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屏東
屏東市昔稱“阿猴”,是原住民方言諧音;後來又成為平埔族阿猴社民的部落,所以也稱“猴社”、“阿猴寮”。又由於全市的地形好像一隻坐著的猴子,故稱“阿猴”,日據時期因猴字不雅而將“犬”部改為“纟”部。後來發現此地是位於高雄半屏山之東,所以按照位置來取名為“屏東”。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潮州
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廣東省潮州府住民進來開發,為了紀念他們的老家,故沿用其名,稱此地為“潮州”。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5)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東港
古稱“東津”(津指海邊的意思),原本是平埔族“放索社”群居地,明末清初渡海而來的先民漸漸增多,和福建生意往來興盛,而當時帆船停靠的港區就在百姓定居地東邊,故稱“東港”。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説:由於位居大陸“東”方的海“港”,故稱“東港”。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52)
4、恒春
舊名“瑯喬”,原意是本地出産的一種蘭科植物,也是排灣族稱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親自到此巡視,見此地氣候涼爽,四季如春,故奏準設縣,取名“恒春”。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2)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5、萬丹
地名由來有二説:
1.據説在清同治年間,兩岸商船在萬丹小溪(今大湖橋)附近貿易,成為內港並形成萬舟景觀,就以“萬舟”為名。後來因為高雄港、東港先後成港而沒落,盛況不再,將“舟”改為“丹”取名“萬丹”。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早期屬於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萬丹”一名可能是當年平埔族Moanun社和Paugdaudang上下淡水兩社的合稱。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49)
6、麟洛
早期屬西拉雅平埔族生活領域,可能當時有平埔“麟洛”社,清廷記為“玲路”。清康熙年間嘉應州徐俊良先賢來此開墾,在開設水圳時發現大烏龜,地理師説:出現大龜的地方一定有麒麟,這裡是麟趾呈祥的好地方,就取地名為“麟落莊”,後來改稱為“麟洛”。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4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7、九如
相傳最初是由九戶人家遷來此地定居,早期稱為“九塊厝”,後因有感“九塊”不雅,取三多九如之意,改為“九如”。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7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8、裏港
地名由來有二説:
1.原名“過港仔”,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有一名叫“阿裏”的年輕人來此謀生,以販賣冷飲為生,商業逐漸的繁榮,人口增加,乾隆年間就稱此處為“阿裏港”,民國九年日人改稱為“裏港”。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76)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舊稱為“阿裏港”,在漢人及平埔族尚未移入之前,曾有傀儡番(魯凱族)居住於此,在漢人移民入墾後,便譯“傀儡”音為“阿裏”,再加上本聚落建在隘寮溪之南,故拼成原地名為“阿裏港”,後來則改稱為“阿裏”。
9、鹽埔
本鄉是介於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一片草埔,原本是平埔族居住地,明朝福建省葉唐山來到此地,用十台車的食鹽,外加一車煙酒火柴交換這片土地,又因為當時介於平地之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故命名為“鹽埔”。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86)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説:清代時這一帶溪埔地含鹹重,故稱本地為“鹹埔莊”,後來才改稱為“鹽埔”。
10、高樹
本地原名“大車路”,因為高樹路寬,可同時容納多輛牛車行走。
地名由來有二説:
1.舊時莊頭有一株木棉樹,樹身高大,形狀就如一個大車蓋故取名為“高樹”。
2.漢人開墾初期,在“高”位河階處建立聚落,又因此地屬於河川網路縱橫區,水量充沛長滿高大的“樹”林,故稱“高樹”。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95)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1、萬巒
地名由來有二説:
1.先民初墾時,見大武山翠峰綿延如“萬”座“巒”峰,遂以此命名。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
2.清代時期此地隨處可捉到鰻魚,民眾乃稱此處為萬鰻,後因“鰻”與“巒”客家語發音近似,慢慢就成為“萬巒”。
(屏東縣萬巒鄉公所編印,屏東縣萬巒鄉簡介)
12、內埔
本地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來開墾的先民首先在森林中間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為「埔」,又因在森林裏,故稱為“內埔”。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00)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內埔”是指在內方之未墾埔地,本地在清康熙年間,由閩、粵籍移民墾成。
13、竹田
地名由來有二説:
1.本地以前有一條街道,路旁商家囤積商品於此,所以稱為“屯物”。日治時期改為“竹田”,竹是農村,田是農田,本鄉因為是竹園多於水田的鄉村,故改名為“竹田”。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
2.本地原稱為“頓物潭”,昔有池沼,是住民丟棄廢物之處,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稱為竹田,係日式地名。
14、長治
本地屬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之一,明清及光復時期漢人大批移入,在光復之前稱為“長興莊”。“長興”可能是當初拓墾時之墾號,光復後為期盼“長治久安”,故稱“長治”。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79)
15、新埤
清代客家漢人在此建立人工蓄水池“埤”以利耕種,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叫做“新埤頭”,與內埔鄉之老埤南北相互對稱,日據時期去“頭”簡稱“新埤”。另一説為“新埤”取名自新築埤頭以灌溉的意思。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27)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6、枋寮
早期此地林木茂盛,而且出産高貴的“檀木”,俗稱“枋仔樹”。清初開墾的先民砍樹木搭工寮暫住,後來漸漸形成聚落,“枋寮”就是如此命名,其意為用木板搭建工寮居住的地方。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3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7、新園
明末福建黃上房等人渡海來此,將高屏溪旁原野開墾為田園,至清乾隆年間,多已墾成,並形成各村莊,因為建莊于新辟成之園(旱田),故稱之為“新園”。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38)
18、崁頂
本地地勢高亢,四週地勢低平,有河水流過,雨季常淹水,只有此處免於水患,就將此處取名“崁頂”,取其地勢高適合居住的意思。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50)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9、林邊
早期是林木茂盛的原野,所以取名“林仔邊”。先民進入開墾,在“林”區“邊”緣建立部落,日據時期以“林邊”統一稱呼本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58)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0、南州
本鄉位於屏東“溪洲”溪“南”岸的地帶,原名叫“溪州”,隸屬於林邊鄉,後來分出成為溪州鄉,因臺灣太多地方稱溪州,加上位於臺灣南端,故改名為“南州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1)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1、佳冬
本地原稱六根,開拓最初周圍很多茄苳樹,所以又叫“茄苳腳”,日據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相近,故改名為“佳冬”。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20)
另有一説:佳冬原稱為“茄苳腳”,是來自本地馬卡道族之茄藤社,因為茄藤與樹名“茄苳”近音,乃變更為慣稱的地名“茄苳腳”為本地之地名,在民國九年時,才更改為“佳冬”。
22、琉球
相傳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有住打狗港(今高雄港)人李月老,來到島上開墾並從事漁業,孤島好像一個浮沈的球,面積又小,故稱“小琉球”。民國九年日人簡化為“琉球鄉”。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3、車城
地名由來有下列説法:
先民為了要抵禦原住民攻擊,就用載農作物的牛車圍繞成墻用以築城,於是大家就稱此地為“車城”。
有一次先民路經此地突然遭原住民襲擊,大家就用牛車圍成一個城堡來抵抗,終於戰勝,為了紀念就稱此地為“車城”。
原住民因為常侵襲先民,所以他們在沒有築城的北面堆積木材做城防,後來怕被燒,就改用牛車數十輛佈置在外,於是就叫此地為“車城”。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84)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4、滿州
原名“蚊蟀埔”,是排灣族所住。因為原住民打獵收穫很多,吃不完只好丟棄在原野上,久而久之造成臭氣難聞,排灣族臭氣譯音即為“蚊蟀”。後來因字義不雅而改為“滿州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94)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5、枋山
相傳古時枋山村附近有座山突然崩裂,乃命名為“崩山”,後來因為不雅,就用閩南語諧音“枋山”代替。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0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屏東縣枋山鄉公所編印,屏東縣枋山鄉簡介)
26、三地
原地名為“音斯笛摩兒”,屬於魯凱族“三地門”社的聚落,“三地門”是漢譯音,以前亦做“山豬毛社”。光復後,本地設鄉,便取名為“三地”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08)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7、霧臺
本地原為西魯凱族“傀儡”群“霧臺”社居住地,魯凱語“霧臺”指許多小社聚整合的大社,光復後獨立為“霧臺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16)
28.瑪家 本地原為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排灣語“瑪家雜牙雜牙”指傾斜的山坡地,光復後簡稱為“瑪家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29)
29、泰武
本鄉位於北大武山和南大武山之間,由於臺東縣已有“大武鄉”,因此光復後,本地改名“泰武”鄉以示區別。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37)
30、來義
本地日據時期稱為來社,含有重義氣、倫理及情感的意思。光復後為了發音方便而改稱“來義”。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37)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1、春日
中央山脈西側山區為排灣族大本營,本地有“喀蘇柏幹”大社,日據時期由於日語“春日”讀音為“Kasuga”,與社名相近,便簡化為“春日”。(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35)
32、獅子
本鄉內獅村附近有一小山丘,形狀很像獅子,人稱“獅頭山”,因為鄉公所位於此,故稱本鄉為“獅子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29)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3、牡丹
地名由來有二説:
1.由山地話“新保將”翻譯而來,加上本地境內盛産野牡丹,因此稱為“牡丹鄉”。
2.先住民排灣族蘇侉侉羅雷支族“趴立拉力克”牡丹社分佈地,故簡稱“牡丹”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6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九如 三地門 內埔 竹田 牡丹 車城
裏港 佳冬 來義 枋山 枋寮 東港
林邊 長治 南州 屏東 恒春 春日
崁頂 泰武 琉球 高樹 新埤 新園
獅子 萬丹 萬巒 滿州 瑪家 潮州
霧臺 麟洛 鹽埔
高屏溪中游東岸地區,昔日為西拉雅平埔族生活圈,後來客家及閩南漢人入墾,建立鴨母寮,後莊、三塊厝、大邱、九塊厝(後改稱九如)、東寧等等聚落,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初把“九塊厝”一帶併入屏東市內,改稱“九如區”,三十九年十月一日又獨立為鄉。
地理位置:九如鄉位於屏東縣西北端,東以武洛溪與鹽埔鄉為界,西鄰高雄縣大樹鄉閒隔下淡水溪為界,北連裏港鄉,南鄰屏東市,轄內地勢平坦,形成四角矩形之平野,在東北斜向西南呈弓形之武洛溪流經。
本鄉係屏東縣八個山地鄉最北端之鄉,原地名音斯笛摩兒,清朝漢移民曾稱山豬毛,日治時始稱三地門,光復後設立三地鄉,民國八十一年八月更名為三地門鄉。
地理環境:三地鄉位於屏東縣中北路,靠近北大武山及霧頭山(屬中央山脈之支脈),東接霧臺鄉,南鄰瑪家鄉,北與高雄縣茂林鄉以大津水為界,西鄰鹽埔鄉、高樹鄉,地勢山多,丘陵地起伏不平,海拔在一○○公尺至二一五九公尺之間。東西寬十七公里,南北長二十六公里,總面積一九六平方公里。
本鄉位居隘寮溪上游東岸,東港溪上游支流西岸,先民從潮州鎮及竹田鄉往上游的“內”側“荒埔”開墾,形成村莊,叫“內埔”。
地理位置:內埔鄉位於屏東縣治之東,屬六堆中的後堆,東鄰山地瑪家鄉,西接竹田鄉,南係東港溪為界,與萬巒鄉相對,北于隘寮溪與三地鄉、鹽埔鄉、長治鄉、麟洛鄉相接,是一地勢平坦,水源充沛,地質肥沃,風景秀麗之農業鄉,內埔鄉地形酷似臺灣本島全圖,東西狹而南北長。
竹田是六堆中的中堆,以前有一條街道,路旁有商店,商品屯積於此,所以稱為屯物。日治時期改名為竹田。“竹田”二字顧名思義,竹是農村,田是農田,本鄉係因竹園多於水田的一個鄉村,故改名為“竹田”。
地理環境:竹田鄉位於屏東縣之中央,地勢平坦,東有屏鵝公路,東北連接內埔鄉,南至東港溪與萬巒、潮州二鄉毗鄰,北以隘寮溪為界與萬丹、麟洛兩鄉相望,本鄉地形像蝴蝶形,東西狹小,南北狹長。
本鄉地名由來説法有二:一是由山地話“新保將”翻譯而來,加上本地境內盛産野牡丹,盛夏花開艷麗美好,因此本鄉特取名為牡丹。二是北從太平洋海拔八百零三公尺的女仍山,南至五百九十二公尺的四林格山之間的中央山脈,是先住民排灣族蘇誇侉羅雷支族“趴立拉立克”牡丹社分佈地,簡稱為“牡丹”鄉。
地理位置:本鄉位於屏東縣東南方,東接中央山脈,南依太平洋,西接車城鄉,南鄰滿州鄉,北連獅子鄉、枋山鄉和臺東縣達仁鄉。
車城鄉名由來有兩種傳説,一説明末鄭成功光復臺灣後,實施屯田制度,派遣大將軍陳文華率軍隊由臺南經海路在龜壁灣登陸,駐紮統領埔(今統埔村)開墾荒地,清初漸漸地移民到新街港,以客藉為多,至嘉慶年間,因福建泉州移民日盛,語言隔閡,而和當地的原住民時常發生衝突,居民為防止山胞侵擾,乃至社東及社南分築城垣,名為福安城(即今車城市街中心一帶)。每當牡丹社番民攻入,居民都以柴木做成城墻夾堵住缺口,“柴城”的地名因而誕生,後來居民深恐木垣被焚,改以牛車數十輛布陣城外,乃將“柴城”易名“車城”。另有一説,開發初期,通往鳳山等地的行人,為了保護自身安全,往往聚成一個頗為壯觀的牛車隊相互支援,有一日,當牛車隊行經車城現址時,遭原住民攻擊,於是將牛車圍成城堡加以抵抗,保全了生命財産,因而稱此地方為車城。
地理位置:車城位於臺灣的西南端,是恒春半島北方的門戶,東起中央脈余脈的芝加業山與牡丹鄉接連,西面是臺灣海峽,南以保力溪和恒春鎮、滿州鄉為界,北與枋山、獅子兩鄉相連,背山面海,狀似章魚。
裏港原名“過港仔”,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有一名叫“阿裏”的年輕人,來此謀生,在高屏溪畔結廬而居,以販賣冷飲為業,可知高屏溪當年舟船直通至此,繁榮一時,人口增加,遂成村落,乾隆年間遂稱該處為“阿裏港”,一九二○年代改阿裏港為裏港。康熙五十年代由閩人所開墾,乾隆二十六年已在萬丹設縣丞,乾隆二十九年的《臺灣府志》已經記載有“阿裏港街”之名。本鄉位於縣治之北,東隔新南勢溪,東南境與鹽埔鄉相鄰,南直連九如鄉,西接下淡水溪與旗山屬嶺口相對,與高雄縣大樹鄉隔河相鄰,北以土庫村後溪為境,銜接旗山、美濃兩鎮。
佳冬鄉本來叫做六根,那是因為開拓之初,進冬鄉周圍茄苳樹很多,所以又叫做茄苳腳。日治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Katahg)發音與日語“佳冬”(Katau)相近才改為“佳冬”。
地理位置:本鄉位於屏東縣西南部,東與枋寮鄉為界,西北以林邊溪為界鄰接林邊鄉,北與新埤鄉接壤,西臨臺灣海峽。全鄉面積約三十一平方公里。
南大武山至力裏溪之間的中央山脈地區,日治時期屬於潮州群,光復後以當地西排灣族群“來義”大社的社名作為鄉名。清代則以近似音的臺語稱為“內社”,目前鄉公所設立“窟那那巫”小區,排灣語是指“涼快的大樹下”。
地理環境:來義鄉位於屏東縣中東位置,泰武鄉之南邊,東以中央山脈與臺東縣金峰鄉、達仁鄉毗連,西南與平地鄉新埤、萬巒兩鄉相鄰,南與春日鄉以力裏溪相隔,北以來義溪與泰武鄉相隔,境內峻嶺層迭,地勢崎嶇,平均海拔高度三○○公尺以上,間有力裏溪、來義溪兩溪環抱,整個鄉域匯合為林邊溪注入臺灣海峽。
相傳枋山鄉名的由來,是古時枋山村附近座山突崩裂,乃命名為“崩山”。後因此名不雅,且又與枋寮鄉為鄰,乃易為今名。在清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枋寮鄉北勢溪寮人陳龜旁等首先移居該地,後來移居者日增。如今該鄉轄有枋山、加祿、楓港和堅余等四村。
地理環境:枋山鄉西部濱臺灣海峽,北界枋寮鄉,東鄰臺東縣,南達車城鄉。此地背山面海,地形狹長,面積約十七平方公里。
漢人入墾早期,此地林木茂盛,而且出産高貴的“檀木”,俗稱“枋仔樹”,清初康熙年間福建漢人在此建許多伐木的“寮”社,大肆砍伐木材,清代官方的《鳳山縣誌》記載:“枋寮鄉購料造船木匠屯聚之所”也,故稱“枋寮”。
地理環境:本鄉位於屏東縣西南部,西臨臺灣海峽,北接佳冬鄉,南連枋山鄉,東鄰來義、日春兩鄉,面積約五十八平方公里。
東港是因明末清初隨鄭成功自福建、廣東來臺的先民,他們由兩方往東方移民,抵達屏東北處海港,由於位居大陸“東”方的海“港”,故稱“東港”。自古以來東港就是南臺的一大門戶,與對岸大陸貿易之盛幾乎淩駕打狗(今日之高雄)之上。往昔東港的首要市街在東港西岸,以及新園一帶。康熙年間閩省漳、泉兩府人開始移住,當時該地由下淡水溪及東港溪兩水流環住,且地面又潮濕,每年逢雨季溪水往往浸淹房屋及耕地,到了同治初年居民只好遷移到溪東今日的位置。現址原為海埔,同治末年開拓成市街。後因東港溪水淺,河身變異,不適合船舶停泊,但是在光緒二十年《鳳山縣採訪冊》所雲“東港,兩岸相距三里許,深丈余,內地商船往來貿易,為舟船輻輳之區”可見當時的繁華景象。
地理位置:東港鎮位於臺灣西南海隅,北與新園鄉以東港溪為界,西隔臺灣海峽與琉球嶼遙遙相對,東面陸接崁頂鄉,南接林邊鄉。東港總面積約二九.五平方公里。
林邊鄉海拔僅三公尺,為林邊溪出海口,土壤含水豐富,先民入墾時,此地林木茂密,在“林”區“邊”緣建立聚落,有“林邊”村、“中林”村、“光林”村等等數村,日治時期以“林邊”統一稱呼該鄉。
地理環境:林邊鄉位屏東平原的南端,林邊溪下港西岸,它北界南州鄉,東北鄰新埤鄉,東南和佳冬鄉接壤,南臨臺灣海峽,西南隔海與琉球鄉遙相呼應,西北和東港鎮毗連。轄內地勢均屬平原,地質為砂質壤土,沿海地區多沼澤,地劫上由東北向西南緩斜。
西接屏東市的長治鄉原屬西接雅平埔族居住區之一,臺灣明、清及光復漢人軍民大批進入定居,期盼“長治”久安,故稱“長治鄉”。
地理位置:長治鄉位於屏東縣北方,屏東平原中部,地形東狹西寬,東與內埔鄉、瑪家鄉,西與屏東市及鹽埔相接,南與麟洛鄉相鄰。面積約四十平方公里。長治鄉位於屏東平原,屏東平原為臺灣第二大平原,長治全境地勢平坦,並無明顯高度差距,一般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勢平緩,平均坡度百分之五。
本鄉位在屏東“溪洲”溪“南”岸的地帶,原叫“溪州”,由於地名與其他地區重復,又當地屬於溪州溪與後寮溪氾濫區的“州埔”地,故日治時期改稱“南州”。
地理位置:南州鄉位於屏東縣之中部,東連新埤鄉,西接東港鎮,南鄰林邊鄉,北毗崁頂鄉。這個地方因為原來有南北兩溪,溪流的砂土堆積而結成村落,所以以前的名字叫做溪州。各村位置集中,地勢平坦如一片平野,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適宜農作,農産甚豐。
屏東市昔稱“阿猴”,係原住民語諧音,又由於全市地形形同一隻坐猴,故俗稱“阿猴”。原為平埔族akau社民居住之地,因位於半屏山之東,日治時代改稱為“屏東”。《臺灣府志》如此記載:“海寇林道幹戰敗,艤舟打鼓山下,恐復來攻,掠山下土蕃殺之,取其血和灰固舟,乃航于海,余蕃走‘阿猴林社’”。後來,漢人就以akau的諧音字“阿猴”稱呼屏東一帶。
地理位置:東依中央山脈之南,西傍高屏溪東岸,東與長治、麟洛兩鄉毗連,南與萬丹鄉接壤,西隔高屏溪與高雄縣為界,北鄰九如鄉。全市總面積約六十五平方公里,地形為一複合沖積扇。境內除了西傍高屏溪外,尚有機場週邊排水圳、萬年溪和割蛇溪三大河川。
恒春鎮位於臺灣最南端的一個城鎮,恒春舊名稱“瑯嶠”,到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欽差大臣沈葆楨親自到恒春半島巡視一趟,見瑯嶠四面環山,地勢雄偉,攻守皆宜,氣候涼爽,四季如春,故奏準築城設縣治,改瑯嶠為恒春。此地土著排灣族稱其西海岸車城一帶為〔Jonkea〕以致形成了漢字〔郎嶠〕之地名。意指此地所産的蘭名,同治十三年日軍侵襲此時,滿清政府才認為有加強防備的必要,以致決定以“猴洞”為建城的位置,擬定在此設置一縣。即恒春縣。猴洞:恒春城中有一小丘名“猴洞”,昔時有很多猴子出入故名。
地理位置:恒春鎮位於屏東縣西南,北鄰車城鄉,東接滿州鄉,西濱臺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對,是臺灣最南端,也是臺灣最有熱帶情調的古鎮。全鎮面積約一三七平方公里。
中央山脈西側山區為排灣族大本營,本區有“喀蘇柏幹”大社,日治時期由於日語“春日”讀音為〔Kasuga〕,便簡化並改為“春日”沿用至今。春日鄉位於臺灣中央山脈南尾,南沿大武山延脈之大樹林山,界分臺東縣,海拔一千七百公尺,其餘周山,峰巒起伏,境內僅有山腰地帶有坡地及小平地,河川皆向西流的有士文溪及力裏溪,皆發源自大樹林山而入臺灣海峽。西鄰枋寮鄉,俯臨臺灣海峽;南毗草山溪與獅子鄉相望,北接來義鄉以力裏溪為界,居民皆屬排灣族原住民,原先散居於大武山一帶各成部落,獵獸維生,後人口增加而逐漸南遷至大漢山附近耕獵並濟,維繫其風俗,故保有固有山胞文化傳統。
崁頂鄉境內原有崁頂、頭前厝、後壁厝、衙門口、田寮....等等大小聚落凡二十個。其中以聚居於崁頂部落者為最多。清朝年間曾為附近聚落市集及官府之地,故今崁頂尚存「橫街」路名及「衙門口」之稱。崁頂由於〔地勢高亢〕,早年雨季四溢,鄉境常遭水災,唯崁頂獨免水患,故日崁頂。地理環境:崁頂鄉位處屏東平原西南,東鄰新埤鄉,西鄰新園鄉,北接潮州鄉,南與南州、東港兩鄉鎮為界,面積約三一平方公里。
東港溪上游及瓦魯斯溪之間和中央山脈西側一帶,有西俳灣族“托窟文”等三大社,居住在二千公尺的北大武山和二千八百公尺的南大武山之間的谷地,由於臺東縣已經有“大武”鄉,因此臺灣光復後,本區音變「泰武」鄉以示區別,現轄六村。
地理環境:泰武鄉位於本縣八個山地鄉之中心地帶,東以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北鄰三地門、瑪家兩鄉,西與內埔、萬巒兩鄉毗鄰,南接來義鄉,為典型山地鄉,處大武群山西麓,面積約一一九平方公里。
本來臺灣的名字叫小琉球,到了明萬曆年間改為大員,後來又改為臺灣。後來這個臺灣附近的小島山就變成小琉球,這是大地名變成小地名的一個例子,琉球鄉就是以琉球嶼構成的。孤島好像一個浮流的球,故命名日“琉求”。
地理環境:小琉球孤懸于臺灣海峽的南端,是臺灣附近十四個屬島唯一的一座珊瑚礁島。位在東經一百二十度二十一分,北緯二十二度十九分,也就是在東港西南方的八浬處,在高雄市南南西方約十八浬的海上。琉球地勢略向東北緩鈄,沿岸有隆起珊瑚礁,因受海水浸蝕而形成各種奇岩怪石,南部海岸因斷層而形成懸崖,景色綺麗,島上西側則多村莊。
此地屬於高屏溪上游地帶,漢人入墾初期,在“高”位河階處建立聚落,又此地屬河川網路縱棋區,水量充沛長滿“高大的‘樹’林”。原為排灣族拉瓦爾群居住地,清代客家漢人在樹林建立村落,稱為“大樹林”、“大埔村”。日治時期改稱“高樹”,臺灣光復後改為“鄉”。另一説法,舊時莊頭有一株木棉樹,高冠群樹,枝分十八盞,形如車蓋,因此取名“高樹”。
地理位置:高樹鄉位於屏東平原的東北端,全境呈三角形,三面環水,一面背山。東連中央山脈與三地鄉為界;西以荖濃溪,北以濁水溪與高雄縣美濃鎮、六龜鄉、茂林鄉隔河為界;南以隘寮溪(新南勢溪)與裏港鄉、鹽埔鄉為鄰。除東面連接山地外,其餘三面,皆有溪流圍繞,全鄉面積約九○平方公里。
林邊溪北岸海拔十三公尺,清時客家漢人在此地建人工蓄水池,以利開墾耕作,人工池叫做“陂”或“埤”,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叫做“新埤頭”,日治時期去“頭”簡稱“新埤”沿用至今。
地理環境:新埤鄉東連來義鄉,南接佳冬、枋寮二鄉,北與潮州鎮為鄰,西與南州、林邊鄉等為界。地勢東連山地來義鄉,大部分土地高低不平,南邊為林邊溪、力力溪,北為高燥臺地,西面有小部分田隴,全鄉河川地佔三分之一。
據新園鄉寺廟志記載:“新園”之名,乃緣于二百九十多年前明季晚期,福建省龍溪縣人黃上房、蕭發現,王非、鄭光殿等,攜眷二十余人,渡海來此居住,並於西北方下淡水溪旁原野開拓為田園,發展生計,即命令為“新園”。今與高雄縣林園鄉隔溪相對,其上連接之交通幹線大橋,合稱“雙園大橋”,即此之故。
地理環境:新園鄉,據傳説中較可考者,以新園屬早期海洋沙地。高屏溪河水自高山帶來大量泥沙堆積,今高屏大平原之大部,即為此泥沙沖積而成之大三角洲。本鄉在此三角洲上,尚屬晚期沖積地層,全鄉地形,除鯉魚山為一較突出之坵地外,幾全屬一望無涯之平地。新園鄉位於屏東縣西南邊,東南隔東港溪與崁頂鄉、東港鎮為鄰,西距下淡水溪面對高雄縣林園鄉,北與萬丹鄉毗鄰。面積約三十八平方公里。
排灣族支族“Chaobo obol”社聚集地,當地原住民説“內獅村”有一座巨大的岩石,形狀很像獅子。日治時本區屬於恒春群蕃群地地,臺灣光復獨立為鄉才改稱為獅子鄉。
地理環境:獅子鄉地理位置於屏東縣南端,係屏東縣八個山地鄉之一,西界枋山鄉臨海,東隔臺灣山脈與臺東縣達仁鄉毗連,北連春日鄉,南接牡丹鄉及車城鄉。總面積約三○一平方公里,為全屏東縣轄區面積最廣之鄉鎮。
萬丹鄉,原來的名字叫興化廓,顧名思義,可能很早的時候,有福建省興化府的人來此開拓。萬丹鄉在清朝時期屬於鳳山縣所轄,日本佔領臺灣,澎湖初期為阿猴廳港西下裏,不久又改屬高雄州東港郡萬丹莊,臺灣光復後第二年即民國三十五年編為屏東管轄,設萬丹區,至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全省行政區域調整,改為屏東縣萬丹鄉迄今。
地理環境:本鄉位於屏東平原南部,土地平闊,地質肥沃,水利充足,人民富裕,在本縣是生活水準頗高的地方。本鄉北鄰屏東市,南接新園鄉,東以隘寮溪與潮州、崁頂、竹田等鄉鎮為界,西臨高屏溪(下淡水溪)與高雄大寮鄉相望。
該鄉是高屏客家班六堆中的先鋒堆,早在西元一六九八年秋天,住在濫濫莊的溫、張、林、鍾等姓青年,沿東港溪來到鄉內二溝水,發現官倉肚一帶,乃遷居“屋場”,那年冬天的某日午飯後,耕牛突然失蹤,大家乃出動追尋,發現在離莊不過兩公里處,相當於今日萬和村李姓宗祠左旁,有一口噴涌的水塘,群牛就在水塘中戲水,由於當時莊所住的地方缺水,於是乃遷居於此,並稱呼水塘為“仙人井”,就此良田漸辟。且當時這裡隨處可捉到鰻魚,居民乃稱此處為萬鰻,後因鰻與巒兩字,客家語發音相近,慢慢就成了今日的萬巒。
地理位置:萬巒鄉位於屏東縣中部,東仰大武山麓與泰武、來義兩鄉為鄰,西以萬巒溪(即東港溪)與竹田鄉為界,北臨內埔鄉,南接潮州鎮和新埤鄉,東西寬約七公里,南北長約十公里,全鄉面積約六十一平方公里。這個鄉鎮是一個三角形平原,除靠近大武山麓較高外,余均平疇沃野,且唯有五溝村內的河水向東流,其餘河流大都向西流。當地因地理環境特殊而有河多、橋多和道路多,治河、修橋及鋪路等所需經費龐大。
滿州命名之由來、係來自三種不同語言之音而得名:日語沿閩南語“蚊蟀”,又“蚊蟀”,又“蚊蟀”出自蕃語“ㄇㄚ”而得,而按“ㄇㄚ”其義為臭氣,因昔日蕃人狩獵為生,不善理財,環境不好致。
地理環境:本鄉依山傍海,位居本省最南端,稍偏臺灣東部,位東經一二○度四○分,北緯二二度一分,東西狹而南北長,臺灣中央山脈末於此收斂,急突投入太平洋中,山獄重疊,睥視太平洋、巴士海峽。西南以老佛山(二、二○○公尺標高)橫挂與恒春鎮分界,北以高土山巔接連牡丹鄉。
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在隘寮溪 南岸海拔七百五十公尺的坡地,排灣語“瑪家雜牙雜牙”就是指傾斜的山坡地,光復後獨立為鄉簡稱“瑪家”鄉。 瑪家鄉位在中央山脈南部,大武山之北方,東靠大武山嶺與臺東縣達仁、金峰兩鄉以陵線為界,北沿隘寮溪與本縣三地、霧臺兩鄉對峙,南與萬安溪為界與本縣泰武鄉接壤,西與平地內埔鄉毗連,地勢險阻,丘陵起伏,多傾斜之山野地,土質屬粘板岩係砂礫土質,昔時該鄉地區之山野俱 是鄉野之地。
潮州鎮在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的居民 進來開發,為了紀念他們的老家,故沿用其 名,所以這個地方叫潮州。民國卅五年元月,潮洲街改稱“潮州鎮”迄今。
地理位置︰潮州鎮,東臨大武靈峰與萬巒鄉 接鄰,北距東港溪和竹田、萬丹兩鄉相對, 西南越民治溪與崁頂鄉相望,南與新埤鄉毗連。全鎮屬屏東平原之一部分,為一沖積平 原,平野廣闊,土地肥沃,東西長約五公里,面積約四二.五公里。潮州的開發早,亦是屏東縣的客家鄉鎮中街市最大、最熱鬧的地方。
原住民西魯凱“傀儡”群“霧臺”社聚其地,魯凱語“霧臺”是指許多小社聚整合的“大社”族,相當於漢族各姓氏的“大宗”,日治時期屬屏東群蕃地,光復後獨立為霧臺鄉。
地理環境:霧臺鄉位居中央山脈南端的大武山區,亦即屏東縣的東北角,距屏東市四○公里,其東“大浦山”分水嶺與臺東縣金峰鄉為界,西南與瑪家鄉的“隘寮”南溪相隔,西北沿“隘寮”北溪毗鄰三地鄉,北接高雄縣茂林鄉的“萬山”。轄區總面積約二七九平方公里。
在屏東市東鄰的水鄉,早期仍屬西拉雅平埔族生活區域,漢人入墾建立“田心”、“下柳”、“西勢”、“麟洛”各村,可能當時有平埔“麟洛”社,清代記為“玲路”。漢人發展後來居上終成為漢人天下,臺灣光復後以麟洛代稱。
地理環境:麟洛鄉隸屬屏東,緊鄰屏東縣治中心—屏東市(位於屏東市之東約四公里),關係至為密切,東接內埔鄉,北面與長治鄉毗連,南鄰竹田鄉,全鄉形狀如繭,南北狹長,全境地勢平坦,自東北向西南略微傾斜,坡度甚小,麟洛鄉土壤為壤土及砂質壤土,僅東邊河川地較貧瘠外,其餘均甚肥沃且地下水豐富,灌溉及排水便利,頗適農耕。
相傳鹽埔鄉原是介於山地與平地之間的一片草埔,由平地原住民營居。明朝時,泉州漢人前來開拓,以十台車的食鹽向平地原住民換取這片土地;又因當時介於平地之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取其以食鹽換來的埔地之意,故命名為“鹽埔”。
地理位置:鹽埔位於屏東縣西北方,東北隔著隘寮溪與高樹鄉為鄰,西北與裏港鄉毗連,西邊為九如鄉,南面緊臨長治鄉,東邊與三地門鄉、內埔鄉相望。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