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臺灣地名解説集錦臺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時間:2006-10-18 16:37    來源:     
 
 


 

  1、新營

  地名由來于明鄭時期在此設鎮屯田。初期因有屯辦何積善等人在鹽水鎮之舊營裏屯墾稱為“舊營”,故與之對稱為“新營”。

  2、鹽水

  地名以前叫做鹽水港,在明鄭時期稱為奎莊。在清雍正九年辟為島內貿易港。潮滿海水可及,故與稍北的淡水港對稱為鹽水港。因為以前港道環繞街區,形成彎曲狀,有如半月,所以鹽水港又稱為“月津港”或月港。

  3、白河

  白河街區舊稱為店仔口街,因為白水溪穿流於石灰岩山區,水色白濁,所以改稱為白河街。

  白河舊名“店仔口”,由來是在清乾隆年間,白河是往當時已非常繁榮的商業中心“下茄苳”的必經之路,因此有一吳姓的異鄉人于現在市場的十字路口結廬賣涼水茶點,提供行人休憩場所。店仔口指的就是草廬的門口。後來改稱“白河”的理由是地方人士以“店仔口”不雅,而境內有白水溪從東繞南而西,環村而流,乃以“白河”為名。光復後改為“白河鎮”。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4、柳營

  地名由來有二説:

  1.柳營舊稱為查畝營(臺語),即明鄭時期女宿鎮的屯田之地。今柳營之名,應起自明鄭陸軍鎮名柳宿鎮,柳宿鎮可能與女宿鎮毗鄰而屯,故名。

  2.柳營昔稱“查畝營”,即勘查田畝之營部。“查畝營”的地名沿用至民國九年(日據大正九年)。後因本地居民以劉姓居多,劉、柳同音,乃改名為“柳營莊”,光復後改設“柳營鄉”。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5、後壁

  後壁舊名為後壁寮,意思就是在後方的寮舍。

  6、東山

  東山從前是平埔族洪雅族哆啰嘓社所在地,後來漢人漸增,開墾於此,形成哆啰嘓莊。後來改稱番社街,光復後又鋻於其名不雅,因其在新營東方之山區,所以改稱為東山。

  7、麻豆

  此地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麻豆社址,是臺南市附近四大平埔族社之一。

  8、下營

  下營地方是明鄭時期設鎮屯田之地的舊名,依據屯營之相關位置,所以有頂、中、下之別。

  9、六甲

  地名之由來,相傳為鄭成功參軍陳永華駐軍在此開墾荒地,最初依據開墾面積取名有二甲、六甲、七甲等村。六甲位居中心,故取名為“六甲鄉”。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0、官田

  官田舊稱為官佃,是荷據時期王田之所在地,到了明鄭時期改為官田,招募移民來墾,耕者為官佃,民國九年改為今稱,沿用至今。

  11、大內

  鄉名取自大內村的舊稱大內,以前移民先建北方一小莊稱頂莊,東南方為內莊,因為此地在內方莊,所以得名。

  三百餘年前,楊氏兩兄弟由漳州府龍溪縣遷來。長兄名楊內,住在“內莊”。弟弟名楊石,住于“石仔瀨”,總稱為“內莊”。光復後改為大內鄉。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2、佳裏

  佳裏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之社域,民國九年取境內地名佳裏興之佳裏,改舊稱蕭壟莊為佳裏街,光復後沿襲為鄉名。

  13、學甲

  學甲即平埔族西拉雅族番社之譯音地名,有一説為學甲即史椰甲社。

  14、西港

  地名由來有二説:

  此地東方約三公里處,有直加弄港(今安定),因相對位置關係,本地乃取名“西港仔”。

  此地昔日大部均屬海埔,西港是濱臨汊港,因位於後營之西,故稱之。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15、七股

  地名由來有二説:

  1.七股原稱為七股寮,清道光年間有十六股首招佃開墾此地。七股寮即當時由七股首招來的佃戶所築茅寮的地方,後來發展為村莊。

  2.據傳此地形成海埔新生地後,有從福建省來臺的七名移民,他們連袂前來共同墾殖一魚場,名曰“七股塭”,此後就一直沿稱“七股”。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6、將軍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瑯將軍平臺有功,清廷將本鄉內的荒埔地,賜予施瑯為世襲之業地,所以得稱。

  17、北門

  北門舊名北門嶼,此地以前是倒風港大舄湖內一濱外沙洲,因其在北方倒風港門戶處之沙洲,所以得名。另有二説為:

  它位居臺灣府北方而得名。

  它與青峰闕北方出入口有關。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8、新化

  新化舊名大目降,是西拉雅平埔族(SIRAYA)的古地名,為平埔族大目降社聚居之地。明永歷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二年),鄭成功討平大目降社,且將本地規劃為承天府所管轄之新化裏,其含意就是取“新歸化之番社”。清朝時設大目降莊,後來漢人移入,日趨繁榮,就改名稱為“大穆降街”。日本統治臺灣時,改名為“大目降街”。民國九年,地方制度修改,大目降街改為新化街,是新化郡行政所在地。光復後正式定名為新化鎮。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9、善化

  由於明鄭時期,本地是屬於“善化裏西堡”,民國九年時,將舊稱“灣裏”改為“善化”。“灣裏”是從本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沿用而來的。

  20、新市

  地名由來有二説:

  1.相傳十七世紀荷蘭人佔據臺南安平時,將原居住于該地之西拉雅族人,遷移創建之新社址。

  2.相傳三百年前,山內方面的居民,運搬産物往臺南府販賣,常在此地樹下休息,苦於無處購買食物果腹,乃鼓勵新港住民(即新和村、社內村)到此地零售食物,以便利往來商客,而後漸漸聚整合一條小街市頭,因此稱之為“新市”。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1、安定

  本地原稱為“直加弄”,這是譯自當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之屬社的社名。民國九年時,依據本地在清代時,屬於“安定東裏”,便改稱為“安定”。

  22、山上

  山上舊稱為“山子頂”,係因本鄉屬於丘陵地形,境內分佈著許多的小山丘,聚落多建立在小山丘上,故稱為『山仔頂』,後來則改稱為同義的“山上”。

  23、玉井

  玉井在荷蘭佔領及清代稱“大武瓏”,是曹族四社熟番-醮吧年社、芒子芒社、宵裏社及今楠西鄉的茄拔社等原住民所住。民國九年才以“醮吧年”Tapani的日語近似音“玉井”(日語Tamai)來稱呼本鄉,而沿用至現在。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4、楠西

  本地舊稱為“茄拔”,這是出自阿里山四社群中“茄拔”社之社名,後來則改稱為“楠西”,這是因為本地在清代時是屬於“楠梓仙溪西裏”,後來便將其簡寫成“楠西”,而成為本地之地名。

  25、南化

  本地舊稱為“南莊”,民國九年時,乃取南莊之“南”與其所隸屬“內新化南裏”之“化”,拼成“南化”。而“南莊”則是相對於對岸的北寮,位於北寮南方之村落,即稱為“南莊”。

  26、左鎮

  “左鎮”地名之由來,是因為明鄭時期,設侍衙駐兵于轄內之左隅,故稱“左鎮”。(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7、仁德

  仁德舊稱為“土庫”,係指以竹子編成並涂上泥土的庫倉,這種庫倉是用來儲藏穀子的,由於本地有許多土庫,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以明鄭時期本地所設之“仁德里”為名而改為“仁德”。

  28、歸仁

  本地舊稱紅瓦厝,乃是鄉民多以紅瓦覆屋頂而得名。明鄭時期,因鄭氏勸導歸化,並設歸仁裏。光復後改為“歸仁鄉”。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9、關廟

  此地原名“香洋”,因種植香洋得名。後因境內關廟村20號之山西堂,奉祀關聖帝君,故命名為“關廟”。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30、龍崎

  本鄉名稱由來是在民國九年時,從鄉內的龍船(龍船村)及崎頂(崎頂村)兩地名中,各取一字並成莊名,光復後沿用至今。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31、永康

  永康舊稱為埔姜頭,因為以前此地未開墾時,為埔姜樹蔓生之荒埔,所以得名。明鄭成功時為部將林、黃等員駐屯之地,稱“永康裏”。日據時地名大改革,乃以明鄭時期本地隸屬“永康裏”,改稱“永康莊”。光復後改莊為鄉,民國八十一年改制為永康市。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七股 下營 大內 山上 仁德 六甲

  北門 左鎮 永康 玉井 白河 安定

  西港 佳裏 官田 東山 南化 後壁

  柳營 將軍 麻豆 善化 新化 新市

  新營 楠西 學甲 龍崎 歸仁 關廟

  鹽水

  在臺南平原曾文溪下游入海河段之北,鄉名起自七股村之舊大字名,原稱七股寮,民國九年改今稱。本鄉在十七世紀時,為臺江舄湖區,經明鄭時期,清初仍舊是一大舄湖。至道光六年(西元一八二六年)時,潮汐口鹿耳門港道淤廢,原浩瀚內海已多變陸埔,其上溪道紛歧,僅安平至四草間尚有舄湖殘跡。道光七年臺灣道孔昭虔出示招墾臺江內海浮埔。本鄉境內,由洪理、黃軍等十六股首招佃開墾。後經作七十二份分配,由東分配到西邊,所剩餘之地,留下稱“公地尾”。其餘有三股首或七股首等招佃來墾。七股寮即有當時由七股招來佃戶所築茅寮之處,後來發展成村莊者。

  略居嘉南平原之中部。下營地方為明鄭設鎮屯田之地故名。相傳為右武衙鎮駐屯之處,因屯營之相關位置乃有頂、中、下之別,然頂營舊址已無可考。中營在頂營之南,包括今日中營、茅港、開化、西連西村。

  在曾文溪中游西側地域,其東半部為嘉義丘陵之南端與新化丘陵之北端。鄉名取自大內村之舊稱大內,按大內舊小字為內莊,日據時期改稱大內,光復後沿襲之。內莊位於嘉義丘陵末段之西麓與並行之曾文溪河道間。往昔移民先建北方一小莊稱頂莊,從此南伸再建石仔瀨;東南下為內莊,因其在內方莊莊故得稱。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曾文溪及鹽水溪上游段間,鄉治山上村在曾文溪西南岸。民國九年將舊稱山子頂頂為同義之山上。本鄉地勢,從北方之北勢洲而南,逐漸升高,至東南即為小丘陵地。今之山上村海拔僅二○公尺,然東南約一.五公里處即為新化丘陵起伏處,每一座小丘高度九十二公尺,因此山仔頂地名,當由此轉稱村莊者也。

  在臺南縣之西南隅,二仁溪支流三爺宮溪兩岸地域。鄉治仁德昔稱涂庫莊,民國九年,以明鄭時期所設仁德里,改為今稱,鄉名沿之。涂庫即土庫之諧音,以編竹涂泥為庫倉,以儲穀子之器稱土庫,該地多土庫,故為名。

  位於嘉南平原之略中央,鄉名得自六甲村之舊地名。按六甲即以墾成熟田之地積為地名(每十畝為一甲)。鄉內尚有二甲、七甲等地名。

  在嘉南平原上,臺南縣西北角,北自八掌溪南至將軍溪間之濱海地帶。鄉名取自境內北門村之舊名。北門舊名北門嶼,民國九年改今稱。北門嶼往昔為倒風港大舄湖內一濱外沙洲,因從臺江舄湖各港北上,須經馬沙溝、北門嶼二沙洲內外水道,始得入倒風港舄湖內各港,以其在北方倒風港門戶處之沙洲,故得稱。北門嶼至嘉慶年間,因倒風港舄湖之淤填陸化,已與陸地相連,已非沿岸沙洲,而演變成為魚塭與鹽田地帶。

  鄉域在臺南縣東部,曾文溪古流菜寮溪上源山丘地域,包括西側之新化丘陵與東側烏山山脈之南伸山丘地域。鄉治左鎮位於菜寮溪之北岸一小支流注處。左鎮因明鄭侍衛左鎮設鎮屯田之地故得稱。

  鄉域在嘉南平原中部,鹽水溪南岸,西南鄰接臺南市。永康昔稱埔姜頭,民國九年,以鄉域屬明鄭時期之永康裏,改稱永康。埔姜亦做莆姜,生長于荒之灌木,燒之去蚊,腌漬食物時覆蓋上方,以防止生蟲。往昔該地未墾成時,為埔姜樹蔓生之荒埔故名。

  在臺南縣東部,曾文溪上游北納後堀溪之新化丘陵中,地形以玉井盆地及周緣山丘為主體。民國九年將舊稱Tapani,改以日語近似讀音Tamai之玉井。

  在臺南縣之東北部,鎮域包括八掌溪上游,急水溪上源段白水、六重二溪間,西部為嘉南平原,東部為關子嶺一帶山丘。白河街區在白水溪北岸,舊稱店仔口街,民國九年鋻於其在白水溪岸(因穿流於石灰岩山區,水色白濁故名),乃改稱白河街,今鎮名仍沿用之。往昔舊街區,形成于稍北之大竹裏,稱大排竹街,至嘉慶七年(西元一八○二年)白河興起,乃替而代之。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鹽水溪與曾文溪間地域,民國九年,以直加弄清屬於安定東裏,改稱為安定莊,光復後沿襲之。直加弄係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灣社之屬社。

  在曾文溪下游北岸,地當七股溪之上源之嘉南平原上。民國九年將舊稱西港仔改為今稱。往昔為灣裏溪入注臺江之北岸之港汊,地當該舄湖之東北岸。續修臺灣府志載“西港仔街,濱海民番貿易”,可知乾隆中葉已發展成一交易之港鎮。

  在嘉南平原之西南部,近海地帶,在番仔田舊排水道之南,至接近曾文溪下游段北岸。民國九年取境內大字地名佳裏興之佳裏,改舊稱蕭壟莊為佳裏街,光復後沿襲為鄉名。佳裏興為明鄭時之天興縣治所在地,至清初改為諸羅縣治,後有知縣宋永青,以佳裏興臨海之地,不宜為縣城,乃移諸羅縣治移至今嘉義市所在地。

  在嘉南平原中部之東側,北側有番仔田舊排水道橫貫;南至曾文溪北岸,東部至嘉義丘陵區,有珊瑚潭。官田舊稱官佃,民國九年改今稱,今沿襲之。官田街區東沿嘉南大圳南幹線,荷據時期王田之所在地,明鄭時期改為官田,招募來墾,耕者為官佃。若明鄭之宗室文武官員召民自辟之私田,即稱文武官田。今官田村中有中協公厝、二鎮、角宿,悉係明鄭屯田之遺址。該地為參軍陳永華之墾域。

  在臺南縣東部,鄉域在急水溪上游六重溪、龜仔溪間山丘及西部為嘉南平原之東緣。東山街區在六重溪南岸,昔為洪雅平埔族Dorcko所在地,康熙年間有泉州同安蘇姓墾戶入墾,嗣後漢人漸增,租地開墾於此,成哆啰嘓街,後來改稱番社街,民國九年改稱番社,光復後,以其在新營東方之山區故改今稱。

  在臺南縣東部,曾文溪上游支流後堀溪,大烏山脈與阿里山山脈間之縱谷地域。鄉治南化在菜寮溪之上源舊稱南莊,民國九年取南莊之“南”與其所隸屬內新化南裏之“化”,並成南化;光復後沿襲之。南莊即與後堀溪沿岸之北寮對稱,在其南之村莊,故得稱。

  在臺南縣北部,鄉域分佈八掌溪與急水溪間。後壁之地名起自今侯伯村舊名後壁寮,按後壁寮即頂茄冬莊下之一小字。其意即後方之寮舍。後壁寮在頂、下茄苳之間,明鄭時期開墾者,從倒風港而入,永歷年間已成下茄苳,後壁寮聚落形成于康熙年間,多同安、安溪藉移民,在下茄苳稍北後方,故得稱。清代下茄苳設有汛,有兵駐守。

  在嘉南平原中部,急水溪與溫厝溪間。舊稱查畝營,民國九年改今稱。按查畝營即明鄭女宿鎮屯田之地,河洛語之查畝意思是女子。柳營之名,應起自明鄭陸軍鎮名柳宿鎮,因本鎮尚為鄭成功參軍陳永華屯墾之域,有五軍營(五軍提督屬下之營鎮)、果毅鎮等,為明鄭營鎮密集區,五軍營下柳宿鎮可能與女宿鎮毗鄰而屯。

  鄉域在嘉南平原西部,北自將軍溪,南至青鯤鯓,西瀕臨臺灣海峽地域。鄉名取自境內將榮、將貴、將富村舊大字名將軍。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施瑯將軍平臺有功,清廷將軍平臺有功,清廷將本鄉內之埔地,賜予施瑯為世襲之業地,故得稱。施家乃為大租戶,招漳、泉移民墾耕,其大租俗稱為施信租。道光年間在北京之施瑯後裔出售六處租館所屬田地,保存租館四所,置管事者掌管。日據後因未返臺歸籍,被沒收為官租。

  在嘉南平原之西南部,鎮域內北有番子田舊排水路,南有曾文溪,做東西橫貫。鄉名取自鎮治麻豆,往昔西接雅平埔族麻荳社址,荷人稱之Mattauw,曾設教堂學校以教化之,為臺南市附近四大平埔族社之一。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曾文溪中游之南岸。民國九年,以其原屬善化裏西堡,將舊稱灣裏街改稱善化。灣裏街為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灣社。荷據時期設有教當、學校教化之,鄭成功曾于永歷十五年十二月率部巡視本社。後來沈光文在此教育社眾。

  位在嘉南平原之略中部,北至鹽水溪上游段,東端至新化丘陵。新化原稱大目降,民國九年以其明鄭時期之裏名新化為街名,光復後沿襲之。新化地名之由來,為此地平埔族,于明鄭時期已開化,故曰之新化。

  在嘉南平原中部,鹽水溪北岸地帶。新市係十七世紀荷人佔據臺南安平時,先後築熱蘭遮、普魯民遮城,將原居住該地之西拉雅平埔族赤嵌(Saccam)、臺窩灣(Tayovan)社人,遷移創建之新社址。新社稱新港社(Sinkan),其原址即今社內村(社內)與永就村(番子寮),為往昔臺南地方四大平埔族社之一。為荷人最早興建教當學校,從事土番教育之處。新港社因漢人陸續來墾,終於遷移至它處。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急水溪中游北岸。地名由來于明鄭時期在此設鎮屯田。因初期有屯辦何積善、範文章者,在鹽水鎮之舊營裏屯墾稱為“舊營”,與之對稱為“新營”。

  在臺南縣東部,曾文溪上源,東西兩山山脈間之縱谷地域。民國九年將今鄉治舊名茄拔,改稱楠西,今沿襲之。清代茄拔莊屬於楠梓仙溪西裏,簡縮之成楠西。茄拔有二,一在善化東邊之加茇仔,一即本鄉之茄拔,為區別之,前者稱外茄拔,後者為內茄拔。

  在臺南縣西北部,地當八掌溪、將軍溪下游間之嘉南平原上,往昔學甲在漚汪溪注入倒風港舄湖處。從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中載有:“鹽水之西學甲社”等字句推察之,學甲即西拉雅平埔族番社之譯音地名。

  在臺南縣之東南隅,地當許縣溪上源之新化丘陵及內烏山之伸展地域。民國九年,將鄉內之龍船(龍船村)及崎頂(崎頂村),各取一字並成莊名,光復後沿襲之。從境內牛埔、太平二村昔稱番社莊,得知該地昔為西拉雅平埔族人分佈地。

  在臺南縣之西南隅,二仁溪以北,支流許縣溪東西橫貫鄉境。鄉名由來于明鄭時期設置之歸仁裏。日據時期曾將本裏境內之南堡、搖琴館、六甲並稱為歸仁南莊;後市仔、許羅厝、楊厝、看東厝、紅瓦厝、西勢仔、辜厝等合稱為歸仁北莊。

  在臺南縣之南部,二仁溪中游中游段以北許縣溪之兩岸地域。鎮治關廟在許縣溪南岸,昔稱關帝廟街,民國九年改稱關廟。因境內關廟村之山西堂,奉祀關廟聖帝。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鎮域分佈于八掌溪與急水溪之間。鹽水街區東沿一遺跡河(為往昔環繞港街之水道)。地名昔作鹽水港,民國九年改今稱。鹽水港在明鄭時期稱奎莊,至康熙末年時,是倒風港舄湖內港市,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年)關為島內貿易港。潮滿海水可及,故與稍北淡水港對稱之鹽水港。乾隆末葉舄湖完全陸化。迄今街東至與新營市界,仍留有舄湖遺跡所成淡水湖沼。因往昔港道環繞街區,形成彎曲狀如半月故鹽水港別稱“月津港”或月港。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