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第三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在重慶召開(2011.07.17)

時間:2011-07-18 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國家旅遊局網站消息,7月17日,第三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在重慶召開。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會長賴瑟珍出席會議並講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杜江主持會議,來自兩岸旅遊行業組織、組接團社、相關部門代表100余人參加會議。本屆圓桌會議的主題是“品質、安全與合作”,反映了當前兩岸旅遊業界對未來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發展的共同意願和總體目標。

  會上,邵琪偉總結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取得的成果,展望了兩岸旅遊産業合作的美好願景。賴瑟珍分析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市場現狀,提出了臺灣方面為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市場發展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兩岸業界代表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深化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達成了多項共識。

  邵琪偉指出,過去三年來,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援和配合下,兩岸旅遊業界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為推動和深化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截止今年6月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累計超過242.4萬人次。按照循序漸進、積極穩妥的原則,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各項政策穩步開放,先後分三批次開放了大陸31個省(區、市)赴臺團體旅遊市場,今年6月28日正式啟動試點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社會經濟作用日益顯現,不僅促進了臺灣經濟增長,還增進了兩岸民眾的互信和感情,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進入機制化發展階段,建立了海旅會與臺旅會定期磋商機制,海旅會與臺旅會分別在臺北和北京設立了旅遊辦事處,旅遊安全保障、旅遊服務品質提升等長效機制不斷完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海峽旅遊博覽會等平臺的功能不斷拓展,內涵不斷豐富,成為兩岸業界擴大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載體。

  邵琪偉認為,兩岸旅遊合作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完成,應及時謀劃、推動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共同謀劃和推動旅遊産業化合作。兩岸在旅遊産業要素上存在著多層次、寬領域、全方面的互補性,推動兩岸旅遊産業化合作,將有利於兩岸旅遊業實現其戰略目標,促進旅遊業共同繁榮發展。兩岸旅遊産業化合作,將會進一步增強旅遊業對促進兩岸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經濟發展品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大程度給兩岸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更多利益,一定會得到兩岸民眾的歡迎。兩岸旅遊産業化合作重點領域可放在合作推動旅遊業與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上。臺灣可以憑藉在觀光農業、裝備製造業和資訊産業上具備的優勢,參與大陸旅遊産業發展升級。重點合作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和旅遊裝備製造業,合作推進旅遊業與資訊技術、金融業的融合發展。

  邵琪偉強調,依照前三年的發展趨勢,兩岸雙向旅遊交流的總人數仍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格局,雙向交流第一個1000萬人次的目標指日可待。與此同時,兩岸在規範市場秩序、提升旅遊品質、共同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方面,已經建立了機制,增強了互信,積累了經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可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情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兩岸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兩岸應進一步完善旅遊市場規範有序、旅遊服務品質持續提升和旅遊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加快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産品體系建設,努力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積極推進赴臺旅遊市場多樣化、個化性和縱深化發展。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實現了兩岸人員的雙嚮往來,在雙方的共同努下,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綜合效益,推動了兩岸旅遊業共同發展,促進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應牢牢把握當前旅遊業發展機遇,深入探討兩岸旅遊大産業合作的路徑,通過機制創新、規劃指導、項目對接和政策支援等手段,謀劃推動兩岸旅遊産業合作。應在鞏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深入搜尋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工作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健康有序發展。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自2009年創辦以來,在提升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水準、推動兩岸旅遊業共同繁榮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兩岸旅遊業界高層對話交流和兩岸旅遊業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孫靜)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