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萬鋼:ECFA簽署後兩岸科技合作迎來新機遇(2010.08.30)

時間:2010-08-31 08:05   來源:新華網

  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30日在福州舉行的海峽兩岸科技論壇上表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兩岸科技界、産業界的合作迎來新的機遇,建議緊緊圍繞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共同推動兩岸科技進步與産業振興。

  萬鋼建議,緊緊圍繞兩岸和平發展大局,積極勾畫兩岸科技交流合作的美好圖景。他説,兩岸科技發展各有所長,大陸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技體系,擁有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在若干基礎領域和高新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臺灣則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跟蹤國際先進技術、開發國際市場,推動科技與産業、科技與市場結合方面卓有成效。兩岸在科學研究與創新、技術引進與轉換、資源開發與利用、人才培養以及科技産品市場開拓等各個方面,存在著互補合作、共同受益的契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當前,兩岸應該抓住機遇,在科技交流和産業合作上再上一個臺階,合作共贏,攜手共進,推動兩岸交流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此外,萬鋼建議,兩岸可從各自經濟的特點和條件出發,把科技交流合作與推動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實施緊密結合起來,有針對性選擇一些雙方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充分利用兩岸的科技資源,通過舉辦研討會、科技人員交流、合作研發等多種形式,共同分享兩岸在研究開發方面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創新合作方式,構建科技資訊交流發佈臺和常態化的溝通磋商機制,加強在智慧財産權、技術標準等領域的合作交流,進一步豐富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的內容。

  萬鋼還建議,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協力推動兩岸産業的調整與振興。他説,節能環保、資訊網路、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産業發展在世界範圍內都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支援。目前大陸已出臺十大産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正在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生物、電動汽車等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産業,力爭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臺灣也提出了六大産業振興方案和四項智慧型産業計劃,旨在引導産業發展創新、加速産業結構轉型升級。這些産業發展振興規劃與方案,為兩岸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需求和新的空間。兩岸可以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利用金融政策工具支援新興産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兩岸産業的持續和健康發展。

  由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福建省科技廳等協辦的海峽兩岸科技論壇30日在福州開幕。兩岸30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先進製造與工業設計”主題進行研討。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