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外媒稱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尺度驚人:反腐自信 不怕揭短

2017年04月08日 08:16:31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道外媒稱,有“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劇”之稱的中國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目前在中國熱播。受訪學者認為,此劇除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並起到警示官員幹部、凝聚社會群眾反腐意識的宣教作用之外,也體現出中國對反腐成效的自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7日報道,《人民的名義》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等單位出品,基本上是官方作品,審查過程順利。電視劇改編自“中國政治小説第一人”周梅森的小説,故事圍繞檢察官侯亮平的反貪行動和地方政治圈的明爭暗鬥。

  該劇在中國清明節小長假之前的3月28日開播,一度高居收視榜首,全網播放量突破10億。反腐題材新鮮是該劇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中國電視劇市場近年主要被偶像劇、奇幻劇、宮廷劇、抗日劇佔據。

  該劇最吸睛的亮點是,大尺度、真實地反映政治黑暗面的劇情,一方面把曾經屬於禁區的內容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展露出來,滿足了觀眾對貪腐內幕的獵奇,另一方面貪官狼狽落馬痛哭求饒的畫面,既讓老百姓看了大快人心,又對官員起到警示作用。劇中正派角色對貪官振振有詞的斥責,起到了政治宣教的作用。

  例如,第一、二集裏把貪污所得鈔票藏在豪宅冰箱、墻壁、被子下面的貪官趙德漢,在劇中,趙德漢發現紙包不住火後徹底崩潰,求饒時説“我是農民的兒子”,不少貪官在懺悔錄中也是這麼形容自己。檢察官侯亮平怒斥:“你大把大把撈黑錢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中國農民那麼倒楣,有你這麼個壞兒子!”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説:“劇中情節和現實緊密結合,以前人們認為不可能搬上電視熒幕,現在都出來了。這體現黨中央和政府反腐敗的信心和決心,現在不怕揭短亮醜,可以把現實問題赤裸裸展現在社會公眾面前。”

  報道稱,受訪學者都認為,製作此劇的目的是反映十八大以來、過去四五年反腐的成果,通過文藝呈現方式進行政治宣傳,並讓反腐深入人心,凝聚社會對反腐的共識。

  資料圖片:《人民的名義》劇照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