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評論
|
文化與交流
|
經貿
|
大陸旅遊
|
臺灣旅遊
|
臺商服務中心
|
機構與人物
|
法律法規
|
文獻
|
臺島資訊
|
娛樂
|
時尚
|
體育
|
圖片
|
圖書
|
專題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新華網-資料頻道
人民網-資料中心
華夏經緯-資料
全國文化資訊資源
共用工程網
中國網-認識中國
首頁
-
文獻資料
-
民間團體文獻
-
海協會
字號:
大
中
小
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
時間:2002-03-11 14:55 來源: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中國公證員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事宜,經協商達成以下協議:
一、聯繫主體
一關於寄送公證書副本及查證事宜,雙方分別以中國公證員協會或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證員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相互聯繫。
二本協議其他相關事宜,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聯繫。
二、寄送公證書副本
一雙方同意相互寄送涉及繼承、收養、婚姻、出生、死亡、委託、學歷、定居、扶養親屬及財産權利證明公證書副本。
二雙方得根據公證書使用需要,另行商定增、減寄送公證書副本種類。
三、公證書查證
一查證事由
公證書有下列情形之一,雙方應相互協助查證:
1、違反公證機關有關受理範圍規定;
2、同一事項在不同公證機關公證;
3、公證書內容與戶籍資料或其他檔案資料記載不符;
4、公證書內容自相矛盾;
5、公證書文字、印鑒模糊不清,或有塗改、擦拭等可疑痕跡;
6、有其他不同證據資料;
7、其他需要查明事項。
二拒絕事由
未敘明查證事由,或公證書上另加蓋有其他證明印章者,接受查證一方得附加理由拒絕該項查證。
三答覆期限
接受查證一方,應于收受查證函之日起三十日內答覆。
四查證費用
提出查證一方應向接受查證一方支付適當費用。
查證費用標準及支付方式由雙方另行商定。
四、文書格式
寄送公證書副本、查證與答覆,應經雙方協商使用適當文書格式。
五、其他文書
雙方同意就公證書以外的文書查證事宜進行個案協商並予協助。
六、協議履行、變更與終止雙方應遵守協議。
協議變更或終止,應經雙方協商同意。
七、爭議解決
因適用本協議所生爭議,雙方應儘速協商解決。
八、未盡事宜
本協議如有未盡事宜,雙方得以適當方式另行商定。
九、簽署生效
本協議自雙方簽署之日起三十日後生效實施。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冰島當選"最宜居國家"
英國發現西元1世紀銅梳
天價聖誕樹亮相京城
一個“雞蛋”900萬英鎊
圓明園皇室國寶將拍賣
日本推出機器僕人
美國給出完美微笑標準
蘇格蘭大學裏的泡沫戰
中國政府網
|
國臺辦
|
國新辦
|
外交部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國際線上
|
中國日報
|
央視國際
|
中青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新網
|
中國廣播網
新浪
|
搜狐
|
網易
|
騰訊
|
鳳凰網
|
華夏經緯
|
你好臺灣
|
東南新聞網
|
廈門衛視
|
深圳廣電集團
|
中國統促會
|
千龍新聞網
|
東方網
|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
關於我們
|
轉載申請
|
聯繫我們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