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世界文化遺産——天壇

  時間:2006-11-23 11:11    來源:     
 
 

祈年殿是祈谷壇的主體建築之一,它是中國古建築的傑作,其造型優美,藝術價值極高。

 

概況


 
  中文名稱: 天壇

  英文名稱: Temple of Heaven

  編號: 200-021

  天壇于1998年根據文化遺産遴選標準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鑄造精細的乾隆大鐘是珍貴的古文物,其鐘環雙龍頭是皇權的象徵,它表示威嚴。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時期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天罈罈域近方形,南側兩角為直角,北側呈圓弧狀,體現中國古代對天地的認識“天圓地方”。天罈罈域由兩重壇墻環護,外壇墻南北相距1650米,東西相距1725米。內壇墻南北相距1243米,東西相距l046米。中心稱“內壇”,兩壇墻之間的地段,稱“外壇”,主要入口設在外壇西側。

  祭祀建築集中于內壇,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圜丘壇”,北部是“祈谷壇”。南北兩壇由一條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磚砌甬道——丹陛橋相連,組成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圜丘壇佔地44.66公頃,由圓丘、欞星門、皇宮宇、神庫神廚、宰牲亭組成,每年冬至日,在此舉行“祭天大典”。祈谷壇佔地72.34公頃,主體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神廚、宰牲亭、長廊,每年春季在這裡舉行“祈谷大典”,祈禱豐年。

齋宮正殿大廳內的編鐘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內壇西天門內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環繞的宮城,名“齋宮”,是皇帝祭祀前“齋戒”期間居住的宮室。內有無梁殿、寢殿、鐘樓等建築,佔地4公頃。外壇西部偏南有附屬建築“神樂署”(管理祭祀樂舞)和“犧牲所” (圈養牲只)。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這裡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攢尖頂圓型大殿。該殿是按所謂“敬天禮神”的“天數”而建的。殿高九丈,取“九九”陽極數之意。殿頂周長三十丈,表示一個月有30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稱龍井柱(高18.5米,大頭直徑1.2米),古鏡式柱礎,海水寶相花柱身,瀝粉堆金,美觀壯麗,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徵。中層金柱十二根,象徵一年12個月,外層有檐柱十二根,象徵一日12個時辰。中、外層柱數相加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24節令的象徵。三層相加有柱二十八根,象徵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頂部的八根童子柱(短柱),則為三十六柱,象徵36天罡。大殿寶頂有一短柱,叫雷公柱,是皇帝“一統天下”的象徵。

皇穹宇大殿是專門安放神牌的殿宇,它全木結構,殿頂由八根立柱支撐,無橫樑,有人稱之為"無梁殿"。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世界遺産委員會評價


 
  天壇,建於15世紀上半葉,坐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週古松環抱,是一組精美、莊嚴肅穆的祭祀建築群,無論在整體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古代廟宇觀中佔據著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圜丘壇又稱祭臺,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

 

 遺産價值


 
  古代祭壇建築組群,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天壇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明、清建築技術、藝術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製構件、圓形平面、形體巨大、工藝精製、構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國古建中罕見的實例。天壇又以大面積樹林和豐富的植被創造了“天人協和”的生態環境,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生態環境的實物,極具科學價值,是皇家祭壇建築群中傑出的範例。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祈年殿的龍鳳藻井

  另一方面,天壇深刻的文化內涵,使之更具特色。天壇從選址、規劃、建築的設計以及祭祀禮儀和祭祀樂舞,無不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説,成功的把古人對“天”的認識、“天人關係”以及對上蒼的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至。例如圜丘的尺度和構件的數量集中並反覆使用“九”這個數字,以象徵“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繫。天壇祈年殿以圓形、以藍色象徵天,殿內大柱及開間又分別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時辰,每時辰合兩小時)以及象徵天上的星座——恒星等。處處“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國古代帝王專用的一種禮制建築,處處象天法地)式建築僅存的一例,是中國古文化的載體。

 

用來焚化配祀供品的燎爐

齋宮又稱小皇宮,專供皇帝祀天齋戒時使用。圖為齋宮東門。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天壇回音壁

祈谷壇皇乾殿

齋宮內皇帝專用水井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祭品陳列

道家認為,祈年殿東南方空虛,需放置巨石以鎮風水,明嘉靖皇帝信道,於是命人放置鏤刻有山形紋圖的巨石七塊,名稱"七星石"。後清乾隆皇帝又命人增放一塊,象徵"北極星"。

寢殿北面房間為皇帝冬季臥室,內設火炕,挂黃緞帳。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皇帝祭服

齋宮寢殿正中房間陳設

齋宮正殿神位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皇穹宇殿頂的金龍藻井,中心繪金團龍,周圍配金龍360條。

保存在齋宮裏的祝版亭,用於祭祀前恭送祝版。

聯結祈谷壇和圜丘壇的丹陛橋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神座前的供燈

祈年殿內邊沿頂部結構

皇穹宇前琉璃門上的精美雕飾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祈年門東側的燔柴爐,祭祀時用來燔燒黑色牛犢和燃燒松柏枝,祭祀後焚燒祝板(祭文)和祝帛(藍色綢幅)。

祈年殿南三層石階級中的三組精美石浮雕,自上而下分別為"雙龍山海"、"雙鳳山海"和"瑞雲山海"。

正殿配位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圜丘的24座欞星門已于1992年按原貌全部修復

遠眺天壇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天壇內的各種擺飾及用品




(來源:中國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