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劉明康:兩岸已就雙方銀行業達成新的共識(2011.10.28)

時間:2011-10-31 09: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銀監會網站消息,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28日在首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上發表書面致辭。劉明康表示,在銀行監管合作機制的有力保障下,近期兩岸銀行業往來迅猛發展,較好地促進了兩岸經濟的深化合作。10月27日,雙方已就兩岸銀行業開放的有關成果達成新的共識。

  劉明康表示,據當前,兩岸三地的經濟融合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而金融方面的對話與交流一直是兩岸三地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2003年銀監會成立以來,堅持踐行科學發展觀,運用新思路、新機制、新舉措,不斷開創銀行業監管工作的新局面,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銀行業監管道路,為促進銀行體系穩健發展、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做出了積極貢獻,並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在過去8年裏,我們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三地的銀行業合作,重視監管機構之間的經驗交流和資訊共用,共同提高監管水準。近期兩岸三地的銀行業合作催生了許多惠及兩岸三地經濟合作以及銀行業交流的成果。

  劉明康指出,在大陸與臺灣的銀行業合作方面,我們高興地看到,2009年4月26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正式簽署了《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就兩岸金融監督管理與貨幣管理合作事宜達成共識。2009年11月16日,兩岸銀行業監管機構簽署了銀行監管合作備忘錄。2011年4月我率銀監會代表團赴臺北舉行了第一次兩岸銀行業監管高層磋商。回來後,賈慶林主席還親自審閱了我們關於兩岸監管磋商的報告,並且給予了親切的鼓勵。8月15-16日,按照監管合作機制的安排,第一次兩岸銀行監管磋商工作層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標誌著兩岸銀行監管合作進入了制度化的良性軌道。

  劉明康透露,在銀行監管合作機制的有力保障下,近期兩岸銀行業往來迅猛發展,較好地促進了兩岸經濟的深化合作。目前,已有 6家臺資銀行在大陸設立分行,10家臺資銀行在大陸設立代表處(其中10月份新設立2家代表處)。截至9月末,6家臺資銀行在大陸分行資産總計51.36億元,各項貸款4.63億元,累計實現利潤3047萬元。陸資銀行中已有4家(中行、交行、招行、建行)在臺設立代表處,其中中行、交行代表處已于2011年9月向臺灣方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申請升格為分行,目前臺灣方面金融監管機構正在積極審議。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下一步兩岸銀行業的深入開放,兩岸銀行業監管機構都本著積極友善的態度正在努力推動。10月27日,雙方已就兩岸銀行業開放的有關成果達成新的共識,包括:大陸方面已宣佈關於4家臺資銀行設立大陸分行的申請,大陸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將儘快審批;6家臺資銀行在大陸分行申請辦理人民幣業務,在滿足法規規定的資質條件後,可收件儘快審批。臺灣方面也宣佈關於兩家陸資銀行升格分行的申請,臺灣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已正式受理,並將在互惠及符合法規規定之前提下儘快審批其新台幣及外幣業務之申請。

  劉明康説,在內地與香港特區的合作方面,我們高興地看到,2003年8月銀監會與香港金管局簽訂了銀行業監管合作備忘錄,八年來兩地總共進行了14輪監管磋商,有利地促進了兩地銀行業的深入合作,互設機構和業務發展均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截至目前,共有14家香港的銀行在內地設立了14家分行(下設4家支行)、8家外商獨資銀行(下設82家分行、189家支行)和9家代表處。截至9月末,港資銀行在內地資産總計7059.99億元,各項貸款3266.13億元,累計實現利潤46.59億元。內地銀行在港設立了13家子行(子公司),4家中小內地銀行在港設立了代表處,業務也有快速增長。

  此外,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下,銀監會通過CEPA協議及7份補充協議向港資銀行提供了10項優惠開放措施,積極回應了香港銀行業開拓內地廣闊市場的利益訴求。為深入推進內地與香港特區的經濟合作,2011年銀監會專題就CEPA優惠開放措施實施效果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評估情況看,相關CEPA優惠開放措施已基本落實,且多數在當年就得以實施,使港資銀行在不同程度上切實受惠。

  劉明康最後説,回顧兩岸三地的銀行業監管合作,我認為ECFA和CEPA框架為兩岸三地的經濟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兩岸三地的銀行業監管合作機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最後我想強調一點,在積極落實ECFA、CEPA優惠開放措施的同時,銀監會始終將防範和化解銀行業風險作為首要任務,不斷總結和探索適應臺資和港資銀行特點的監管方式,確保其持續發展和穩健運營。同時,積極與臺灣地區和香港特區的金融監管機構一道加強監管經驗交流,共同提高監管水準。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