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文學

  時間:2005-11-16 16:34    來源:     
 
 


  中國最早的文學成就是編纂于西元前六世紀的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此後,質樸的先秦散文、華麗的漢賦以及漢末的樂府民歌,分別代表了所在時代的文學風貌。在唐代,詩歌創作達到頂峰,包括名家李白、杜甫等在內的詩人數以千計,傳世之作五萬餘首。宋代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元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則是雜劇創作。明、清兩代,《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四部長篇小説,以其豐富的文史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享譽古今,永存於世。

  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在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分別形成兩次高潮。前一次的高潮發端于“新文化運動”,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思想。以魯迅為代表的進步作家,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事業。魯迅、沈從文、巴金、茅盾、老舍、張愛玲成為屹立中國文壇的巨匠。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新作家及其作品的問世,代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成就與繁榮。作家們用現代漢語表達現代中國人的生命體驗、審美體驗更加成熟。就群體創作水準而言,當代小説家在使用語言思索、表達方面所達到的藝術高度,已經超過他們的前輩。近年來,文學創作又被認為進入了“她世紀”,上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下至20多歲的新女性同時活躍在文壇上,其創作數量和品質都佔有顯著位置。特別是六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女作家,她們的作品較多地改變了經典小説所設定的人物形象模式和價值取向,構成當代社會一種特殊的人文景觀。

  中國設立了數十個文學獎項,其中較權威的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和年度中華文學人物評選等。每五年評選一次的中國女性文學獎是全國性大型文學獎,評選範圍涵蓋小説、散文、詩歌、紀實文學、女性文藝理論及譯著五大類作品。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