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民建:為國建功 為民造福(2006.02)

  時間:2006-04-20 16:57    來源:     
 
   


  前不久,民建中央財政金融委員會與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在上海聯合主辦“2005中國信用與擔保融資高峰論壇”。這次會議,是中國信用體系從“數據採集—徵信—評估—投信擔保—信貸融資—數據採集”的環路全過程建設的首次的系統討論,也是一次相關政府主管機構、民主黨派、境內外金融(仲介)機構與中小企業的高峰大聚會,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這是民建作為密切聯繫經濟界的參政黨廣泛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促進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共謀發展大計 勤獻務實之策

  政協提案及發言是民主黨派通過政協發揮參政黨職能的主要形式。據統計,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民建中央及會員中全國政協、委員共提交發言58件;民建中央及會員中政協委員為第一提案人的提案為256件。在全國政協十屆十次常委會上,民建中央提出了調

  整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強區域協調發展的發言;在全國政協十屆十一次常委會上,提出了正確應對貿易摩擦、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加強我國農村基礎性建設等發言,都得到與會常委的肯定,産生良好的社會反響。

  專題調研是參政議政的重要工作。一年來,民建中央按照選準角度、發揮優勢、突出重點的要求,經過廣泛徵集、反覆篩選,確定了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糧食主産區農民增收、發展社區銀行3個重點專題,由會中央主席、副主席親自帶隊赴地方調研,形成了《加快信用  擔保體系建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快建立糧食主産區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發展社區銀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等3份調研報告,積極為“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獻計獻策。

  專門委員會是民建參政議政的主要依靠力量。去年,經濟委員會、財政金融委員會、科教委員會圍繞“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效果的評估及2005年宏觀經濟政策的評價”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民建牛央關於當前經濟工作的幾點建議》,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供中央經濟工作決策參考。企業委員會組織召開了生物醫藥發展研討會和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研討會,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報送國務院。

  反映社情民意是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一年來,民建會員中政協委員、各地組織報送情況反映17l3篇,向全國政協等有關方面報送521篇,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批示18篇,其中《不宜引進高耗能醜污染嚴重的有機硅項目》等資訊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積極參與實踐 竭誠服務社會

  為了進一步整合會內扶貧資源,鼓勵會員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回報社會,引導更多會員企業家投身到扶貧工作中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民建中央去年啟動了“中華思源工程”,組織廣大會員特別是企業家會員參加思源工程,為構建和諧社會、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作貢獻。

  去年,民建中央組織赴貴州黔西縣、河北豐寧縣進行扶貧考察,幫助黔西縣援建項目13個,涉及水利、農村教育、農業科技、旅遊、林業、畜牧業、飲水工程等,資金總額380萬元。經民建中央與交通部協調,為河北豐寧爭取到二級公路建設立項,從北京懷柔至豐寧總投資15億元的一期工程不久前正式啟動。

  去年10月,圍繞“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環境”這一主題,民建中央與國家發改委、安徽省政府共同舉辦了2005年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簽訂合作項目36個。項目金額53億元,為促進中部經濟和會員企業發展搭建了平臺。

  推動交流合作 促進祖國統一

  民建中央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遵循“廣交朋友,促進合作,擴大影響,穩步開拓”的基本思路,把聯絡工作與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拓展了工作思路和方法。去年6月民建中央召開了全國聯絡工作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聯絡工作,促進參政能力建設的意見》。

  民建中央組織會內專家和企業家訪問團赴臺參加“科技與文化創意研討會”,探討海峽兩岸學術界以及産業界在此新領域開展研究與合作;邀請來自臺灣中南部8個縣、市的部分高層農業管理人員訪問團來大陸交流,促進臺灣農産品輸往大陸,推動兩岸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和會員企業家赴江蘇昆山進行了考察調研。

  民建中央還組織專家學者就城鄉經濟和城市規劃統籌發展到德國進行調研,根據訪問成果,在全國政協十屆十四次常委會上作了《優化區域發展政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專題發言;組織企業委員會生物延伸小組部分組員對德國的生物制藥研究、産業化進行了考察,並召開了研討會,向有關部門提出了進一步發展我國生物制藥産業的建議。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