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成思危主席會見臺灣傳媒人士並回答提問(2003.08.08)

  時間:2005-12-19 15:41    來源:     
 
 


  2003年8月8日下午5時,人民大會堂河北廳內燈火通明,成思危主席在這裡會見了臺灣新聞媒體負責人大陸訪問團一行18人。

  訪問團團長成嘉玲女士是臺灣“中國新聞協會理事長”,成員大多數是臺灣新聞界的知名人士,他們當中有《中央日報社》社長劉繼先、“中央通訊社”社長胡元輝、《新新聞》雜誌社董事長周天瑞、《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臺灣時報》社長劉宗仁、大眾廣播公司董事長袁韻婕、《中國廣播公司》副總經理等人。當訪問團成員入坐後,成主席走向每一位客人,同他們親切握手,表示歡迎,氣氛十分融洽。

  在雙方介紹各自出席人員後,成主席介紹了民建簡況。並回答了客人們提出的問題。

  成主席在回答中國今後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應當注意什麼的問題時説,我認為要注意四個協調發展:一是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二是城市和鄉村協調發展,三是較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協調發展,四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第一個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經濟發展中起資源配置作用,注重效率,同時又要保證社會公正,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把公正與效率統一起來。第二個協調發展是要解決農村落後的問題,要以實現工業化促進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有序轉移。第三個協調發展要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環渤海地區發展的基礎上,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促進西部的發展。現在國家在西部的投資佔總投資的51%,隨著經濟發展,對西部投資將進一步加大,逐步減少東西部之間差距。第四個協調發展強調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既要解決如土地沙化、能源不足、水資源缺乏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又要保護環境和生態,實現資源的持續利用,經濟的持續發展。

  成主席在回答身為副委員長,對中國人大今後的工作有什麼設想和期望的問題時説,人大是立法機構,我到人大後,一直很關注依法治國的方略,這一方略就是要用法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中國曾經爭論是黨大還是法大,依法治國就是要使黨的主張,通過合法的立法程式形成法律變成國家的意志,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一旦成為法律,無論是誰都必須遵守。誰違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懲處。即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制定完善中國的法律體系,提高立法品質是人大當前的重要任務。立法要注意四性:系統性、科學性、公平性和漸進性。就是該立的法要立起來,法要符合規律、可操作,權力與責任、權利與義務必須統一。根據實踐發展和需要、完善法律法規,重要法律要先立。

  成主席在回答民建為什麼要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的問題時説,民建和其他民主黨派接受共産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在同中共的合作中做出的歷史選擇,是中國特定國情決定的。中國政黨之間的關係不像西方,如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關係那樣,一個在野,一個執政;一個在臺上,一個在臺下,就像打橄欖球一樣一方總想把對方壓倒。我們的多黨合作好比大合唱,主旋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揮是中國共産黨,各民主黨派唱著共同的和音。由於大目標一致,儘管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有時爭論也很激烈,但不會發生肢體的碰撞和相互傾軋。

  成主席在回答中國的多黨合作能否真正起作用和民建能否真正起作用的問題時説,我們的多黨合作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堅持這個制度有利於中國發展。當然,這個制度要不斷堅持和完善。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對於民主黨派來説,要識大體、顧大局、有作為;多講實話、真話,少講大話、套話,不講假話,空話,坦誠反映建議、意見。對於執政黨自身來説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執政水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解決立黨為公,履行執政為民,本質是與時俱進。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的黨中央在推進多黨合作方面有新舉措。總書記在當選後就走訪了8個民主黨派,增加了與民主黨派高層的協商,重大事情一般都要與民主黨派協商,每次協商先通報情況後聽取黨派意見,強調協商在決策之前進行。總之發展多黨合作需要中國共産黨和民主黨派雙方的誠意和努力,也要民主黨派真正能提得出真知灼見,只有這樣,多黨合作才能推進,民主黨派才能在推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成主席在回答目前兩岸都在擴充軍備,大家擔心會否發生戰爭,大陸為什麼不承諾放棄武力的問題時説,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要保持主權獨立,需要相應的軍力,這不一定是針對臺灣的。我們對臺灣的政策十分明確,“江八點”講,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也就是説,臺灣新領導人只要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承認一個中國,和平統一的大門永遠開著。當前危險在陳水扁的 “邊緣政策”和漸進式“臺獨”,可以説中國的任何一位政治家都不可能承擔得起臺灣從祖國分離出去的重大責任。臺灣當局幻想美國支援,長期拖下去。實際上時間越長,臺灣的籌碼越少。一個負責任的領導人應當為臺灣2300萬人民的福祉著想。

  成主席在回答大陸、臺灣能否以邦聯制的方式實現統一的問題時説,只要承認一個中國,什麼問題度可以談,至於能否實行,那是在談判中去討論的事情。

  原定一個小時的會見,由於臺灣朋友的濃厚興趣,成思危主席坦誠的回答,一直進行了一個半小時還未結束,在會見後的宴會中,雙方進一步交換了看法。會見結束後,成思危席與訪問團合影留念。

  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徐心華、民建中央副主席陳明德、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李唯一、民建中央秘書長張皎、聯絡部長王堅,參加了會見。


(來源:中國民主建國會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