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唐樹備説兩岸政治對話已經開始

  時間:2001-04-10 16:46    來源:     
 
    剛才,汪會長和辜董事長在平靜的氣氛中,就一系列政治問題坦率地交換了意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我們一直認為,兩岸的分歧是政治分歧,兩會之間多年事務性商談之所以沒能取得根本性進展,就是因為政治分歧的原因。回顧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首次“汪辜會談”時,當涉及到“三通’等問題時,作為一種禁忌,辜先生談都不能談。經過首次會談後的5年多的曲折,進一步證明包括“三通”等一系列政治問題,都應該談,而且是不可避免地要去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兩岸關係經過5年的曲折,目前兩岸應該舉行政治對話,這是一個值得高興的發展。
  當然,兩岸在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存在著重大分歧,這是客觀現實。所以,雙方應本著坦率、耐心、誠懇的態度來進行對話。
在今天舉行的會晤中,兩位老先生都談到“誠信”和“互信”的問題。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也提得很對。1949年以後,雙方在究竟“誰代表中國”的問題有很大分歧,但是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問題上,雙方是有默契的,或者説是存在實際上的互信。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準確地説,到1993年以後,雙方在這個問題上互信慢慢遭到削弱。此後,我們注意到:“一國兩府”的主張提出來了、“一個國家,兩個政治實體”的主張提出來了、“作為以一個中國為指向的階段性的兩個中國”的主張提出來了、在聯合國裏要有兩個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提出來了、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主張提出來了,最近又有一個什麼“一個分治的中國”的主張提出來了。
  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我們是一個國家,領土完整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因為目前尚未統一,就説成是“兩個中國”。兩岸雙方要有“互信”,首先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要有“互信”,不能過去講一個中國是最高原則,現在又推翻自己所説的話,這是造成雙方喪失“互信”的最根本的原因。
  今天,兩位老先生都談到結束敵對狀態問題。我們務實地認為,目前兩岸還未能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如果想儘早結束敵對狀態,兩岸就應該舉行政治談判,而結束敵對狀態 問題,是符合臺灣同胞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願望,同時也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穩定和安寧。結束敵對狀態的討論和簽訂協議,雙方可以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共同維護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共同規劃兩岸關係的發展。
  有人提出,兩岸目前已結束敵對狀態並宣佈放棄使用 武力,但是,我們感到奇怪的是,既然説已經結束敵對狀態,但又不能實現“三通”,同時對臺灣投資祖國大陸進行種種限制。我們認為,這並不是一種務實的做法。一方面要對方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另一方面又要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樣就不能保證祖國的領土完整。因此,要真正早日結束敵對狀態,雙方應面對現實,坐下來進行政治對話,並最終達成協定。
  祖國大陸對兩岸同胞權益問題一貫重視。這些年來,已有300萬人、1200萬人次的臺灣同胞來祖國大陸,或經商、或旅遊、或定居,應當説他們的權益受到了很好的保護。但是,畢竟會發生一些這樣那樣的意外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每當有這種事件發生,祖國大會都會迅速做出妥善處理。
  究竟什麼才是兩岸人民的權益,汪道涵會長講了一句非常具有概括性的話,就是結束敵對狀態。兩岸人民應在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下發展兩岸關係,使之能夠逐步走向統一,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12億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他們最大的權益,誰也不能阻擋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統一的權益。而“三通”也是兩岸同胞的權益。因此,説到兩岸同胞的權益。一是結束敵對狀態,二是實現“三通”。這就是兩岸同胞最重要、最根本的權益。
  汪辜兩位今天的會晤,不是爭論為什麼兩岸交流會停止,而是在共同尋找存在分歧的情況,如何向前走,如何推動兩會良性互動,找到一條向前走的路,所以我們提出來進行政治對話。可以高興地告訴大家,雙方的政治對話剛才已經開始了。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