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臺灣地名解説集錦花蓮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時間:2006-10-18 16:37    來源:     
 
 


 

  1、花蓮

  在花蓮溪口一帶,由於外海港灣有黑潮暖流由南向北流,碰到凸出的海岸地,溪水注入和海浪衝擊形成“洄瀾狀”,漢人見了,就把這處海港叫做“洄瀾港”;由於臺語“洄瀾”和“花蓮”發音相近,清代時雅化為“花蓮港”,日據時期簡稱“花蓮”。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73)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0)

  2、鳳林

  地名由來有二説:

  1.舊稱“馬利勿”,為上坡之意。早期森林茂密,木蘭繞樹生長就如鳳鳥展翅,漢人來開墾就命名為“鳳林”。

  2.另一説法是由於清代屬臺東直隸州“奉”鄉,“奉”與“鳳”同音,且位於“西鳳林山”東麓地區,南有“鳳”信村,北有“林”榮村,故位在中間交通要站稱為“鳳林”鎮。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95)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9)

  3、玉裏

  舊稱“璞玉閣”,一説是阿美族的譯音,意義為灰塵,因秀姑巒溪縱貫境內,若久不下雨則溪水乾涸,風吹沙土灰塵蔽日。二説是出自“派派可”之譯音,阿美族稱“蕨”為派派可,本地以産蕨得名。三説為此地大理石就如未磨的“璞”玉“石”,官兵在此又建立“閣”樓街道,故稱“璞玉閣”。日據時期簡化地名,因“璞”是未磨之“玉”,故改稱“玉裏”。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87)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4)

  4、新城

  昔日泰雅族稱新城一帶為“大魯宛”,漢語譯做“哆啰滿”。清嘉慶年間,淡水廳吳全率領所募到的民眾到此墾荒,太魯閣社民屢出攻擊,就築城防禦,取名“新城”。在公文首見是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閩浙總督沈葆楨,奏準開築臺灣後山三路,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羅大春築北路自宜蘭、蘇澳至花蓮,路通後移民在此地建立新聚落,故命名為“新城”。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94)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4)

  5、吉安

  清代此地為阿美族崇爻九社之一“竹腳宣社”的所在地,日據時期稱為“七腳川社”,後有日本移民於此,稱為吉野村,臺灣光復後設“鄉”,因吉野二字含有日本語意色彩,且為求各族和平共存“吉”祥“安”定,故稱“吉安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03)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6)

  6、壽豐

  本鄉舊稱“裏鬧”,泰雅語叢林之意,後來為阿美族狩獵地。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羅大春築北路自宜蘭、蘇澳至花蓮,在奇萊山一帶有一小山北側天然湖泊,潭中有許多鯉魚,稱之“鯉魚潭”,潭南方的小山稱“鯉魚山”,壽豐位於鯉魚山南端,故又稱“鯉魚尾”。臺灣光復後取附近的“壽”村及日據時期日本移民村“豐”田村之壽豐二字,合稱“壽豐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14)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8)

  7、光復

  這一帶為阿美族馬太鞍社域,到了民國二十六年,日人改馬太鞍為上大和。光復後有鋻於大和為日本上古國名又為其民族名,於是改稱為光復。

  8、豐濱

  清嘉慶年間,本地居民以阿美族為主,他們社名的漢譯音為“貓公”,所以往昔此地稱為“貓公”,日據時期是隸屬於鳳林郡新社莊。光復後因貓公二字地名不雅,又因本鄉東臨太平洋,漁産豐富,海岸風景宜人,故改名為“豐濱鄉”。

  (花蓮縣壽豐鄉公所編印。花蓮縣壽豐鄉簡介)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76)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9)

  9、瑞穗

  本地阿美族稱“可可”,意為平原遼闊之意。漢人稱“水尾”,因為此地位於富源溪、紅葉溪水納入秀姑巒溪末段,東入注海的各溪尾之處,所以得稱。日據時期日本移民來此,鋻於此地稻米農作結穗纍纍,而以日本神社“豐葦原之瑞穗國”的字句改稱“瑞穗”,祈求豐收。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23)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1)

  10、富裏

  本鄉開發始於清道光九年(西元1892年),由於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漸漸形成聚落,稱為“公埔”,即指“公有待墾的一片小小平原”,為平埔族公共牧場。民國二十六年日人以土地肥沃,取“富裕鄉里”吉祥之意,更名為“富裏”。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34)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68)

  11、秀林

  秀林是太魯閣群泰雅族社名之譯音。社名原義是菅茅經砍伐燒燬後,再長出幼牙之處。現名除譯其音外,又寓意“山林之秀”。

  12、萬榮

  萬榮是日據時期的“森阪村”。民國四十七年改名“萬榮鄉”,地名由來是因為該村在萬里溪南岸,所以取“萬”字,加吉祥義之“榮”字拼成。

  (花蓮縣萬榮鄉公所編印,花蓮縣萬榮鄉鄉政簡介)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52)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13、卓溪

  此地原稱“巴內大”,由於當地溪流除大雨外,終年無水,所以昔日名為“幹溪”。光復後成立鄉治,改名“卓溪鄉”。鄉名取自布農族中布農族群卓社、卡社群之譯音。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86)

  (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83)

  花蓮最早為泰雅族稱之為“哆啰滿”。葡人稱之為“裏奧特愛魯”。阿美人讚美居住東臺灣之代名為“崇爻”。阿美人又獨其居住之地為“澳奇萊”。後人又稱“奇萊”或“岐萊”。又因花蓮溪東注于海。其水與海濤激蕩,迂迴澎湃而稱為“洄瀾”,居住在花蓮的漢人,因語言及口音之轉變,而諧稱為花蓮,因此,“花蓮”之名,一直流傳至今日。

  玉裏 光復 吉安 秀林 卓溪 花蓮

  富裏 新城 瑞穗 萬榮 壽豐 鳳林

  豐濱

  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清政府實施開山撫番政策,中路統領吳光亮率官兵由南投縣竹山,進入花蓮設立“璞石閣”撫墾局,成為當時臺東縰谷最熱鬧的街肆。此地大理石猶如未磨的“璞”玉“石”,官兵在此又建立“閣”樓街肆故稱「璞石閣」,日治時期簡化地名,因“璞”者未磨之“玉”也,故改稱“玉裏”。

  地理位置:位於臺灣東部中央和海岸山脈縱谷平原的中心地帶,它東與臺東縣交界,南鄰富裏鄉,西界卓溪鄉,北接瑞穗鄉,全鎮面積約二五二平方公里,全境多屬山地,轄內有秀姑巒溪匯集諸河流,由南貫穿腹地中央環轉向東橫越海岸山脈注入太平洋,因此東西兩岸土地各輔山麓沿其流域形成狹長平原,惜山陡水急,雨季易氾濫。

  光復鄉顧名思義,是臺灣光復後於民國卅六年三月一日奉準成鄉的,當時地方人士與有關單位為紀念臺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而命名為光復鄉。

  地理環境:光復鄉位於花蓮縣中心地區,北與鳳林鎮為鄰,南連瑞穗鄉,東鄰海岸山脈之豐濱鄉,西靠中央山脈,形成一狹長盆地,該鄉多為陡峻山,丘能利用的耕地不多,盆地海拔約二百公尺,氣候尚稱溫和。

  日治時期日本移民在此建村叫做“吉野”,臺灣光復設“鄉”,漢人大批移入此地,為求各族和平共存“吉”祥“安”定,故稱“吉安”鄉。

  地理環境:吉安鄉東臨太平洋,東北界花蓮市,南面以木瓜溪為界,鄰接壽豐鄉,西倚中央山脈峰嶺,與秀林鄉相連,全鄉地勢近似方形。

  本鄉清屬臺東直隸州蓮鄉地,于日治時稱為番地,由研海支廳與花蓮港廳之番務課務課管理,迄臺灣光復之時,原屬新城鄉管轄,次年,獨立設鄉,並設中心於“武士林”(即今秀林村)最初名為“士林鄉”,因與臺北“士林”同名,易混淆不清,後始改為今名“秀林鄉”,乃取其山明水秀、林木蒼蒼之意故名。本鄉位於臺灣東部,花蓮縣之最北隅,面積約一六四一平方公里,為花蓮縣面積最大之鄉鎮,亦為全省面積最廣之山地鄉。

  日治時代,原分部落統理,並無一定的名稱,光復後成立鄉治于卓溪,由於當地溪流,除大雨滂沱外,終年無水,所以昔日名為“幹溪”,後改為卓溪。

  地理位置:本鄉位於花蓮縣最端,背倚中央山脈之綿延山麓,東接玉裏鎮、富裏鄉,西鄰南投縣、高雄縣交界,南倚臺東縣海端鄉,北靠萬榮鄉、瑞穗鄉。總面積約一○二一平方公里,為一幅員遼闊之鄉鎮。

  花蓮舊街區在花蓮溪口一帶,後來海水倒灌氾濫成災,土地潮濕,聚落才往北邊美侖溪兩岸今天的地點移動,由於外海港灣黑潮暖流由南北上,碰到凸出的海岸地,水流形成“洄瀾狀”,漢人看到此景,把這處海港叫做“洄瀾港”(Huelankang),由於河洛語“洄瀾”與“花蓮”的發音相近,清代時雅化為“花蓮港”,日治時期簡稱“花蓮”。

  地理位置:本市位置坐落在花蓮縣東部,北界新城鄉,南鄰吉安鄉,西連秀林鄉,東為太平洋,面積約二九平方公里,本市以西為中央山脈,東北有美侖山,構成西北高東南低,且略有起伏的廣原。

  本鄉開發始於清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最先由屏東下淡水溪流域平埔族前來墾耕定居。由於地廣人稀,土壤肥沃,至咸豐同治年間,客(粵)閩籍農民亦相繼遷入,人煙漸眾,形成村落,在南端較大者稱“公埔”,此為本鄉最初之地名,其取名之由來,“埔”依閩南語可釋為“一片待墾平坦的荒地”,則“公埔”兩字即指“公有待墾的一片小小平原”。在北端較大村落稱“大莊”,意指人煙較多之村落,本鄉設治,始於民國前七年(西元一九○五年),稱“公埔區役場”,屬臺東廳,凡四年,改隸花蓮港廳,並增設“大莊區役場”。民國九年兩者合併為“大莊區役場”,嗣以大莊位置偏北,至民國十四年又遷設于公埔,民國廿六年始易為今名“富裏”取“富裕鄉里”吉祥之義。光復後改區役場為鄉公所,並定名為富裏鄉。

  本鄉于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閩浙總督沈葆楨,奏準開築臺灣後山三路,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領兵十三營,築北路自宜蘭蘇澳起至花蓮,路通後駐在“新城”,故命名為新城鄉。

  地理環境:本鄉位於縣境北端的濱海地區,東臨太平洋,南接花蓮市,西南毗鄰秀林鄉,北接宜蘭縣,為沿海狹長平原,南北長十六公里,東西最寬者五公里,境內無岳,亦無大河。

  秀姑巒阿美族居住地,清道光年間,宜蘭卡瓦蘭平埔族加禮宛支族,受到清軍攻擊,一部分平埔族移民到此建立“打麻園”或“打馬煙”社(今瑞北村),秀姑巒溪在此東鄰豐濱鄉大港口入海,漢人稱之為“水尾”(河洛語Tsuibuea),日治時期日本移民來此,鋻於此地稻米農作結穗纍纍而以日本神社“豐葦原之瑞穗國”的字句改稱“瑞穗”,祈求豐收。瑞穗鄉位於花蓮縣中南部,北回歸線恰穿越該鄉中央,東與海岸山脈為界與豐濱鄉毗鄰,南連玉裏鎮以東線鐵路舞鶴隧道南端下方鐵橋為界,西靠中央山脈與萬榮鄉相連,北接光復鄉以小野溪為界。聞名遐邇的秀姑巒溪激流與北回歸線標都位於瑞穗鄉境內。

  萬榮鄉是花蓮縣三個山地鄉之一,原名萬里鄉,于臺灣光復第二年,才設治成鄉,當時的鄉公所位鳳林鎮的長橋裏。由於當時長橋裏的鐵路橋為全縣最長的一座鐵橋,“萬里鄉”因而得名。因“萬里鄉”與臺北的“萬里鄉”同名,民國四十七年六月一日花蓮縣的“萬里鄉”奉省政府核定,改名為萬榮鄉。

  地理位置:萬榮鄉鄉境南北狹長,東與鳳林、光復、瑞穗等三鄉鎮相連,西依中央山脈,南與卓溪鄉毗鄰,北以支亞幹溪與壽豐鄉為界,並連接透林鄉。該鄉是全縣最狹長,而且是與他鄉連接最多的一個鄉。

  花蓮溪下游西岸,屬“南勢阿美族”分佈地,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羅大春率領官兵十三營,從北方宜蘭、蘇澳南下,在奇萊山一帶,興建“北路”,漢人大批進入開墾,由於海拔六○一公尺的小山北側有一座天然湖潭,潭中有許多鯉魚,漢人稱之為“鯉魚潭”,把潭南方的小山叫做“鯉魚山”,山南約四公里外形成漢人聚落叫做“鯉魚尾”,附近有“壽”村,日治時期有日本人的移民村叫“豐田村”,臺灣光復後合稱“壽豐”鄉。

  本鄉由於區內林木茂密,清代屬臺東直隸州“奉”鄉,“奉”與“鳳”同音,且位居“西鳳林山”東麓地區,南有“鳳”信村,北有“林榮”村,故位居兩者中間的交通要站稱為“鳳林”鎮,屬臺東縱谷平原中間地段的內陸鄉鎮。

  地理環境:鳳林鎮是花蓮縣三大重鎮之一,位於花蓮市南三十二公里,東側為海岸山脈,西面中央山脈,南以馬太鞍溪為界,北臨支亞幹溪,另有花蓮溪縰貫于鳳林市區與山興裏之間,形成南北十四公里平坦地帶,其狹長的行政區內尚有萬里溪、清水溪、等錯綜貫穿。

  本鄉設治,始於日人治臺期間,轄屬花蓮港廳鳳林群新社莊,設莊役場于新社。豐濱原名貓公,光復後因貓公兩字地名不雅,又因本鄉東臨太平洋,漁産豐盛,海岸風景宜人,故改地名為豐濱,並設鄉治於此。

  地理位置:本鄉位於本縣海岸山脈中部東側,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脈,南鄰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北接壽豐鄉水璉村,西連瑞穗、光復、鳳林等鄉鎮,呈狹長地形,南北長約四十七公里。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