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唐樹備常務副會長在中共中央臺辦學習江澤民主席香港回歸重要講話座談會上的發言

  時間:2001-04-10 16:46    來源:     
 
    今年7月五日,我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宣告成立。香港的回歸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性盛事,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在七一前後各項慶典活動上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對我們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最終解決臺灣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個人理解,“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對解決臺灣問題至少具有下列四個方面的重要啟示意義:
  首先,回歸後的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基本法賦予的高度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中央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遵守香港基本法,中央各部門和任何地方都不會也不允許干預特區政府依據基本法規定自行管理的事務。香港回歸後,原有的法律絕大多數予以保留,《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繼續適用於香港特區,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得到廣泛保障。祖國大陸的法律,目前除了依據基本法附件三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有10個體現國家主權意義的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地區實行外,其他的都不在香港地區實行。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據基本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將為臺灣同胞在海峽兩岸統一後真正實現當家做主提供了範例。
  第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保持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今天的現實將證明,未來海峽兩岸實現統一後,臺灣同胞現有的一切權益仍將繼續得到保持和維護。對臺灣現有生活方式在統一後會被改變的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第三,實行“一國兩制”,中央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處理的對外事務所涉及的領域和範圍是很廣闊的。現時適用於香港的絕大部分多邊國際條約都將繼續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些條約涉及經貿、海關、科技、民航、商船、智慧財産權、資源、環保、郵政、人權、勞工、國際犯罪、國際私法等不同類別,共計200余項,其中80余項中國目前尚未參加。7月1日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以適當方式參加包括以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身份參加的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19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活動和出席有關會議;以成員、聯繫成員等身份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亞洲開發銀行、國際海事組織等15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活動。這也給臺灣同胞以啟示:只有按“一國兩制”實現統一,臺灣同胞才能真正與祖國大陸同胞和香港同胞一道,共用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
  第四,香港的回歸,開創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按照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將繼續保持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不變,保持財政獨立,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貨幣金融制度,繼續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繼續作為一個單獨的關稅地區開展對外經濟貿易。同時,在“一國兩制”的格局下,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和密切,互補互利,保持共同繁榮發展的勢頭。內地資源、市場、勞動力及科技優勢將進一步發揮香港經濟發展的腹地作用,有利於提升香港的産業結構,增強香港經濟的競爭力;香港也將繼續保持內地與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發揮更大作用。可以肯定,兩岸接“一國兩制”實現統一,臺灣可以更好地利用祖國大陸的資源、人才和市場發展經濟把國大陸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臺灣的資金、市場行銷經驗發展大陸的經濟,兩岸産業可以更好地分工合作。這對於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經濟交流。促進兩岸共同繁榮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們希望臺灣某些人不要急急忙忙、連篇累續地宣傳 什麼“一國兩制”不適用於臺灣。他們應該客觀地研究香港“一國兩制”的範例,做出有利於臺灣同胞、也有利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正確選擇。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