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8位落馬官員口述:權力巔峰時有如吸毒的迷幻

2017年04月01日 10:34:44  來源:未來網
字號:    

  他用“一場吸毒之後的迷幻”

  形容自己在權力巔峰時期的經歷

  《追問》:落馬官員懺悔錄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 吳子茹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30日總第798期《中國新聞週刊》

  “就像是把自己長時間浸泡在污水裏,就為了去尋找那個污染的源頭,但最後得到的結果仍然是一片混沌。”作家丁捷將身體往前傾了傾,長吁一口氣。他喝一口茶,無奈地搖搖頭。

  值得慶賀的是,丁捷的口述體紀實文學作品《追問》近期終於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根據初步反饋,這本書獲得的口碑不錯。“真實”“震撼”,第一批看過書的讀者,差不多都給了這樣的評價。

  丁捷在書中收錄了八個落馬官員的故事。從地廳級到省部級高官,丁捷蒐集資料,做實地研究,再一一與他們面對面訪談,然後據實寫作而成。

  寫作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身為體制內人士的丁捷,也曾寫過一系列長篇小説,其中一部《亢奮》深刻剖析了他所看到的荒誕現實,被認為是最有現實力量的官場小説之一。但現實的真正荒誕之處,遠非小説所能描述,當身為紀委書記的丁捷沉下心來寫作一部有關落馬官員的作品,他覺得自己陷入了黑暗的漩渦,複雜的情緒籠罩著他,讓他一度停筆長達一個月,“就是完全進行不下去了。”

  “對對,就是精英的落敗,你説得太對了!”丁捷對《中國新聞週刊》説,他寫的這些人曾是地廳級和省部級幹部,如果用共同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精英”是最合適不過了。他們身上集合了天才、勤奮、聰明……等等特徵,最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以一場“人生的敗局”收尾。

  不同人生,相似軌跡

  坐在丁捷面前這個人,禮貌、友好,舉手投足間透露出深厚的學養,他喜歡穿深色西裝,留著分頭,身材高而瘦,“一副風雅的派頭”。這是丁捷為《追問》寫作的第4個訪談對象,也是他這段時間以來最為輕鬆的採訪之一,聊天過程很順利,甚至稱得上愉快。

  “你很難把一個真實的他,與眼前這位風度猶存的老男人聯繫在一起。”在這位主人公的故事展開之前,丁捷這樣寫道。

  這位曾經的“正部級領導”,曾是一名天才金融家,他曾違規操作中國境外資金數十億元,因收受賄賂、瀆職等罪行被判有期徒刑12年,他與一位明星情人的關係也曾引起輿論沸沸颺颺。接受丁捷採訪時,他已刑滿出獄,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丁捷請他回憶自己起伏的人生,他就向丁捷説起了他的企業家妻子和大明星情人的故事。告訴丁捷,當他預感到自己快要出事時,他去找那位大明星情人,對方一如既往,嫋嫋婷婷地與他跳了一曲華爾茲,《友誼地久天長》,從此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幾個月後,她高調出現在媒體上,“還是那麼光華四射,笑語吟吟”。

  《追問》中的八個故事,各自有一個名字,丁捷為上述這個故事起了個浪漫的名字,《最後的華爾茲》。

  “我自己對自己的認定,就是浪漫嘛。”這位採訪對象對丁捷説:“我60多歲的人了,坐了十幾年牢,時光和坎坷把我身上的許多氣質消化掉了,但我自認為內心沒有變。我是體制內的另類,壞了體制內的規矩,所以最終付出了這麼大、這麼慘的代價。”

  丁捷作為江蘇知名作家,同時也是江蘇省某文化集團的紀委書記,過去兩年多時間裏,他閱讀了數百件公開或一定範圍公開的案例,以及上級紀委提供的落馬官員懺悔錄材料,初步選中28個人的案例仔細研讀,然後與其中13位落馬官員進行長時間面對面交談。最後,丁捷選擇了8位典型,“進行深度記述”。

  丁捷選中的這些寫作對象,或曾身為省部級高官,或是地廳級領導,有上述因貪腐進監獄的金融天才,也有疲於在三個家之間奔波的副市長,還有為報答丈夫多年情分同意丈夫任職某公司而“出事”的女縣委書記,又或者表面上兩袖清風但卻貪婪腐敗的高校黨委書記,權勢曾一手遮天的國企一把手等……他們的落馬,是在中國頻繁發生的高官落馬案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幾類人”。

  為了照顧被訪者的隱私,丁捷隱去了故事主人公的真實姓名,將所收集到的不同故事細節一一打亂,安插在不同人身上。也就是説,每個主人公的故事,大概有三分之一是真實發生的,另外三分之二的資訊和細節則來自別人的故事。“但所有故事都是絕對真實的。”丁捷這樣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八個故事,呈現八段不相同的人生,卻勾勒出一個大致相似的軌跡:故事的主人公都在人生的中青年時期表現出卓越天賦和超常的勤奮,最後卻都在某個時段裏突然轉折,輝煌的樂章戛然而止,“劃出一個90度的尖銳轉角。”丁捷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他兩手比畫著,做了個垂直下滑的動作,臉上充滿迷惑和惋惜的複雜表情。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