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關注北京醫改:看病便宜了嗎? 聽聽患者怎麼説

2017年04月10日 15:26:26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4月8日淩晨,北京幾乎所有醫院整晚燈火通明,一線人員徹夜值守。隨著時針指向零時,北京市2605家醫療機構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順利實現資訊系統切換。

  當天,參與北京醫改的醫院迎接首日的檢驗:對醫院來説,是新的資訊系統的調試以及新的工作流程的適應;對患者來説,適應醫改就要改變已經熟悉多年的就醫支付習慣和價格標準。

  變“掛號費”為“醫事服務費”

  早晨8點多,科技日報記者在北京世紀壇醫院顯示屏上看到資訊提示:醫保患者交費10元。在掛號窗口,工作人員詢問每一位患者,“今天醫改後掛號費用變了,您知道嗎?”對不知情者明確告知情況後才進行收費。

  “過去掛號是2塊,今天是10塊,我覺得可以接受。藥費不是還便宜了嗎?應該實際沒多掏錢吧。”年近六旬的肖女士説,自己是老病號,十天前就通過醫院大螢幕了解到了醫改資訊。

  “取消藥品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是北京“醫藥分開”的三項主要內容之一。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解釋説,醫事服務費是給醫生勞動所付出的費用,診療是高技術、高知識含量的勞動,對這種勞動的尊重,才是對醫生真正的尊重,這才是醫改真正的方向。

  社區醫院先看病後繳費

  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閆素英錶示,目前宣武醫院的慢病藥品採購目錄已共用給醫院醫聯體內相關醫院,“方便患者在大醫院看完病之後,也可在社區醫院採購相同藥品”。

  此次醫改給基層藥品種類擴容,是重大利好。北京市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琤琤表示,從8日零點起,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種類增加至896種,比過去增加了265種,而此前比大醫院藥品種類要少30%左右。

  “還有一個新變化,就是‘先診療後付費’。”方來英告訴記者,這一模式將在北京城六區1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行,“患者可先不交醫事服務費,直接去全科門診就診,診療結束後再統一交費。”

  據了解,改革後,北京60歲以上醫保患者在社區只需要自付1元醫事服務費,並且由財政負擔,這意味著,這部分老人在社區就醫,完全免去了醫事服務費,只需要交納藥費即可。

  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來的掛號窗口在4月8日改成了收費窗口,這標誌著取消掛號費、先診療後付費的就診模式正式啟用。“後付費真的方便了很多,患者不用再起大早排隊。”前來就診的張阿姨説:“就衝這點也支援醫改。”(科技日報北京4月9日電 記者 李 穎)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北京醫改三問:花費更高?醫生掙更多?看病更容易?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