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3日電 題: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再訪芬蘭習近平刊文“穿越歷史的友誼”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在對風光旖旎的“千湖之國”芬蘭進行國事訪問前夕,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發表署名文章。
此次出訪將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對芬蘭的再次國事訪問,也是習近平今年第一次訪問歐盟國家。
在這篇題為《穿越歷史的友誼》的文章中,習近平用了近1500字的篇幅,回顧了中芬關係60多年來走過的友情歲月,對當下兩國關係面臨的發展機遇給予的期待,亦對中歐關係未來走向描繪出新的圖景。
回顧中芬關係歷史淵源
回顧兩國關係,習近平用了兩個“第一”描述了中芬友好感情的支撐。如,芬蘭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是第一個同中國簽訂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1952年,芬蘭作為東道國,邀請中國參加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林匹克運動賽場上升起。
習近平還指出,上世紀70年代,芬蘭是少數積極支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西方國家;中國連續14年成為芬蘭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雙方雙向投資增長強勁……
在中國前駐丹麥大使甄建國看來,中國國家元首列舉出多個歷史“鏡頭”,表明中芬友好關係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雙方一直保持著友好、合作、向前的健康發展勢頭。
“人們一定要問為何中芬關係能夠長期健康發展?其中重要一點:雙方雖然國家大小、人口多少、地理位置、社會制度等多方面存在不同,但兩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歲月中有著相似的發展經歷。數百年來,芬蘭人民所堅持的永不認輸的‘西蘇’精神,讓兩國之間存在強烈共鳴。”
甄建國説,“穿越歷史的友誼”,“丈量的是兩國友誼能夠穿越時空界限,從過去走向未來,雙方‘情感’始終如一”。
破題“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
2013年4月,習近平在海南三亞同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會談時,兩國元首共同宣佈把中芬關係提升為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
四年來,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將投資、環保、創新、城鎮化作為合作重點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特別是2013年6月正式啟動的中芬“美麗北京”合作項目,被外界視為雙方合作的典範。
回歸當下,中芬兩國都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改革關鍵期,習近平指出,中國推進“十三五”規劃同芬蘭實施“2025發展願景”多有契合,雙方在創新創業、清潔能源、生物經濟、北極科研等領域務實合作將呈現更多新亮點。中方正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歡迎芬方積極參與。
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受訪時稱,芬蘭地處“一帶一路”西北部延長線,在環波羅的海地區具有突出的區位、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一直積極響應中方“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4月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
他説,雙方正探討在此框架下開展更多實質性合作,攜手促進歐亞大陸互聯互通。
訪芬背後釋放的積極信號
“這次訪問是我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訪問北歐地區。”習近平在文中指出,北歐經濟發達、創新活躍,中國和北歐國家有著良好雙邊關係和真誠合作意願,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穩步擴大。
陳立認為,當前北歐國家對華合作的態度更加開放積極,開展次區域合作的條件日益成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雙方都有意願推動中國—北歐次區域合作向前邁出更大步伐,成為中歐合作的有益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歐經貿合作仍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和歐盟貿易總額為3.61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0%。其中,中國對歐盟出口2.2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2%;自歐盟進口1.3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5.9%。
甄建國説,此次習近平訪芬,將為中歐合作前景釋放出積極的信號——中國是歐洲值得信賴的夥伴。“中國一如既往加強同歐盟的合作,支援歐洲一體化,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發展,也有利於歐盟的發展。中歐共用發展成果的背後,將傳導出更為積極的一面——為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貢獻。”(完)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