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山東省城鎮發展大佈局 2030年青島邁入特大城市

2017年04月07日 11:14:42  來源:青島新聞網
字號: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年)》日前正式發佈。根據這一規劃,我省確立“雙核四帶六區”城鎮發展空間佈局。青島和濟南一起被列為核心城市,並將在濟青聊和沿海兩條城鎮發展帶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李力介紹,《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年)》明確了我省省域城鎮發展目標:到2030年,全省城鎮人口約8000萬人,城鎮化水準達到75%左右,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生産、生活、生態空間有機融合,區域差別化、特色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城鄉人居環境更為和諧宜居。

  根據城鎮發展規律和我省實際,《規劃》提出了“雙核、四帶、六區”城鎮空間佈局。其中,“雙核”為濟南、青島兩個核心城市。充分發揮濟南的省會城市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服務經濟、高端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産業,努力建設成為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依託青島開放優勢,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大力發展金融財富、總部商務、商貿物流、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及海洋新興産業,建成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四帶”為濟青聊、沿海、京滬通道、魯南四條城鎮發展帶。濟青聊城鎮發展帶以膠濟、濟聊鐵路和濟青、濟聊高速公路形成的複合快速交通走廊為支撐,串聯濟南、青島、淄博、濰坊、聊城等城市,是全省發展的中脊;沿海城鎮發展帶由青島、煙臺、威海、日照等沿海城鎮組成,是聯繫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兩大經濟板塊的重要通道;京滬通道城鎮發展帶以京滬高鐵、京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為依託,聯繫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世界級城市群,是國家京滬發展軸的重要組成部分;魯南城鎮發展帶由日照、臨沂、棗莊、濟寧、菏澤等城市組成,依託日菏通道,向西對接中原經濟區,是國家隴海—蘭新城鎮發展軸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組成部分。

  “六區”為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青島—濰坊、煙臺—威海、濟寧—棗莊—菏澤、東營—濱州、臨沂—日照等六個城鎮密集區,通過加快人口産業集聚,促進一體化發展,形成全省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載體。

  《規劃》還從城鎮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出發,充分考慮生育政策調整的影響,合理調控城鎮規模結構。到2030年,城區人口500—1000萬的特大城市有濟南、青島;300—500萬的I型大城市有淄博、煙臺、臨沂;100—300萬的 II型大城市有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50—100萬人的中等城市26個,5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58個;10萬人以上的建制鎮20個左右,5—10萬人的建制鎮60個。

  《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年)》發佈為青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青島將按照《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要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深入推進區域協作戰略,依託輻射內陸、聯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戰略區位和海港、空港資源優勢,提升城市在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地位;依託與京津冀都市圈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緊密聯繫的中間地帶的區位優勢,加強與國家級經濟區的協作,提升城市作為國家沿海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依託沿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空間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科技、先進製造、海洋新興産業,發揮引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創新發展的核心作用。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崔 武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