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關於198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1987年2月20日
1986年,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認真執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鞏固和發展各項改革成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全年社會總産值①18774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工農業總産值15104億元,增長9.3%。國民收入7790億元,比上年增長7.4%。在生産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技術改造步伐加快,市場繁榮興旺,對外經濟活躍,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科技、文教、衛生、體育事業也有新的進展。初步測算,國民生産總值②9380億元,比上年增長7.8%。國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仍然偏大,消費需求增長過快,國家財政和外匯收支不平衡。
一、農業
農業生産持續發展,在糧食增産的基礎上,農業內部結構有所改善。1986年農業總産值3947億元,比上年增長3.5%,超過計劃規定增長3%的要求。在農業總産值中,林牧漁副業比重由上年的37%上升到37.6%。
主要農産品産量中,糧食總産量39109萬噸,比上年增産1199萬噸。茶葉、蠶繭、蔬菜、瓜果增産,棉花、油料、糖料有不同程度減産,黃紅麻、烤煙由於計劃壓縮面積減産較多。
主要農産品産量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長%
糧 食 39109 萬噸 3.2
棉 花 354 萬噸 -14.6
油 料 1473 萬噸 -6.7
其中:油菜籽 587 萬噸 4.7
甘 蔗 5028 萬噸 -2.5
甜 菜 831 萬噸 -6.8
黃 紅 麻 143 萬噸 -65.4
烤 煙 138 萬噸 -33.4
蠶 繭 37.2 萬噸 0.3
茶 葉 46.3 萬噸 7.2
水 果 1340 萬噸 15.2
林業政策進一步落實,調動了廣大群眾植樹造林、管林護林的積極性,推動了綠化事業的開展。速生豐産林基地建設加快,廣大平原地區的造林和西北、華北、東北的防護林建設都有發展。
畜牧業生産持續發展。豬牛羊肉、牛奶和禽蛋産量繼續提高。大牲畜、豬年末頭數繼續增加,羊開始回升,扭轉了連續幾年下降的趨勢。
主要畜産品産量和牲畜頭數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長%
豬牛羊肉 1918 萬噸 9.0
牛 奶 286 萬噸 14.4
綿 羊 18.3 萬噸 2.5
肉豬出欄數 25692 萬頭 7.6
大牲畜年末數 11891 萬頭 4.5
豬年末數 33693 萬頭 1.7
羊年末數 16583 萬頭 6.4
漁業生産發展較快。水産品産量813萬噸,比上年增長15.3%。其中淡水産品産量增長20.3%,海水産品産量增長11.9%。
農業生産條件有所改善。1986年末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281億瓦特,比上年增長9.1%。大中型拖拉機87.1萬台,增長2.2%;載重汽車49.4萬輛,增長14.9%。排灌動力機械601億瓦特,增長4.4%。化肥施用量1952萬噸,增長9.9%;農村用電量578億千瓦小時,增長13.5%。但農業後勁不足,仍是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農村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産業結構進一步調整。1986年農村社會總産值③74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農村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總産值增長22.3%,所佔比重由上年的42.9%上升到46.9%。
二、工業
工業生産轉向正常發展的軌道。1986年工業總産值11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1.1%,超過計劃規定增長8.8%的要求;扣除村辦工業,增長9.2%。在工業總産值中,全民所有制工業增長6.2%,集體所有制工業增長16.7%,個體工業增長60.6%,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34.3%。
輕重工業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結構有所改善。1986年輕工業總産值5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重工業總産值5833億元,增長9.6%。在輕工業中,以工業産品為原料工業的增長較快,市場適銷的優質名牌産品增長較快。在重工業中,原材料工業的增長較快。但工業生産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不適銷的消費品積壓增加。
在100種主要産品産量中,完成和超額完成計劃的有糖、紗、電視機、鋼、化肥、原煤、發電量、原油、水
泥、鐵路貨車、發電設備等90種;沒有完成計劃的有汽車、拖拉機、電子電腦等10種。
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長%
紗 396 萬噸 12.1
布 158 億米 7.8
呢絨 2.4 億米 12.3
機制紙及紙板 914 萬噸 0.3
糖 524 萬噸 16.1
捲煙 2593 萬箱 9.4
自行車 3570 萬輛 10.6
縫紉機 986 萬架 -0.6
表 6445 萬隻 18.3
電視機 1447 萬部 -13.2
其中:彩色電視機 414 萬部 -4.9
錄音機 1639 萬部 17.7
照相機 215 萬架 20.0
家用洗衣機 899 萬台 1.4
家用電冰箱 224 萬台 54.8
原煤 8.7 億噸 持平
原油 1.31 億噸 4.6
發電量 4455 億千瓦小時 8.5
其中:水電 932 億千瓦小時 0.9
鋼 5205 萬噸 11.2
鋼材 4054 萬噸 9.8
木材 6288 萬立方米 -0.6
水泥 16156 萬噸 10.7
硫酸 751 萬噸 11.0
純鹼 215 萬噸 6.9
化學農藥 22.3 萬噸 5.7
發電設備 712 萬千瓦 26.5
機床 15.9 萬台 -5.1
汽車 36.9 萬輛 -15.6
拖拉機 3.4 萬台 -24.7
鐵路機車 818 臺 9.7
民用鋼質船舶 154 萬噸 -30.7
由於廣泛推廣節能新技術和加強管理,1986年工業部門節約和少用能源2000萬噸,節能率達4%。但由於不少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加上外部條件發生較大變化,經濟效益指標大多有所下降。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和稅金119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定額流動資金週轉天數延長7.3天,成本超支6.6%,虧損擴大,産品品質不夠穩定。全員勞動生産率比上年提高4%。
工業企業體制改革有新的進展。據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國營工業企業中,已實行廠長負責制的佔43%。小型國營工業企業中,已有8%實行了全民所有集體經營、租賃和個人承包。橫向經濟聯合廣泛興起,到1986年末,全國已有縣以上工業企業為主的橫向聯合組織6833個,投入資金110億元,參加聯合組織的企業共有15740家。這些企業的生産和效益大都好于全部工業的平均水準。
三、固定資産投資和建築業
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勢頭得到初步控制。1986年全國城鄉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967億元,比上年增加424億元,增長16.7%,低於上年增長38.7%的速度。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資産投資1938億元,城鄉集體所有制單位固定資産投資404億元,城鄉個人投資625億元。在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資産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1152億元,比上年增加78億元,增長7.3%。
投資結構有所改善。基本建設投資中,能源工業部門投資241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運輸郵電部門投資188億元,增長3%;原材料工業部門投資143億元,增長9.8%;文教衛生和科研部門投資85億元,增長13.7%。能源、交通、原材料工業建設投資比重由上年的48%上升到49.6%。按建設用途分,生産性建設投資703億元,比重由上年的56.9%上升到61%;非生産性建設投資450億元,比重由43.1%下降到39%。其中住宅投資181億元,比重由20%下降到15.7%。但投資結構仍不夠合理,能源、交通、原材料工業投資比重偏低,興建樓堂館所偏多。
重點建設繼續加強。國家按合理工期組織建設的19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79億元,為年計劃的109.1%。重點油田、煤礦、鐵路、港口建設的主要實物工程量都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
全國建成投産的大中型項目96個,建成投産大中型項目的單項工程165個。國家計劃要求建成投産的大中型項目和單項工程,大部分已按期建成。基本建設新增加的主要生産能力有:發電機組容量596萬千瓦,煤炭開採1906萬噸,原油開採1546萬噸(包括用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的能力),新建鐵路交付運管里程958公里,鐵路電氣化里程286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732萬噸,煉鋼370萬噸,棉紡錠10.8萬錠,化學纖維6.1萬噸,機制糖11萬噸,木材採運42萬立方米,水泥543萬噸,平板玻璃470萬重量箱。上述新增生産能力中,除棉紡錠、化學纖維和機制糖外:都是近十年來增加較多的一年。電信、電纜、微波通信和郵政樞紐等通信工程的新增生産能力,有較大幅度增長。
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加快。1986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完成更新改造和其他固定資産投資786億元,比上年增加180億元,增長29.7%。其中更新改造投資601億元,增長33.8%。在更新改造投資中,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296億元,比上午增長31.7%;用於增加産品生産能力的投資199億元,增長23.8%;用於提高産品品質的投資37億元,增長38%。全年建成投産更新改造項目4.2萬個,新增固定資産434億元,有力地促進了現有企業的設備更新和技術進步。
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仍然偏大。由於前幾年新上的項目多,目前全民所有制單位在建的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項目達16.3萬個,其中在建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922個。
建築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穩步開展。全國在建的大中型項目中,有44%實行了各種形式的投資包乾責任制。全民所有制建築企業實行各种經濟承包責任制的工程達11萬個,施工面積1.5億平方米,佔全部施工面積的80.3%。全國建築業市場進行了整頓,已經取得初步成效。1986年全民所有制建築業總産值比上年增長8.2%;全員勞動生産率提高2.7%;預算內建築施工企業實現利潤22.8億元,比上年有所減少。
地質工作又取得一批新成果。1986年有65種礦産新增加了探明儲量。新發現和新評價了一批油氣田和237處主要礦産地,其中儲量可達大中型規模的礦産地128處。還為原有的148個礦區新增加了礦産儲量。全年完成地質鑽探進尺980萬米。
四、運輸郵電
運輸部門進一步實現改革,鐵路加強了新線建設和舊線改造,擴大了運輸通過能力。開展公路和鐵路分流,發揮了各自的運輸優勢,水運、空運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各種運輸工具完成的客、貨運輸週轉量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長%
貨物週轉量 18178 億噸公里 9.0
鐵 路 8760 億噸公里 7.8
公 路 379 億噸公里 7.1
水 運 8420 億噸公里 11.0
空 運 5 億噸公里 20.5
輸油、輸氣管道 614 億噸公里 1.8
旅客週轉量 4573 億人公里 6.8
鐵 路 2587 億人公里 7.1
公 路 1672 億人公里 6.3
水 運 170 億人公里 -2.3
空 運 144 億人公里 23.1
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 37798 萬噸 12.7
郵電通信持續發展。1986年全國郵電業務總量完成32.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年末市內電話用戶達到250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1.3萬戶。郵電通信業務收入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
運輸部門經濟效益改善。1986年鐵路貨運機車平均日産量80.6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4%;鐵路運輸收入和實現利潤分別增長10.5%和33.6%;鐵路運輸人員勞動生産率提高5%。交通部直屬水運輪船貨運噸船産量4.6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4%。港口生産秩序改善,外貿船隻平均每次在港口停泊時間由上年的11.1天縮短為7.2天。
運輸部門的橫向經濟聯合進一步發展。全國縣以上已建立聯運公司200多家,以大中城市為中心的公路零擔貨運線路達2600多條。長江沿線六省一市已興辦起60多家航運企業,鐵路與國際遠洋集裝箱聯運工作已經開始試運。
五、國內商業和物資供銷
國內市場活躍繁榮,多數商品供求正常。1986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5%;扣除零售商品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5%。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消費品零售額4374億元,增長15.1%,其中售予居民的增長15.3%,售予社會集團的增長12.9%;農業生産資料零售額576億元,增長14.4%。各种經濟類型的商品零售額比上年都有較大的增長。其中全民所有制經濟零售額增長12.1%,集體所有制經濟零售額增長12.7%,合營經濟零售額增長15.7%,個體經濟零售額增長21.7%,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增長28.9%。
各類消費品零售額全面增長。吃的商品比上年增長16.4%(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7%),穿的商品增長4%,用的商品增長20%,在家用電器銷量中,高檔、新型和優質名牌的品種所佔比重大幅度上升。
商業體制改革進一步開展。到1986年末,小型國營商業企業中,已有四分之三改為全民所有集體經營、轉為集體所有制和租賃給個人經營。城鄉集市貿易點由6.1萬個增加到6.6萬個;全年集市貿易成交額890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商業經濟聯合體迅速發展,1986年末已達5700多個,職工13.1萬人,全年營業額85億元,共獲利潤6.2億元。
國營商業和供銷社經濟效益下降。由於流通領域各種費用價格上升,加上各种經濟類型商業的競爭,國營商業和供銷社銷售額增長趨緩,1986年每銷售百元商品開支的費用比上年上升6.5%,實現利潤下降19.5%,庫存中不適銷商品增加。
市場物價繼續上漲。1986年農副産品因議價收購部分比重擴大,收購價格指數比上年平均上升6.4%。由於下半年相繼調整了部分商品價格,拉開了地區、季節、品質的差價,全年零售物價總水準比上年平均上升6%。分城鄉看,城鎮上升7%,農村上升5%。有些地區上升幅度更大些。分商品看,食品類價格在上年上升14.4%的基礎上又上升了7.4%,其中,肉禽蛋上升10.1%,水産品上升11.7%,鮮果上升10.5%;衣著類上升3.2%,其中呢絨上升10%;日用品類上升6.1%;書報雜誌類上升13.9%;燃料類上升3.9%。有些地區變相漲價,以次充好、短斤缺兩的現象比較嚴重。
全年職工生活費用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升7%,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升7.1%。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展,生産資料市場調節範圍擴大,國家計劃分配的物資所佔比重下降。鋼材由上年的56.9%下降為53.1%;煤炭由50.4%下降為42.3%;水泥由19.4%下降為16.2%;木材由30.7%下降為30%。物資部門銷售額11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生産資料貿易中心銷售額158億元,增長47.7%。
六、對外經濟和旅遊業
對外經濟交流進一步發展。據海關統計,1986年進出口總額達7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出口總額309億美元,增長13.1%;進口總額429億美元,增長1.6%。
非貿易外匯收入增加。1986年全國非貿易外匯收入5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9%;支出18.2億美元,增長12.9%。收大於支37.9億美元。
利用外資規模擴大。1986年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達69.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6%。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更加廣泛。1986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845項,合同金額1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4%;完成營業額9.5億美元,增長13.6%。
國際旅遊業發展較快。1986年全國共接待來自170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參觀、訪問及從事各項交流活動的有22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全年旅遊外匯收入1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4%。
七、科學、教育和文化
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穩步發展,科技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顯著。1986年經國家批准的發明獎26項;獲得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獎勵的科技成果有14246項。“七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已落實2600多項專題攻關合同。技術市場初步形成,全年轉讓技術成果8.7萬項,成交金額20.6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開始在基礎研究和部分應用領域中實行。“星火計劃”為振興地方經濟,促進鄉鎮企業的技術進步開始發揮重要作用。為決策和管理服務的軟科學研究出現新局面,國家科委已落實軟課題160項。氣象部門對天氣和海況作了比較及時、準確的預報,提高了氣象服務的社會經濟效益。
為保護髮明者權利,促進科技事業的發展,自1985年4月專利法實施以來,中國專利局共授予專利權3116件。
科技隊伍繼續擴大。1986年全民所有制單位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825萬人,比上年增加44萬人。社會科學人員也有所增加。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1986年全國招收研究生4.1萬人;在學研究生11萬人,比上年增加2.3萬人;畢業研究生1.7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57.2萬人;在校學生188萬人,比上年增加17.7萬人;畢業生39.3萬人。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迅速。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共522萬人,比上年增加61萬人。其中職業技術高中在校學生達到480萬人,佔高中在校學生總數1253萬人的38.3%。中等教育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
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正在逐步實行。全國初中在校學生4117萬人,比上年增加152萬人。小學在校學生13183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由上年的95.9%提高到96.4%。學前教育和盲、聾啞、弱智教育也有較大發展。
各級成人教育持續發展。成人高等學校本、專科在校學生186萬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51萬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在校學生442萬人。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1986年生産電影故事片134部,發行各種新片(長片)192部。全國共有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7.2萬個,藝術表演團體3204個,文化館2992個,公共圖書館2406個,博物館777個,檔案館3138個。全國共有廣播電臺278座,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605座,電視臺288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622座。全國性和省級報紙全年出版196億份,各類雜誌出版23.8億冊,圖書出版52.8億冊(張)。
八、衛生和體育
衛生事業繼續發展,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1986年末全國醫院病床達到230萬張,比上年末增長3.2%。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51萬人,比上年增長2.9%。其中,醫生144萬人(含中、西醫師74.3萬人),增長1.9%;護師、護士68.1萬人,增長6.9%。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預防控制取得新的成效。全國已在3億多人口的地區開展常年計劃免疫接種工作。麻疹、百日咳、白喉的發病數比上年下降了40%左右,其他傳染病也有所下降。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就。1986年我國運動員共獲得26個世界冠軍;12次打破和超過9項世界紀錄;404次打破172項全國紀錄。我國體育代表團在第十屆亞洲運動會上獲得94枚金牌,蟬聯金牌總數第一。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促進了體育社會化。
九、人民生活
城鄉人民生活繼續改善。據城鎮住戶抽樣調查,1986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可用於生活費的收入為828元,比上年增長20.9%;扣除職工生活費用價格上升因素,實際收入增長13%。但有少數居民家庭由於物價上漲等原因,實際收入水準下降,生活比較困難。
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1986年農民平均每人純收入為424元,比上年增長6.7%;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收入增長3.2%。在純收入中,平均每人生産性純收入為374元,增長6.7%;非生産性純收入為50元,增長6.3%。農村中仍有11.3%的農民家庭平均每人純收入在200元以下。
勞動就業增加,勞動制度改革深入開展。1986年全國城鎮安置待業人員320萬人。年末全國職工人數為1276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0萬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實行勞動合同制的職工已達518萬人,增加186萬人。城鎮個體勞動者為461萬人,比上年增加11萬人。1986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為1660億元,比上年增長20%。職工平均貨幣工資為1332元,比上年提高16%;扣除職工生活費用價格上升因素,實際工資提高8.4%,超過勞動生産率提高幅度。
城鄉人民儲蓄大幅度增長。1986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223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14億元,增長37.9%。
城鄉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1986年城鎮新建住宅1.8億平方米,農村新建住房8億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1986年全國社會福利事業單位有3.4萬個,收養42.6萬,人口城鄉由集體供養的社會散居孤老、殘、幼240萬人。城鄉的貧困戶得到了救濟和扶持,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貧困面貌。
十、人口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有所提高。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413個縣(市)的抽樣調查,1986年人口出生率為20.77‰,死亡率為6.69‰,自然增長率由上年的11.23‰上升為14.08‰。按抽樣調查資料推算,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06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76萬人。
────────
注:本公報各項數字是年度的初步統計,都沒有包括臺灣省的數字。公報所列國民生産總值、國民收入和各項總産值數字,都是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是按可比價格計算的。
①社會總産值是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商業(包括物資供銷和飲食業)總産值之和。國民收入是上述五個部門凈産值之和。
②國民生産總值是指物質生産部門和非物質生産部門的增加值以及來自國外的凈收入。
③農村社會總産值包括全部農業總産值,以及農村集體和個體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總産值。
(來源:國家統計局)
責任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