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共同探討爭取中國和平統一的道路,共同展望新世紀中華民族統一、團結、振興的前景(上)

  時間:2001-04-17 13:31    來源:     
 
    尊敬的梁肅戎會長、林洋港會長、許歷農會長及各位臺灣的朋友:尊敬的香港、澳門的各位朋友:尊敬的北美、南美、歐洲、東南亞的各位僑界朋友:尊敬的萬國權會長、張克輝會長及大陸的各位學者:

  在這個全球華人所矚目的“中國和平統一研討會”的講臺上,請允許我代表汪道涵會長和海岸兩岸關係協會,對會議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為籌備此次研討會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的梁肅戎會長和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全體同仁表示敬意。來自兩岸、港澳和海外關心祖國和平統一事業的各界人士和學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討爭取中國和平統一的道路,共同展望新世紀中華民族統一、團結、振興的前景,這將在中華民族爭取統一事業成功的歷史上,書寫下有意義的一頁。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自成立以來,秉持促進海峽兩岸交流、發展兩岸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宗旨,為增進與臺灣和海內外贊成發展兩岸關係、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各界人士和團體的聯繫與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也願借此機會,向在座的多年來與我們合作、給予我們支援的朋友們,致以深切的謝意。

  海協作為授權的民間團體,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的授權與指導下,在兩岸同胞的支援下,為促進兩岸交流、維護兩岸同胞權益,推動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做了一些工作。然而,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並不令人滿意,特別是兩岸政治上的僵局尚未化解,兩岸直接三通也未實現,兩岸其他方面的交流還受到人為的限制。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在世紀之交,如何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和平統一進程,根據江澤民先生4年前發表的八項主張,我結合海協的工作和多年從事兩會商談工作的體會,談談以下看法,就教于各位。

  一、關於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談判

  解決兩岸的統一問題,兩岸同胞都希望採取和平方式,而要採取和平方式,就只有進行兩岸政治談判。從二次大戰以後,國際社會、局部地區以及一個國家內危機衝突的種種例證可以看出,結束海峽兩岸敵對狀態,實現海峽兩岸經濟上的共同發展、文化上的共同繁榮,乃至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只有進行兩岸政治談判才能實現。

  考慮到兩岸最終實現和平統一需要一個過程,考慮到臺灣同胞求和平、求穩定的願望,以及要為兩岸關係發展和未來兩岸關於最終實現統一的談判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江澤民主席在1995年春節前夕的講話中鄭重提出了兩岸和平統一分兩步走的主張:第一步,雙方可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就正式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定,在此基礎上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作出規劃。臺灣當局的高層雖然也多次表示過兩岸結束敵對狀態應是優先解決的課題。但是在實際上,臺灣當局一直拒絕進行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同時,一方面加緊在國際上製造以“兩個中國”為目的的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重金購置先進武器,為與大陸軍事對抗作準備,從而使兩岸關係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使和平統一步履維艱。

  為了早日促成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我們主張,海協和海基會可以先就政治談判的時間、地點、議題、代表名義和談判方式等問題進行程式性商談,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當前,可以先進行包括政治、經濟問題在內的廣泛對話,求同存異,尋求共識,為開始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和重開經濟性、事務性議題的商談創造條件。去年10月,汪辜在上海會面,達成了兩會將開展包括政治、經濟內容在內的廣泛對話等共識。兩會要共同維護和貫徹來之不易的共識。我們願意繼續進行不懈的努力,在汪會長訪台時使兩會業已開始的政治、經濟對話不斷深入,併為兩岸政治談判程式性商談的舉行和重開經濟性、事務性商談開闢新的前景。

  二、關於一個中國原則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也是1949年以來,我們一貫堅持的基本立場和原則。我們主張,統一前,在兩岸之間講一個中國原則,就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儘管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並不影響、也不容改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並未也決不允許被分割的事實。事實上,1949年以後的相當長時間裏,在這個基本點上,臺灣當局和我們之間實際上是有共識的。迄今臺灣當局涉及統一的基本政策文件中,也明確寫有“一個中國”原則的內容。現在的臺灣當局的高層人士也表示過,中國只有一個,中國的主權完整沒有分割。由此看來,只要臺灣方面真正堅持“一個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不能被分割的原則,兩岸和平統一就有了最基本的政治基礎;兩岸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就不應當存在根本的困難。

  1992年,兩岸授權民間團體在進行事務性商談中,曾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達成口頭共識。這個共識的精神是:雙方在事務性商談中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追求兩岸和平統一,但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兩會簽署了“兩岸公證書使用與查詢協議”等兩項協議。其中關於公證書使用的協議,涉及到敏感的司法領域,但是由於有了關於一個中國的共識,也得到了務實解決。我認為,在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中,可以先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內涵,可以把這個問題放在以後的政治談判中來一併討論,這應當有助於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早日舉行。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