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胡錦濤與連戰正式會談 提發展兩岸關係四點主張(2005.04.29)

  時間:2005-04-29 17:03    來源: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舉行會談。這是兩黨自1945年重慶談判後再度舉行的最高領導人會談。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胡錦濤説,兩岸關係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對兩岸同胞有利,對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有利。我們兩黨應該為此作出積極努力。胡錦濤就發展兩岸關係提出4點主張。

  第一,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雙方建立政治上的互信至關重要。10多年前,兩岸在互信的政治基礎上取得相互諒解,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達成了“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既確認了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同立場,又擱置了雙方的政治分歧,是發揮政治智慧、照顧各方利益的成果。這一重要成果,值得我們倍加維護和珍惜。近些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所以一再出現波折,甚至幾近危險的邊緣,根本原因就是臺灣島內有人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使雙方互信的基礎屢遭破壞。中國共産黨主張兩岸和平統一,是從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的。中國絕不能分裂,中華民族絕不能分裂,這一條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作為領導人,不論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都應該承擔起對國家、對民族、對歷史的這個重大責任。當前,要化解兩岸僵局、重建雙方互信,關鍵是臺灣當局必須停止“臺獨”分裂活動,承認“九二共識”。只要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對話和談判,就一定能夠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第二,加強經濟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産業轉移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全面推進兩岸經濟交流和合作,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務之急。兩岸合則兩利,通則雙贏。為了抓住發展機遇、應對嚴峻挑戰,兩岸應該相互扶持、加強交流、擴大合作,進行優勢互補,努力開創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局面。我們將努力為兩岸同胞加強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旅遊等各項交流提供更多方便。兩岸談判一旦恢復,我們願意儘快同臺灣方面就建立兩岸緊密的經貿合作安排進行磋商,以促進兩岸共同發展繁榮。

  第三,開展平等協商,加強溝通,擴大共識。兩岸對話協商,是雙方加深了解、增進互信、擴大共識、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兩岸相互尊重、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就發展兩岸關係中共同關心和各自關心的問題廣泛交換意見,務實解決問題,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兩岸對話和談判迄今無法恢復,終非長久之計。只要雙方談起來,凡是有利於維護兩岸同胞權益、有助於推進兩岸交流和合作、有益於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議題,都可以廣泛討論。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始終持開放的態度。同時,我們也歡迎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代表性人士,同我們進行交流和對話。雖然這種交流和對話不可能立即消除雙方存在的所有分歧,但兩岸充分溝通,交換意見,以建設性的態度面向未來,這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總之,對於加強兩岸溝通、務實解決問題,我們有誠意、有耐心,也有信心。

  第四,鼓勵兩岸民眾加強交往,增進了解,融合親情。臺灣同胞是我們的手足兄弟,我們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並且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千方百計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我們充分理解和尊重臺灣同胞愛鄉愛土的情感、當家作主的願望,十分同情臺灣同胞在歷史上經歷的不幸、蒙受的冤屈。對臺灣同胞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心態和感情,對他們由於各種原因對大陸産生的誤解和隔閡,我們不僅會基於同胞之愛予以充分理解和體諒,而且會採取積極的措施努力去疏導和化解。我曾經表示過,只要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促進兩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維護臺海地區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做,並且一定會努力做好。我們的這一承諾不會改變。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