不確定性特別強的階段正在過去。未來這一百天是中美關係的關鍵時期,從美國看來可能是未來互信的試金石。中美關係目前看,或許會像小布希和克林頓時期那樣低開高走,能否高走的關鍵,在美方看來在於朝鮮問題和經貿。 達巍認為,與美國打交道,中國應堅持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在戰術方面可以靈活一些。比如最近美媒有説法稱,中國準備對美國牛肉開放市場,並開放金融領域投資。這些就是戰術性的,和中國大的改革開放的方向是一致的。

  [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李珍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姚麗娟 魏輝]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