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李炳才在第一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2005.09.16)

  時間:2005-09-16 14:36    來源:     
 
 

 

  2005年9月16日,由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臺灣工作辦公室與親民黨中央黨部舉辦的第一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今天下午在上海閉幕。中臺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在閉幕式上説,從討論看,本屆論壇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經過20多年的歷程,基礎深厚,具有深厚的擴大需求和巨大潛力。大家認為,當前臺灣經濟正處於一個新的産業升級和轉型。大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市場寬闊,為兩岸新發展提供了深厚基礎,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世界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面對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面對産業調整和貿易競爭,兩岸中國人應該更加緊密的合作,相互扶持,而不應以政治分歧影響干擾經濟合作。這樣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創兩岸發展共贏的新局面。

  二是全面“三通”,當務之急是儘快實現直航,當前,兩岸之間每年300多萬人次的往來,“全面三通”勢在必行。只有實現“三通”,才能真正的方便人員往來,節省運營成本,才能真正實現産業分工,促進經濟共同發展。當前實現“三通”的突破口在於直航問題,兩次臺商包機的實現,充分説明,兩岸有協商的圖景,實現包機的節日化和便捷化,不僅是必要、可行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大家在發言中,還對包機務實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第一,擴大乘客範圍,應當包括所有往來兩岸的臺胞,逐步形成定期航班。第二應該增加通航點,無論是貨運、客運包機都應該直航。第三,兩岸包機應該採取多種方式,共創互利雙贏。第四,加強兩岸相關福利的交流合作,讓兩岸享受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此外積極推動福建沿海的往來。

  三是交流合作面臨新的契機,兩岸應增進交流。

  四是兩岸投資貿易正常化,是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的步驟,應促進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但我們仍受到極大的制約。長期以來,由於臺灣當政者的阻撓,限制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發展。大陸仍有2000多種商品不能進入臺灣,大陸的企業不能投資,商貿人士訪問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損害了人民的利益。這些侵害了臺資企業的權益,也嚴重制約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深化與擴大。臺灣應該促進兩岸經濟的良性互動。

  五是構建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需要和平的兩岸關係的大環境。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需要和平的兩岸關係的大環境。今年以來,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中有利於遏制“臺獨”進一步增強,但“臺獨”勢力並沒有消除。只有堅決制止“臺獨”活動,才能維護兩岸經濟合作交流的良好環境。只有儘快恢復兩岸談判,才能逐步消除阻止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障礙。我們希望在這些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共同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以利於擴大兩岸交流與合作,造福兩岸同胞。

  他希望兩岸有關方面順應發展潮流,重視兩岸同胞,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呼聲,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採取實際行動。 (記者柳曉力、何晶茹)(人民網)
 
 
(來源: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