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務院5次廉政會強調了什麼 人民日報海外版全梳理

2017年04月12日 08:40: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2017年是本屆中國政府履職的第五年。4月10日,《人民日報》第二版刊登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本報梳理髮現,自2013年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以來,每年全國兩會前後,國務院都會召開廉政工作會議。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冉指出,相比往年,今年將召開黨的十九大,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因此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義重大。

  ■ 4年四方面轉變

  3月21日,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總結了本屆政府成立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主要為4個方面:一是深化改革轉職能,有效壓縮了尋租空間;二是加強法治促公開,保障了權力規範運作;三是嚴格預算強監管,提高了資金使用績效;四是強化激勵嚴問責,促進了政策落實和勤政有為。

  數字最有説服力。“深化改革轉職能,有效壓縮了尋租空間”方面,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國務院部門各類行政審批事項達1700多項,4年來共取消和下放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618項,提前完成本屆政府減少1/3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清理規範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323項,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434項,削減70%以上。

  “加強法治促公開,保障了權力規範運作”方面,4年來,國務院共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42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39部。

  “嚴格預算強監管,提高了資金使用績效”方面,僅去年就為國家節約支出和挽回損失5200多億元。

  “治奢懲腐肅綱紀,推動了政風作風轉變”方面,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連年下降,去年比2013年壓減了20.8%。

  ■ 往年各有側重點

  歷年工作各有側重點,又有共通之處,如都強調管住權力、推進政務公開等。

  2013年,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從6個方面對當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簡政放權、二是管住權力、三是管好錢財、 四是政務公開、五是勤儉從政、六是依法促廉。

  2014年,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也從6個方面部署當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重點任務: 繼續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和“約法三章”、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反腐倡廉基礎制度建設、嚴格公共資金管理和監督、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嚴肅行政紀律。

  2015年,“放許可權權,堅決打掉尋租空間”、“嚴管公帑,確保資金安全運作”、“勤政有為,推動重大決策落實”等話題,成為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聚焦的重點。每個重點都有其背景。

  2016年,國務院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切實管好權用好權”“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等話題備受關注。會議尤其重視落實問題,比如,2015年國務院大督查發現,有的省河道治理項目,中央補助資金2013年就安排了,本來應該2015年底完工,但到2015年5月項目還未開工。此外“完善制度強化監管,推動反腐倡廉重點工作深入開展”也是關注重點,強調要切實管好用好政府的“錢袋子”。

  ■ 今年工作五重點

  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的5個工作重點:包括以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切實管好用好公共資金、進一步加強國資國企和金融監管、嚴格規範公共資源配置交易、堅決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每個方面都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具體做法。如“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方面,主要做法有3個:以清單管理推動減權、規範用權;以創新事中事後監管保障廉潔執法;以優化服務促進政務清廉。其中,“清單管理推動減權、規範用權”方面,“今年要抓緊制定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並把清單制定作為減權的過程,做到能減則減,除涉及重大安全和公共利益等事項外,行政審批事項原則上都要依法依程式取消。”

  “加強國資國企和金融監管”方面,主要做法也有3個:嚴防國有企業重組改制中的徇私舞弊;嚴防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經營中的資産流失;嚴防金融風險和腐敗。一個背景是“今年國有企業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並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過程,“要防止損公肥私、侵吞國有資産等腐敗行為”,“決不允許把國有資産裝進‘私人口袋’”。金融管理方面,今年“要強化金融機構內部控制,保持監管高壓態勢,堅決治理金融市場亂象”,“嚴厲打擊銀行違規授信、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保險公司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個別監管人員和公司高管監守自盜、與金融大鱷內外勾結等非法行為,必須依法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