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革命老區到全國新區 華北明珠白洋淀將愈發璀璨奪目

2017年04月06日 09:00:1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4月1日,我先在手機上看到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為了確認,晚上又看了新聞聯播重播,心情特別激動。我們村熱鬧極了,大家在村頭巷尾熱議這件大事。”居住在白洋淀內50歲的村民張素體説。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白洋淀所在的安新縣是雄安新區的組成部分。

  作為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有“華北明珠”美譽的白洋淀無疑將為這一新區提供重要生態支撐。

  白洋淀總面積366平方公里,由大小不等的143個淀泊組成,淀內水生生物種類繁多,盛産魚、蝦、蟹、貝、蘆葦、蓮藕、芡實、菱角等,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鏈結構,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産品基地。

  不僅生態環境好,白洋淀處於革命老區,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這也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良好基礎。

  人們耳熟能詳的小兵張嘎、水上游擊隊雁翎隊等抗戰故事都源自這片水鄉。

  荷花滿淀、蘆花搖曳、煙波浩渺、碧波盪漾,在孫犁的筆下,白洋淀呈現的是一幅令人神往的景象,他還著重描繪了蘆葦在淀區群眾生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0多年過去了,白洋淀已成為國家5A級景區。記者在淀區採訪得知,現在蘆葦賣不上價錢,村民們不再自發割蘆葦了,政府每年還得花錢雇人去割。

  漁民也幾乎消失不見了。與其他內陸農村一樣,村民們幾乎都在外打工。留在村裏的,就在當地發展旅遊的帶動下,搞起了農家樂。

  張素體開了一家農家樂。這幾年遊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一年收入八九萬元。去年,她把農家樂擴充到10間房,還在每個房間內增設了獨立衛生間。她還通過社交媒體對農家樂進行宣傳推廣招攬生意,與外界聯繫日益密切。

  從革命老區,到未來的全國新區,白洋淀將經歷華麗轉身。這裡的人們有望享受更加現代的生活。

  昔日的交通劣勢已化為優勢,白洋淀高鐵站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優美的生態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文化、淳樸民俗文化,白洋淀將讓“新生”的雄安新區充滿文化味。

  白洋淀文化苑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五啟説,雄安新區是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我們要用文化魅力吸引人,希望白洋淀承載的小兵張嘎、雁翎隊、荷花、蘆葦等特色符號所蘊藏的文化能夠得到傳承,在新時期發揚光大。

  目前雄安新區的具體規劃還沒有發佈,但可以確信的是,在雄安新區的建設下,白洋淀這顆明珠必將愈發璀璨奪目。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