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唐樹備年終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上)

  時間:2001-04-17 13:29    來源:     
 
    本報記者曾書萬、韓華北京25日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今天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訪問臺灣的最佳時機,應當是兩岸政治經濟對話有所安排、取得進展之際。
  唐樹備在今天接受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臺、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傳媒記者採訪之後,會見本報記者,在回答記者關於新當選臺北市長馬英九訪問大陸、香港問題時,唐樹備説,馬英九先生上任以後,事情很多,當務之急恐怕不是到大陸訪問。按照規定,香港與臺灣官方接觸往來,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或授權。而作為私人旅遊探親,則按香港有關法例執行。
  唐樹備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談話要點如下:
  1998年是兩岸關係趨向緩和與穩定的一年,是兩會恢復高層接觸、揭開政治對話序幕的一年,也是兩岸民間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繼續發展的一年。這三句話可以概括今年的情況。
  兩岸關係趨向緩和與穩定是大勢所趨。中美關係在過去的一年得到鞏固與發展,江澤民主席訪問俄羅斯、日本,中國外交的一系列進展使得臺灣當局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更加困難。祖國大陸在金融風暴的衝擊下,還是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兩岸的經濟關係繼續發展,聯繫更加密切,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民都意識到“臺獨”這樣一種訴求其實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兩岸兩會恢復高層接觸、政治對話拉開序幕最突出的表現為辜振甫先生對大陸的參訪。雙方之間實際上已就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問題開始接觸,涉及到“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到要不要真正結束敵對狀態,涉及到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涉及到是搞“一國兩制”還是以“民主化”為幌子把一方的制度強加於另一方,涉及到有人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先決條件使統一無限期的拖延下去。而且這些問題是在很高的層次上接觸的,所以可以説兩岸已經揭開了政治對話的序幕。過去兩岸從來不能接觸政治問題,現在開始接觸政治問題,而且是在很高的層次上,儘管分歧很大,但是意義重要。
  兩岸民間經濟文化交流在九八年繼續發展。據統計,到今年11月份,臺灣有160多萬人次到大陸訪問,預計全年將達到180萬人次。今年1至9月,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繼續增長,日前在大陸已共有4萬餘家臺資企業,協議金額400億美元,到位金額約200億。其中東南沿海省份如福建、廣東等臺資企業的增長速度是1995年以來最高的。兩岸貿易儘管有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貿易額仍繼續增長,回至10月的貿易額達到160多億美元,比上年增長超過6%。大陸赴臺交流人數也首次突破1萬人次。層次也很高,有三位副部級領導人訪台,有一位內閣級部長,即科技部部長朱麗蘭。所以總體上來看兩岸民間交流持續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兩岸關係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消極的、不穩定的因素。一是臺灣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的活動沒有停止,仍在繼續推動加入聯合國的活動;二是臺灣當局的一些高級官員和地方上的一些“臺獨”勢力公然威脅要搞“公民投票”,反對統一。這樣的現象很值得高度警惕。所以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
  辜振甫先生參訪大陸達成四點共識,但兩會間尚未就此再進行討論。當然個案我們已經提出要求協助,臺灣方面沒有回應。四點共識能否落實,要看雙方的努力。
  現在面臨的下一步的問題不是雙方各自握自己的觀點,而是本著中華民族的利益,本著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通過討論找到縮小分歧、逐步解決問題的辦法。
  臺灣方面現在講的比較多的是汪道涵會長訪問臺灣的事情,實際上這是四點共識的第四點。第一個是兩會應當就政治經濟對話作出安排,我想臺灣方面應該不會忘吧。
  我想我們應當把第一點先安排好,就是兩會就兩岸政治經濟對話作出安排,使江會長能夠順利地訪問臺灣。江會長應該是有備而去的,他感謝辜振甫先生的邀請,當時就表示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到臺灣訪問。我想汪會長所説的“適當的時候”和“有所準備的情況”就應該體現在雙方就第一點共識,即兩岸的政治經濟對話有所安排,有進展的情況下,才是去的時機。
  辜先生來訪,是經過長時間醞釀和努力,達成四點共識。如果汪會長訪台的時候,還是四點共識,兩岸關係沒有什麼新的進展,恐怕不是兩岸同胞願意看到的。兩岸同胞都希望汪會長去,應該是兩岸關係又向前走了一步,對兩岸關係有一個新的推動。
  所以我們當前最主要的應該是兩會就第一點共識有所安排,使兩岸關係有進展,為汪會長訪台奠定一個比較好的基礎。汪會長的訪台日程就應該按照這個原則來考慮。
  汪會長身體很健康,他也很感謝辜振甫先生對他的邀請,我也預祝汪會長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實現對臺灣的訪問。
  大陸始終主張政治談判,因為兩岸的問題就是政治問題。為了尊重臺灣方面的意願,我們提出可以先進行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先進行政治對話。但是不談政治問題是不可能的,我們認為應當把政治問題擺到桌面上來。希望臺灣方面能夠從這幾年走過的路總結一下,響應我們的呼籲,開始兩岸的政治對話。
  我們認為臺灣各黨派訪問大陸的趨勢還會發展。98年海協邀請了六百位各黨派、團體代表人士來訪,雙方就兩岸關係的各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看法,對兩岸加深溝通與了解,很有好處。
  馬英九最近新當選臺北市長,上任之後,事情很多,當務之急恐怕不是到大陸訪問。根據錢其琛副總理宣佈的香港涉臺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政策,香港與臺灣之間以各種名義進行的官方接觸往來,須報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或經中央人民政府具體授權,由香港行政長官批准。至於私人旅遊探親,則按香港有關法例執行。
  對於臺灣的選舉,我們的基本態度是願意看到臺灣民眾按照他們選擇的辦法來行使他們的權利。我們也一直希望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當然如果有人想利用“公民投票”的辦法來分割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那是我們堅決反對的。
  這次臺灣選舉李登輝提出了“新臺灣人主義”。我們尊重臺灣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高度自治。我們認為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一樣都是中國人,作為骨肉兄弟,我們願意看到臺灣同胞按照他們自己選擇的辦法來行使他們的權利。我們也希望他們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我們當然也希望兩岸能夠早日統一。當然如果有人要製造一種對立的狀態,把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對立起來,把臺灣人民和中華民族對立起來,想利用地域上的區別把臺灣人和中國人區別開來,把臺灣和中華民族割裂開來,那是我們堅決反對的,他們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