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民建會員建議:將我國貨幣名稱由“人民幣”更名為“中國元” 以充分體現中國是唯一合法政府主權國家(2005.02)

  時間:2005-12-18 15:28    來源:     
 
 


  民建吉林省調研委委員、吉林省錢幣學會理事、高級經濟師吳樹實,民建會員、吉林省錢幣學會理事、副研究員胡學源是吉林省錢幣研究方面的專家。最近,兩位專家聯名提出建議:將我國貨幣名稱“人民幣”更名為“中國元”。 

  兩位專家首先從“人民幣”名稱形成的歷史提出了這一名稱的局限性。我國是1948年12月1日第一次啟用“人民幣”這一貨幣稱謂,“人民幣”這一名稱是與“中國人民銀行”行名緊密聯繫在一起的。1947年9月14日,中共華東中央局工委書記張鼎承、鄧子恢曾根據當時解放區經濟現狀致電董必武同志,建議成立聯合銀行或解放銀行;時任晉察冀邊區銀行副經理的何松亭同志提議新建銀行名字叫“中國人民銀行”。董必武同志認為這個名字很好,它既考慮了當時貨幣統一的問題,又考慮了使其成為將來的“人民共和國”國家中央銀行問題。按照當時軍隊的稱謂是人民解放軍、解放區政府稱人民政府考慮,“中國人民銀行”即表示出銀行是人民的銀行。為此,董必武同志便於同年10月2日,致電中央建議組建中央銀行、發行統一貨幣,提出“ 建立全解放區銀行(名稱為‘中國人民銀行’)的建議”。1947年10月8日,中央對此建議做了明確指示:“目前建立統一的銀行有點為時過早,進行準備工作是必要的,至於銀行名稱可以用‘中國人民銀行’”。這樣,“中國人民銀行”這一名稱就被中央明確下來。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立,並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所在地石家莊發行了新中國統一貨幣,因為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是新中國人民的貨幣,所以,定名“人民幣”。 

  兩位專家又縱觀世界貨幣歷史,提出了“人民幣”名稱的局限性。他們説,世界各國貨幣種類繁多,貨幣名稱也五花八門。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世界各國貨幣名稱有50多種,這些貨幣的名稱雖然不同,但大多數與本國的特有的特徵有關。主要有幾類:一是以國名作為貨幣名稱,如:扎伊爾貨幣就叫扎伊爾。二是紀念本國民族英雄,如:委內瑞拉本位貨幣“玻利瓦”就是以民族英雄、19世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領導人西蒙、玻利瓦爾名字命名的;三是以本國特有鳥的名字命名的,如:瓜地馬拉本位貨幣“格查爾”就是一種性情高傲,酷愛自由的一種鳥;四是以山的名字命名,如:巴西本位貨幣“克魯塞羅”就是巴西一座有名的山峰;五是以民族的名字命名的,如:巴拉圭本位貨幣“瓜拉尼”就是南美洲一個很原始的一個民族名字;其他為荷蘭“盾”原意為“花朵”的意思,法國“法郎”在法語中是“自由”的意思等等。 

  在談到將我國本位貨幣“人民幣元”名稱更名為“中國元”時,兩位專家提出了“五點理由”: 

  “中國元”這一名稱可以在貨幣名稱上充分體現中國是唯一合法政府主權國家的地位。 

  因為香港地區本幣單位名稱為香港元、澳門地區本幣單位名稱為澳門元、臺灣地區本幣單位名稱為新台幣,均以地區名稱命名,所以,“中國元”這一貨幣名稱更能反映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香港元、澳門元、新台幣只表示出香港、澳門和臺灣的地區地位,為臺灣回歸祖國在貨幣稱謂方面協調統一鋪平道路。 

  “中國元”這一名稱強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地位。 

  中國人民銀行僅為中國大陸區域的“中央銀行”,對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尚不能行使中央銀行職能。所以,更名為“中國元”後,可以逐漸脫離與“中國人民銀行”相聯繫的狹隘概念,擴大中國本位貨幣概念的涵蓋範圍,增強中國本位貨幣對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影響。 

  “中國元”這一名稱增強了中國本幣貨幣名稱特徵。 

  我國一直使用的“人民幣” 名稱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延續而來。但是,作為本位貨幣名稱在去掉“中國”兩個字以後,在“幣”字前面剩下的“人民”兩個字就成為一個大概念了。這一概念不僅含義模糊,且帶有明顯的階級性色彩。大家知道,“人民”一詞,是一個含義極其廣泛的政治名詞,它不只是代表中國人民,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可以通用,很難反映出中國特色,而“中國”兩個字則是特有名詞,特指亞洲某一區域領土,具有專用性,從而增強了我國本幣貨幣名稱特徵。另一方面,就硬幣而言,在歐洲共同體內每一國硬幣的設計圖案基本相同,僅國徽和國名差別,基本消除了國界差別,在貨幣上更談不上階級。所以,將我國貨幣名稱 “人民幣”更名為“中國元”後,就可以取消在貨幣名稱方面反映出的特定歷史時期的階級性劃分,而增強國家主權的專用性。但是,對貨幣單位使用“元”這一概念沒有異議,仍予以保留。20世紀上半葉,我國由於政權變化,不同時期使用的貨幣名稱不同,而貨幣單位卻基本上一直沿用“元”這一概念,而且,這也符合亞洲大多數國家貨幣單位名稱的使用慣例。 

  “中國元”這一名稱提高了中國貨幣在全球的知名度。 

  “人民幣”概念還是建國前期的産物,在建國後計劃經濟時代履行其使命,並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後的今天。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金融對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隨著人民幣在周邊鄰近國家和地區流入流出量的逐年增加,中國的本位貨幣對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整個亞洲以至世界經濟體系和貨幣體系都産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更名為“中國元”可以提高中國貨幣在全球的知名度,給中國貨幣一個全新概念,為最終實現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貨幣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中國元”這一名稱增強了中國貨幣在世界範圍的認可度。 

  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貨幣單位及簡寫為人民幣(RenMinBi Yuan)簡寫RMB¥,其簡寫用的是人民幣中文拼音開頭字母組合,標準貨幣符號為CNY。而香港元(Hong Kong Dollar)簡寫HK$,標準貨幣符號為HKD;澳門元(Macao Pataca)簡寫Pat或P,標準貨幣符號為MOP;新台幣(New TaiWan Dollar)簡寫NT$,標準貨幣符號TWD。但是,因為中文拼音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較小,不利於中國貨幣走向世界、成為自由兌換貨幣後為世人所認識。為此,如將“人民幣元”改為“中國元”,就可以與香港、澳門和臺灣貨幣名稱相銜接,採用“CHINA Dollar”簡寫“CN$”,與國際貨幣簡寫標識接軌,其簡寫正好與我國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現行的標準貨幣符號“CNY”相接近,而廣為世人所接受。 


(來源:中國民主建國會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