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主任,去年我去了一趟臺灣,公幹。但是也涉及到花錢的事兒,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我要先把人民幣換成美元或者説港幣,然後到了臺灣之後再換成台幣,然後去買東西。然後心裏也心疼,你看這換來換去吧,自己就虧損不少。我在想這還僅僅是我個人,如果要像您剛才談到的兩岸的這種累計的經貿額已經超過了五千億(美元),那對於對辦企業的,搞商業的那這個麻煩應該更大了。那我注意到這次兩黨的經貿論壇裏特別談到了要關注兩岸的經貿合作和交流的問題。那這次我們的方向是什麼,有可能在哪些領域突破?
陳雲林:你説到了又是一個兩岸經濟發展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對他們的一個關鍵因素的問題,説白了就是兩岸金融,金融業的交流非常重要。你方才的比如幣,不同的幣種的換的問題其實它是個在這中間裏邊的一個比較小的問題,它還有更大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金融業對於兩岸經濟,特別是臺商經濟在這裡投資的發展實在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這樣一個後盾,沒有金融的支撐他們會做得很苦。臺灣人常常説,我們在臺灣一塊錢要做三塊錢的生意。在這兒我們是三塊錢做一塊錢的生意,所以他們苦不堪言。所以我們一直是在呼籲臺灣方面能不能夠儘早地恢復兩岸的談判,當然這個談判最重要的就是臺灣方面不讓進來,嚴格控制。所以截至目前為止,兩岸的金融方面的交流。最近這幾年,特別是去年以來,江丙坤先生帶領的一個經貿代表團,我們在北京達成了十二項共識,其中涉及到金融一些內容。最近他又帶著代表團來,還是深入地談關於兩岸金融合作的問題,那麼實際上兩岸的金融合作正像兩岸的經濟合作一樣,到目前為止依然是一個單向的呈現一種非常不合理的一頭輕,一頭沒有,一頭重的這樣一個狀況。那麼兩岸的金融交流儘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依然批了一家臺資和我們的合作保險公司,也就是東方航空和臺灣的一家企業合作成立了兩家臺資企業銀行七家臺灣的銀行在這裡設立辦事處。那麼有十五家保險公司也在這裡設立了辦事處。有二十四家它的證券公司在這裡設立了辦事處。我們總是希望,在臺灣方面不允許臺灣的金融,銀行業到大陸進行投資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我們就開發銀行和我們的臺辦簽定一個合同斥資三百億(人民幣)支援臺灣的企業的發展。那麼我們還在和另外的一些銀行在商量,他們都有這種意願,將來為臺灣的中小企業提供一些貸款支援。
主持人:樂觀嗎?因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金融的合作其實是必然的,是早晚的問題,但是早還是晚呢?
陳雲林:我們向來都有這樣一個觀點,兩岸的合作也好,兩岸的經濟交流也好,金融,特別是金融,早一點解決比晚一點解決要好。既然是這樣我就想,那麼世界上各個國家還有一些地區將來在WTO的這樣一個框架裏邊允許的這樣一個規則裏邊很快都要進來了,如果臺灣方面依然是再這樣設置很多的障礙的話,我想最終對臺灣也很不利,現在這種不解決,實際上是對臺灣很多的業者的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我們對解決這個問題它的前景還是樂觀的。因為我們覺得有廣大的臺灣的業者他們強烈的要求有我們主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樣一個強烈的願望,那麼還有現在整個經濟形勢的要求,臺灣方面,我想主管部門不得不考慮的這樣一個問題,要臺灣的企業在這裡生存、發展、具有競爭力,他們不得不這樣考慮,所以我還是希望臺灣主管單位,從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利益考慮,從臺灣的企業它們現在的困難面前考慮,儘快地放寬這些,一些不必要的這些限制,使得兩岸能夠在這些問題上儘早地達成一些解決問題的共識。
2005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在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中指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事關廣大臺灣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實解決。”當年8月1日,大陸對15種臺灣水果實行進口零關稅。2005年7月21日,規模空前的臺灣農産品首次在上海集中展示熱賣,市民表現的消費熱情和旺盛的購買力,令臺灣客商欣喜不已。2005年共有473批次臺灣水果進口大陸,總量達到331噸,總成交額322萬美元,比上年有大幅增長。
主持人:辦這樣的論壇也許臺灣的很多農民朋友可能不太懂我們一些專家學者所談論的一些問題,但是他會直接關心跟他切身利益有關的東西。去年宣佈了關於農産品的我們進一步的開放並且水果的零關稅等等。那麼臺灣的很多農民尤其南部的一些果農可能更加關心還有沒有更大的進步,我們還有沒有更大的甜頭在這次兩黨的經貿論壇上針對農産品的這個合作現狀?
陳雲林:我們將會根據這次大家討論的一些建議同時在以往大家在這些方面的要求的情況下,還要出臺一些有利於臺灣特別是農民捕撈業者,就是漁民們,對他們看來是很利好的措施。因為我們一定要按照胡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就是臺灣的民眾同胞們他們的困難也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們都是骨肉同胞,兄弟姐妹,所以要真誠地對待他們的困難。
主持人:我是否可以理解剛才您的講話中透露出來的一些意思,意味著在農業合作方面可能變得,合作的面變得更寬,受益的人群變得更多?
陳雲林:沒錯。臺灣的水果到大陸來銷售,其實遇到一個最大的困難也就是方才你提到的和三通有關係的事情。就是臺灣的水果經由較長時間的運輸,那就要失去它的競爭力了。所以我們今年也要研討,也呼籲臺灣方面希望考慮到農民的這個切身的這種要求和利益。希望能夠想一些辦法,那麼使得臺灣的水果以最便捷的方式迅速地能夠運往大陸。而我們方面已經準備了,準備好了已經一切就緒。在我們的廈門組織一個我們大陸方面對臺灣水果的最大的集散地。我不久還要將宣佈有關這方面的一些優惠措施。
也是在去年歡送連戰先生返回臺灣的2005年5月3日上午,陳雲林受權在上海宣佈,大陸同胞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大熊貓。這一消息,立即讓兩岸無數中國人的內心處於一片溫暖當中。然而,2006年3月31日下午5時45分,臺灣大熊貓輸入項目審查小組宣佈:不發給贈臺熊貓赴臺許可。一時間,臺灣民眾失望莫名,專業人士直指“政治干預專業”臺灣民眾特別是對熊貓渴望已久的孩子們,頓時難掩失望之情。
主持人:其實兩岸的百姓一談起熊貓來,不管剛才多嚴肅馬上都會笑起來。你看,你也笑起來,但是接著再往下談的時候又有點笑不起來,因為臺灣的當局又拒絕了,臺灣動物園提出説接受大陸捐贈的大熊貓的問題,讓好多孩子可能要比我們更失望,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陳雲林:説起這個熊貓的事情,我這個心情真是特別有一種很難以表達的這樣一種感情。不久前有些臺灣朋友開我的玩笑,説你這個老”熊”不讓進去,但是可愛的熊貓也不讓進去,沒有道理。但是實實在在的這兩個可愛的小熊貓不讓進去,我覺得這是個十分遺憾的事情。但是事情發展的過程,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們是認真準備的,我們為了使得這個熊貓能夠儘快地到臺灣去,滿足臺灣更多的同胞,特別是孩子們小朋友他們那種強烈的願望,希望看看熊貓寶寶的這種心情,所以我們在二百一十八天的時間裏邊集中了大陸方面的林業部門,保育動物的專家,而且是一流的專家、學者,而且我們是認真地對待這件事情,在網上我們和臺灣同胞一起,為這兩個可愛的小熊貓起名字。可以説在不斷地新聞報道,包括臺灣的新聞報道,反映了臺灣同胞他們希望早日把熊貓送到臺灣島內去的熱切心情,也表達了大陸十三億同胞對於臺灣同胞的這樣一份真實的感情。但是團團圓圓終於在前些日子被臺灣領導人拒之門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難以理解的事情。我認為這件事情它極大地傷害了十三億我們大陸同胞的情感,也傷了臺灣同胞特別是那些小朋友們的心。
主持人:臺灣的好多同行還會在拒絕了之後感到很遺憾。我的同行但同時也在説團團圓圓是否依然可以在愛、關懷和同樣的那種更細心的呵護下繼續茁壯成長?
陳雲林:沒有問題。因為我和連戰主席都到了臥龍的自然保護區,熊貓的育養地。你們都看到了那個錄影,實際上團團圓圓它所受的關愛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它已經引起了世界眾多的目光,他們真的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樣一種好的事情,好多外國朋友我見到他們説,他們不要我要。我説你要恐怕有很多困難,這開玩笑。所以我想,團團圓圓一定會茁壯地成長,它們雖然不太懂得兩岸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它們一定會在我們的保育專家,在我們全國人民的關愛之下,包括臺灣同胞的關愛之下長得更加活潑,可愛。我們將繼續的和臺灣的木柵動物園以及臺灣臺中和臺東等等其他方面的一些動物方面動物園保持密切的聯繫。我們將為他們提供在熊貓場館的設計方面,在熊貓保育動物的將來的飼養方面提供具體的幫助。我們相信,熊貓雖然現在被拒之門外,但是有一天熊貓會進到臺灣島內。因為這是人民的期盼,這是人民的願望。我真的希望任何政治人物都要考慮人民的需求,否則政治是一個什麼東西。 (據央視國際網站-東方時空)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