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恩泉:搭建兩岸數字出版業三大交流平臺(2011.06.12)
時間:2011-06-16 10:20 來源:通信信息報
6月12日第三屆海峽新聞出版業發展論壇在廈門舉行。海峽新聞出版業發展論壇著眼于以大陸十二五規劃與臺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黃金十年)為契機,積極落實ECFA,擴大兩岸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和繁華。
在論壇上,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提出,在推進兩岸出版界及閩臺數位出版的交流與合作上,兩岸可以建立三大平臺加強兩岸文化的交流。
成立兩岸版權交易平臺
在論壇上,陳恩泉說道:“世界上,華文原書有五分之一的閱讀人口,共同營造一個融合華人、華語、華文的華文出版單一市場,可避免浪費資源與消耗發展空間。”
談及如何建立避免浪費資源與消耗發展空間時,陳恩泉表示兩岸可通過成立兩岸版權交易平臺,加強兩岸的合作,其合作方式有:第一、兩岸四地版權立法及執行存在的差異,加以整合。第二、共同購買國外版權,組織編輯、翻譯、印刷分工、同步發行正、簡體字版本原書。第三、合作成立反盜版基金,遏止盜版行為。第四、探討華文出版數位化的合作方案。
成立臺灣出版商會服務平臺
隨兩岸出版合作不斷加深和大陸市場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臺灣出版商想進入內地市場,陳恩泉表示臺灣出版商會的成立是為有意願在大陸投資的出版同業服務,協助臺資出版業與當地政府部門聯係,維護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反映出版與投資者的意見和要求,促進出版業發展和當地經濟繁榮。
兩岸雙方可以通過以下的具體措施建立臺灣出版商會服務平臺:
第一、為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與臺資出版業建立溝通平臺。第二、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應臺資出版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投資者、管理者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積極幫助解決。第三、為會員提供出版法規、經濟資訊、投資和貿易活動等方面的服務和幫助。第四、根據國家和政府的法律、法令、法規,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第五、舉行涉外出版法規、政府報告座談會,邀請政府有關部門為會員提供咨詢服務,組織會員開展聯誼交流活動,促進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出版業發展。
成立大中華出版共同體平臺
談及成立大中華出版共同體平臺陳恩泉說道:“針對中華臺北受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模式,臺灣的出版業界,也希望有機會受邀參加亞太出版商聯合會(APPA)的文化交流活動。亞太出版商聯合會的章程所揭示的宗旨:主要是為了推展與開發亞太地區的出版事業,促進與會團體的互相合作,積極從事出版交流,並就出版、編輯、印刷、裝訂、制版等項目提供培訓學習與技術研發的機會。
同時為維護著作權不受侵害,賦予出版品法定權利,並盡可能對關稅減少設限等問題達成共識,共同信守。”
陳恩泉同時表示,希望兩岸出版界開拓合作出版視野,促大中華出版共同體的實現,在世界經濟變局下的文化產業重組變革中,發揮產業分配與整合的功能。
陳恩泉表示,當大陸的出版業通過深化改革和重組兼並,極大的激發了大陸出版業的內在動力,而一個個出版集團的發展壯大,使得大陸的出版業實力日益明顯。與之相比,臺灣的出版業的已經失去優勢,尤其當大陸出版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大的今天,大陸擴大的消費市場卻成為臺灣出版業想“走進來”的吸引力,這是極為現實的。有鑒于此,從兩岸出版交流與出版合作的長遠目標與目的看,建立交流機制,透過出版合作架構機制協商來推動是必要的。
編輯: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