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者:臺灣“行政院長”蕭萬長在“立法院”中公開表示,臺灣在解除戒嚴之後,就已經是和大陸結束了敵對狀態,大陸方面如何解釋這一問題?臺灣方面要如何表態,大陸方面才會認為已結束了敵對狀態?
唐樹備:結束敵對狀態的問題應當通過雙方的談判來解決。儘管臺灣單方面地宣佈已結束敵對狀態,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大陸的漁民經過馬祖附近,臺灣方面向他們開槍,這是結束敵對狀態的行為嗎?對臺灣的企業家到大陸來投資實行“戒急用忍”政策,這是結束敵對狀態的行為嗎?臺灣同胞到大陸來可以到處旅行,大陸的同胞卻不可以到臺灣去旅行,這是結束敵對狀態的做法嗎?
所以宣佈(結束敵對狀態)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要看行動,看是不是真的結束敵對狀態,現在實際上並未結束。所以我想,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還是要通過兩岸的談判來解決。
記者:臺灣民進黨的存在是否阻礙了臺灣與大陸談判的進程?
唐樹備:我們反對臺灣獨立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認為“臺獨”是沒有出路的。現在對大陸的政策不是由民進黨來負責的,而是由臺灣國民黨當局來負責的,所以現在兩岸的談判受到阻礙主要是由於臺灣當局的政策造成的。當然,臺灣民進黨的“臺獨”主張我們也堅決反對。
記者:海協與臺灣海基會的會談如果要恢復的話,是否具備什麼有利條件?
唐樹備:我想有利條件還是很多的。
第一,兩岸關係的發展已經提到兩岸政治上的分歧影響了兩岸關係的發展這一問題。所以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能夠接受、能夠理解進行政治談判這樣一個呼籲。
第二,兩岸的政治談判、和平統一的談判是分階段的,第一步首先是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結束敵對狀態。結束敵對狀態並不解決統一的問題,而是解決兩岸之間的政治上敵對狀態的問題,這是符合臺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的願望的。
第三,兩岸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的開始,對兩岸經濟性、事務性商談的進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想,經濟性、事務性商談是兩岸同胞願意看到的。
另外,從國際大局來講,國際的大形勢是大家都關心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關心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定,所以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結束敵對狀態,也是符合東南亞和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利益的。
所以説恢復商談的條件還是很有利的。問題是臺灣的決策人能不能看清這個形勢,能夠適應世界的潮流,來做一些真正對臺灣的和平與安定、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都有利的事情。
當然,今天錢其琛先生也提到,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擴大海協與海基會的交流,通過“兩會”之間交流的擴大,增加接觸,來尋求進行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的共識的形成。
記者:最近,美國現任或前任退休的官員經常往來于兩岸之間,請你談一談美國是否使兩岸儘早走到談判桌前的一個主要因素?
唐樹備:兩岸的談判是兩岸的事情,中國人的事情由我們中國人來解決。當然對外國朋友關心兩岸商談的進程,我們也表示理解。
現在的問題是臺灣要有先決條件,臺灣的條件就是一定要先搞事務性商談。由於兩岸的政治談判是大勢所趨,包括臺灣的領導人都表示同意,現在他們又不願意正視了。
事務性商談在過去兩年證明是不可能取得進展的,因為臺灣方面要通過事務性商談未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所以臺灣方面有一個怪圈,這個怪圈就是提一個先決條件,搞事務性商談,拖延政治談判,然後在事務性談判裏又提出要達到政治目的,這種政治目的當然不可能達到,然後就説商談無法進展,臺灣方面就是不斷的製造這種怪圈來阻礙商談。所以現在兩岸同胞應該總結過去幾年來事務性商談沒有取得成功的原因,然後跳出這個怪圈,開始政治談判的程式性商談,然後把涉及到政治的問題放到政治談判中處理,把事務性的問題按照事務性的辦法來處理,那麼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和臺灣談了幾年關於劫機犯的遣返,都不能解決,臺灣方面在討論劫機犯遣返時提出某種政治要求,要達到某種政治目的,不願意把他當作一個單純的人道主義的人員安全的問題來處理,所以這個問題解決不了。
不久以前,由於我們正確地處理了臺灣劉善忠劫機到大陸的事件,儘管遣返劫機犯這個協議沒有簽,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臺灣也不得不開始遣返本來應該遣返的大陸劫機犯。所以事務性商談中的很多問題,只要大家有誠意,並不一定要通過談判來解決像遣返劫機犯的問題談了三年沒解決但是只要有朝一日,大陸採取了行動——有劫機犯被遣返了,臺灣也就不得不遣返了,不用談判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所以兩岸的分歧不是事務性的問題,事務性問題很容易解決,有些問題不談也可以解決兩岸間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分歧,所以我們要面對這個分歧來處理它,當然這個處理是長期的,但是我們應該開始,應該面對它。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