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豐原
豐原舊稱為“葫蘆墩”,本地原屬於平埔族拍宰海族岸裏社的居住地,“葫蘆墩”是他們對本地之稱呼的譯音。清末年間,劉巡撫以其地物産豐饒而稱為富春鄉,亦稱為小蘇州。民國九年(大正九年)由於本地所産之米質極佳,是本地的特産,就將原地名改為“豐原”。至於“葫蘆墩”的由來,説法有二:
本區早期為平埔族部落,族人叫“泰雅爾洞”,其音與葫蘆墩頗相似,傳為其轉音而來。
豐原市境內有屯腳、屯頭、屯身三小丘,形似葫蘆而得名。
(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2、後裏
本鄉舊稱內埔鄉,早期發生聚落處稱“屯子腳”,分屯頂、屯下。後因避免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而改稱後裏鄉。乃因為本地的聚落是創建於平埔族麻薯社之背後,故稱“後裏”。
(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3、神岡
因為本地最初的移民大多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的“神岡社”,故稱此地為“神岡”。
4、潭子
“潭子”舊稱為“潭仔墘”,因為創建聚落于柳川上游凹岸侵蝕坡的深水岸邊,故有此稱,後來才改為“潭子”。
5、大雅
大雅昔稱為“壩雅”或“埧雅”,這是因為本地是河壩草埔之一部份,客家語稱為“壩仔”,與臺語之“埔仔”同義,民國九年才改為“大雅”。
6、大里
“大里”舊稱為“大里杙”,係出自當地平埔族洪雅族之社名的譯音,民國九年才改稱為“大里”。
7、霧峰
霧峰舊稱為“阿罩霧”,其由來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因為本地聚落建在鳳山山麓,晨間經常濃霧籠罩,故有此稱;第二種説法是認為“阿罩霧”是本地土著族地名之譯音,按臺灣地名中,凡冠以“阿”字者,多屬番社之譯音,例如阿束、阿冷等。民國九年時,改稱為“霧峰”。
8、太平
太平昔稱“鳥松頭”,因為建莊地入山口福德祠旁有一棵大的鳥松樹(榕樹之一種),故有此稱。
“太平”地名的由來有二説:
1.本地原屬於洪雅族的居住範圍,在清乾隆年間,就有漢人來此開墾,開墾初期,與洪雅族常發生衝突,漢人受害嚴重,所以在剛建立村莊時,就冀乙太平之願望,故命名為“太平”,後來就將此地改稱為“太平”。
2.日據初期日軍推進到東興堡,準備進攻鳥松頭時,有一位當地人名叫“何錦成”,在半路迎接帶路,而太平當地人都很善良,要反抗的民眾也都逃走了。日軍指揮官説:“此地真是大平”,日據後便命名為“大平”,光復後才改成“太平”。
(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9、烏日
烏日以前稱為“湖日”或是“凹入”,這是因為本地的地勢較低,境內為貓羅溪、烏溪、草湖溪、旱溪等溪匯入大肚溪的地方,地勢呈現凹入的情勢,故有此稱,後來改稱為烏日。
10、大甲
本地以前是道卡斯族各社的居住地。大甲之地名即自道卡斯平埔族之族稱Taokas譯過來的。閩南語“大”之讀音Tai或Ta;“甲”為Kah併為Ta-kah,與Taokas近音。
(臺中縣地名沿革專輯第一輯,民82,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印行)
11、清水
清水舊稱為“牛罵頭”,這是譯自本地的平埔族拍瀑拉族的“牛罵頭”社,民國九年時,鋻於該地有良質泉水“埤仔口泉”之涌出,乃更名為“清水”,光復後沿襲至今。
12、沙鹿
本地以前是拍瀑拉族“沙鹿”社的居住地,故有此稱。
“沙轆”係本鎮舊稱,原為平埔族一支之拍瀑拉(Papora)沙轆社(Salach)活動範圍,清代稱回馬社或遷善社。民國九年改稱沙鹿,沿用至今。
(沙鹿鎮志,民83,沙鹿鎮公所 編印)
13、梧棲
梧棲之地名是由“五汊”演變而來的。據道光中葉(1832)周璽撰彰化縣誌山川圖作“五汊港”;同治年間(1862-1874)纂成的臺灣府輿圖纂要仍作“五汊港”;至光緒年間修成的臺灣地輿全圖則作“梧棲港”,可窺知清道光年間是通稱“五汊”而不作“梧棲”。因梧棲地當牛罵頭溪口小型三角洲上,五個扇狀分流水汊處,故得稱。後由“五汊”諧音雅化而得之後的“梧汊”、“梧棲”、“鰲西”。“鰲西”地名由來的另一説法:因梧棲鎮位於大甲、大肚兩溪之間,兩水會合鰲山(即今清水牛罵頭山),所以昔日地名為“鰲西”(即鰲峰山之西端)。
(臺中縣地名沿革專輯第一輯,民82,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印行) (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14、外埔
在日據時期,今天的後裏鄉統稱為內埔,而在其西邊之本鄉則括稱為外埔,“外埔”就成為本鄉之地名。
15、大安
本鄉因大安港而得名。大安港的舊名,在明末稱之為“海翁窟港”,(海翁即為鯨魚),清朝時稱為“螺絲港”、“勞絲港”等,是因螺殼上之迴旋紋,譬喻船隻之出入航道繞轉之狀。至於有大安港之稱是因為本港可以讓船隻安全的停泊而得名。
(大安鄉志,民78,大安鄉公所 編印)
16、龍井
龍井以前稱為“茄投”,可能是平埔族社之譯音地名,後來則改稱為“龍井”,這是取自於今龍泉村之舊地名“龍目井”,因為當地沙田路之清水祖師廟“龍泉岩宮”前有一古井而命名的,後來則改稱為“龍井”。
17、大肚
本地以前是拍瀑拉族大肚社的所在地,故命名為“大肚”。
18、東勢
東勢最早叫“板寮”,意思是木工做木板的工寮。後改為“東勢角”則有二説:
1.是因為對當時的豐原人來説,“板寮”只不過是在豐原東方偏僻地區的一個部落,所以就叫做“東勢角”,是指東方的角落。日人剛到臺灣時亦取用“東勢角”的地名,之後才把“角”去掉,改為“東勢”而沿用至今。
2.是由於本地的地勢向東方伸張,因此自古就有此稱。後來才改稱為“東勢”。
(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19、石岡
本地以前稱為“石崗仔”,石崗是石山丘的意思,因為大甲溪在此納入新社溪,其坑口形狀如甕缸,裏面滿布粗石,故有此稱。後來才改稱為“石岡”。
20、新社
本地以前稱為“新社仔”,是平埔族巴宰海族之樸仔籬社的分佈地,“新社”之由來,可能是曾經有平埔族人在此創建新的聚落而有此稱。
21、和平
本鄉在日據時期是泰雅族的分佈地,並沒有莊名,光復改稱為和平鄉,乃是以四維八德中之“和平”為鄉名。
大甲 大安 大肚 大里 大雅 太平
外埔 石岡 後裏 沙鹿 和平 東勢
烏日 神岡 梧棲 清水 新社 潭子
龍井 豐原 霧峰
鎮名由來為往昔道卡斯平埔族(Taokas)之族名譯音。閩南語“大”之讀音為Ta,“甲”為Kah,併為Ta-Kah,與Taokas近音。
鄉名“大安”出自往昔境內港口名,該港因可安全碇泊,故名大安港。昔亦稱海翁港或螺施港,前者因有鯨魚棲息故也,後者因其港面狀如螺旋故以名。
大肚鄉名由來於以前拍布薩(Papora)平埔族社名Tatuturo的譯音。漢人移民在此地的開闢,可溯及荷蘭時期王田設置,至明鄭時期為營鎮屯田之地,今仍留有王田、營盤、營埔等地名可左證。
地名大里可能譯自平埔族社名之譯音字,往昔為洪雅平埔族(Hoanya)散居之地,杙即往昔有舟楫之便,竹筏從大肚溪溯至此,因流水急,設杙椿于岸,以係筏故附杙字為地名。
大雅鄉昔日為拍宰海平埔族岸裏社群之阿河壩荒埔,初稱為“壩雅”或“埧雅”,意為阿河壩之荒埔地,按客家語之“壩仔”相當於閩南語之“埔仔”。壩雅之地名至民國九年改稱大雅。
鄉名原稱烏松頭,因創建村莊于二棵大烏松樹下,而得名。移民此地漢人曾因墾地與平埔族發生衝突,番害頻繁,成莊後寓太平之願望,改稱太平。民國九年改稱大平,光復後再恢復為太平。
鄉名“外埔”係一括稱,指在外方(西方)之荒埔地,與在內方(東方)後裏鄉之括稱“內埔”區別之。外埔地方昔日為平埔族分佈地。
石岡原稱“石硿仔”,由來于分割金星面河階地北流的二溪,在石岡仔之南會和,其谷口開寬之狀似缸,且佈滿石頭,故得稱。按「硿」為臺字,意大陶缸,閩南語作甕缸或甕硿。石岡地區昔日為拍宰海平埔族(Pazeh)樸仔籬社群Varutto分佈的領域。
本鄉原稱內埔鄉,因布外埔鄉之內方(東方)故得稱,後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於民國四十四年改成今稱。後裏的地名來源為創建村莊于拍宰海平埔族麻薯舊社(Paze-uamisan)之背後(東北.方公里),故稱為後裏。
地名譯自拍布薩平埔族(Papora)自稱社名Salach,稱作沙轆。康熙61年(1722)御史黃叔璥、吳達禮,巡按北路平埔番至沙轆社0而返,從此亦稱“回馬社”。雍正十年(1732)大甲西社番連十余平埔族倡亂,攻打彰化縣城,沙轆社亦參與之,之後被清軍剿平,改名為“遷善社”。民國九年故稱沙鹿。
和平鄉清代至日據時期,列為不設街莊界外番地,係泰雅族北勢群及南勢群之分佈地,光復後民國三十四年底,改屬臺中縣東勢區和平鄉,於民國三十九年底,改為臺中縣和平鄉。
鄉名原為東勢角,意為在東方向邊際處的聚落,為往昔樵夫們出入伐木材之地,初稱匠寮或寮腳。地名因其位置,從初期移民入墾之葫蘆墩、石岡、土牛、石圍墻、石壁坑等村莊而言,在其東方向之處,因得名。按客語“勢角”與閩南語之“角勢”同義,意所向之角落地。民國九年刪去角字改稱東勢。
鄉名烏日或作湖日,其由來有雲出自平埔族語之譯音;或謂一帶地勢低窪,筏仔溪至此,劃一大圓弧注入旱溪,謂支流,聚落適在尖嘴狀地域,夾在兩溪間地勢凹入處,蓋凹入之閩南語音Au-jit與烏日讀音'o-jip近,即以“凹入”之諧音字“湖日”或“烏日”為地名。
神岡在清代稱為“新廣”,神岡為其諧音字,最早入墾者為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神岡社民為主體,其所建的村莊稱為神岡莊,彰化縣誌取其諧音作新廣莊,是否以廣東省人新建之村莊,故稱為新廣莊,缺乏資料左證。日據時期一直沿用神崗區、神崗莊,民國九年始改為神岡。
地名出自五汊港的諧音字,因梧棲港在牛罵頭溪入海分汊,因溪口開為五汊,故初稱五汊港,彰化縣誌作五叉港,後來以同音雅字,改為梧棲港。
清水原稱牛罵頭,出自拍布薩 (Papora)社名Gomach之譯音,民國九年因牛罵頭街有良質泉水“埤仔口泉”之涌出,水質清澈,故更名為清水。
鄉名由來于境內有拍宰海平埔族(Pazeh)遷移新建之社名。新社昔稱新社仔,一帶為拍宰海樸仔籬社群山頂社(Santonton)社域,為平埔族受漢人入墾壓力所逼,山頂社人未入埔裏前,一度遷居新建之小聚落,故以名。
地名由來于建立聚落于柳川(邱厝仔溪)上游段凹岸臨深水處,閩南語水道中深水處慣稱為“潭”,在水之際稱“墘”,故潭仔墘即謂深水河岸邊的村莊,至民國九年改稱潭子。這一帶昔日為拍宰海平埔族阿裏史社(Rarusai)地。
鄉名原稱“茄投”,地名由來不明,今名龍井出自今龍泉村龍目井巷之古“龍目井”,民國九年改稱龍井。
豐原原稱葫蘆墩,係拍宰海(Pazeh)Haluton社的譯音漢字,民國九年才改今名。
以前稱作阿罩霧,地名出自平埔族社名Ataabu的譯音字,初稱貓羅新莊,蓋在貓羅堡內新形成之村莊,後改阿罩霧莊。地名由來另一説,為其東半丘陵地帶經常有霧籠罩,取其意而命名。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