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國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11.01.12)

時間:2011-01-13 08:43   來源:國臺辦網站

  2011年1月12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范麗青首先回顧、評價2010年兩岸關係,並對2011年發展情況作了展望,然後回答了記者提問。

  范麗青:各位好。今天是2011年的第一次發佈會,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首先我們要回顧一下2010年兩岸關係的發展情況。

  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2010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進一步增強,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增進互信,保持良性互動。兩會制度化協商取得簽署3項協議的新成果,進一步促進了兩岸交流合作,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實施,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進入了合作深化、互利共贏的新階段。兩岸共同抗擊國際金融危機取得顯著成效,臺商向大陸投資和兩岸貿易均實現大幅增長。1至11月,兩岸貿易額累計1317.6億美元,同比上升39.7%。兩岸年貿易額確定創歷史新高。同期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2727個,同比上升21.9%,實際使用臺資金額22.1億美元,同比上升37%。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穩步增長,全年赴臺投資47家,金額1.37億美元。至今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已達63家,金額1.41億美元。兩岸金融合作取得重要突破。6家臺灣銀行實現在大陸籌建分行,其中5家已開業;大陸也有3家銀行獲准在臺設立代表處。大陸各地繼續舉辦和赴臺舉辦對臺經貿交流活動,促進了兩岸經濟合作。

  兩岸各界大交流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展開,形成新局面。兩岸人員往來規模迅速擴大,1至11月,臺灣居民來大陸468萬人次,同比增長13.6%。大陸居民赴臺149萬人次,同比增長69.6%;其中,赴臺交流17069項、128252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為42.9%、35.8%。大陸各省區市居民赴臺旅遊全面開放,全年赴臺旅遊116.78萬人次,同比增長92.6%,大陸已成為臺灣旅遊業第一大客源地。“臺旅會”北京辦事處和“海旅會”臺北辦事處先後成立,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機制取得重大進展。大陸居民赴臺交流手續進一步簡化。兩岸文教交流邁出新步伐。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不斷舉辦,如鳥巢版《圖蘭朵》赴臺中市演出、陜西民俗藝術節在臺北舉辦、臺北文化周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辦,內蒙古、西藏文物赴臺展出,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正式啟動,第三屆兩岸大學校長論壇首次在臺舉辦。兩岸合作打擊電信詐騙和毒品犯罪成效顯著,有效維護了兩岸交往秩序和同胞權益。加強臺胞權益保障工作,妥善處理各類涉臺突發事件。面對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以及颱風“鲇魚”造成大陸游客在臺遇險遇難,兩岸各界相互支援,搶險抗災,攜手救助,再次書寫了同胞之間血濃于水的感人篇章。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繼續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12.31”重要講話精神,繼續秉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繼續按照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思路,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推動兩岸關係有序、穩定、良性發展。我們希望兩岸雙方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鞏固政治互信,擴大交流合作,落實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積極開展後續議題協商,努力排除各種干擾,始終保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更廣泛地惠及兩岸同胞,不斷擴大兩岸民眾共同利益,增進兩岸同胞民族感情,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關於兩岸交流、經濟合作、臺胞權益保障,還有涉臺突發事件處理方面的具體情況,我們有一些文字材料在發佈會後會給大家提供,作為報道參考。

  下面我願意回答各位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第一個問題,據悉,兩岸“搭橋”專案今年將全面搶佔大陸“十二五”規劃的商機,特別是可能會鎖定一些高科技的産業,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第二個問題,有關方面認為,2011年的大陸對臺採購可能會相對於2010年有所冷卻,也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第三個問題是,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最近主張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商的基礎,請發言人對此發表一下評論。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過去兩年中,兩岸産業“搭橋”活動增進了兩岸業界的相互了解,有利於擴大兩岸産業交流。當前,我們希望構建有規劃指導、有政策支援、有産學研共同參與的兩岸産業合作新模式。為此,雙方已組織專家共同探討並得到業務主管部門支援,確定兩岸産業合作LED照明、無線城市、食品與城市物流三個試點項目,未來還將增加新的項目。

  今年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兩岸在新能源、生物、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互補優勢明顯、合作潛力巨大。我們鼓勵兩岸業者抓住機遇,加快合作步伐。

  第二個問題,大陸赴臺採購主要體現了大陸同胞對臺灣同胞的善意,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臺灣克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且深化兩岸的經貿合作。這一舉措受到了臺灣各界的普遍肯定和歡迎。今年我相信各地自有安排,我這裡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情況。

  第三個問題,“九二共識”客觀存在,民進黨應當務實面對。

  廈門衛視記者:請介紹推動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目前兩岸協商進展情況。另據報道最快在今年6月將開放福建省作為試點區域,請予以證實。

  范麗青: 2010年,海旅會與臺旅會就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事宜舉行了多次磋商。我們始終態度積極,赴臺個人遊無法儘快實施,問題不在大陸。我們希望兩岸雙方儘快完成有關準備工作,爭取早日啟動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至於具體是哪幾個城市試點,雙方還在協商之中。

  臺灣TVBS記者:針對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日前來北京訪問,有外媒表示説,現在臺灣問題還是中美關係最大的障礙,主要是因為美國前幾年的對臺軍售,造成了中美之間軍事方面的冷淡,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評論?

  范麗青: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對臺軍售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有關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訪問,國防部記者會已經作了説明,我沒有什麼補充。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ECFA早期收穫計劃已經從元旦開始實施,目前臺灣有關方面就傳出,兩岸執行ECFA早收計劃的步調不一致,尤其是在原産地認證方面,大陸方面的進展比較緩慢,您對這樣的説法有什麼樣的評價?

  范麗青:大陸企業申領原産地證書的數量少於臺灣,恰恰體現了ECFA對臺灣同胞是極大的利好。據質檢部門統計,截至1月11日,大陸方面核發原産地證明100份,金額約600多萬美元。

  深圳衛視記者:上周臺灣方面出臺了大陸學生赴臺的相關辦法,可以説是喜憂參半,好消息是陸生九月份就可以到臺灣就讀,但是我們也看到很多的限制,比如大陸的學生到臺灣沒有獎學金,不能打工,甚至沒有健保,而健保這種制度是外籍學生在臺四個月就可以獲得,而陸生是沒有資格獲得的,這些限制都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請問發言人對陸生赴臺的這種不平等的待遇有什麼評論?第二個問題,海研中心近期將會舉辦第九屆兩岸關係研討會,請發言人介紹會議的相關情況。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臺灣方面部分承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學習,這有利於加強兩岸的教育交流。我們始終歡迎更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來就學、研修。我們也早就承認了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核準的臺灣高校學歷。大陸普通高校,含公辦、民辦、高職院校,一共有2035所,其中具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就有723所,但目前臺灣只承認大陸41所高校學歷,顯然太少。

  至於陸生赴臺學習,臺灣方面設置了諸多限制,這不利於兩岸教育交流合作進一步發展。我們希望臺灣方面取消對大陸學生的歧視性規定,切實保障赴臺學習的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為他們在臺學習和生活提供更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第二個問題,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將於1月17日至21日在廣西桂林舉辦第九屆兩岸關係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將圍繞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討論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核心內涵、中華傳統智慧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啟示、對共同促進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的思考等議題。兩岸文化界人士和專家學者將參加研討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也將出席研討會。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我們知道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今年兩岸的春節包機加開航班,到現在為止只有少數的航空公司和航空業者已經提出了加班申請,還有一部分在準備當中。請發言人介紹具體情況。

  范麗青:經過兩岸民間航空行業組織的研究協商,春節加班機的具體安排都已經公佈了,我這裡不再重復。至於具體安排到哪個航空公司、飛哪個航線等安排,這些要等兩岸航空公司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加以批准後即可執行。有關航空公司會陸續公佈他們的航班安排。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本月6號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並且承擔起ECFA後續商談的重要任務。有消息説,3月12日前經合會將召開首次例會,首次例會將就哪些方面的問題重點展開協商?

  范麗青: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由雙方指定的代表組成,1月6日兩會換函通報了委員會的成員名單,標誌著經合會正式成立。成立之後,會根據需要設立工作小組,推動單項協題的磋商,等協商有成果之後再交由海協會和海基會確認並簽署協議。至於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首次例會具體安排,有待其協商決定。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針對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提出的有關兩岸是不是可以考慮“憲法”重疊“共識”的概念,因為我們知道過去謝長廷曾經提過包括“兩岸一中”、包括“高雄和廈門是一個國家兩個城市”的概念。您對民進黨前主席這樣一個相關的提法,對未來兩岸關係的討論,對大陸方面跟民進黨交往有沒有哪些現實意義?

  范麗青:我願再次重申,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失去了這一前提和基礎,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將無從談起。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受到了兩岸同胞的廣泛歡迎。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希望民進黨能夠真正認識到,搞“臺獨”沒有出路,干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不得人心。“九二共識”客觀存在,民進黨也應當務實面對。

  對於兩岸交流,我們也多次表明,凡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臺灣各界人士,我們都歡迎他們來大陸參訪交流,增進了解。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最近一段時間,福建省和廈門市都搞了很多關於“小三通”十年的慶典活動。因為現在兩岸“大三通”已經全面實現了,您怎麼看待未來“小三通”在兩岸交流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范麗青:福建方面的資料顯示,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之間的“小三通”已經運載旅客達到了630多萬人次,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成果。我想,兩岸同胞的交流渠道非常多,來往的通路也很便捷。兩岸同胞願意採取直航的方式,或者走“小三通”的方式往來兩岸,都是可行的,二者互補,提供了民眾更多的往來兩岸方式的選擇。所以,我們也希望“小三通”越辦越好。

  《法制晚報》記者:您剛才也提到了,2010年的時候,兩岸文教交流邁出新的步伐。請問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會不會列入今年討論重點?

  范麗青:開展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對於加深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密切兩岸同胞的感情,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動建立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機制,符合兩岸文化交流發展的現實需求與期待。因此,我們希望雙方積極地為協商和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創造有利的條件,相信這也是兩岸文化界的共同願望。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殲-20試飛成功,是否會擔心進一步刺激到臺美軍事採購?

  范麗青: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對臺灣出售武器的立場和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也希望臺灣方面珍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多做有利於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的事情。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