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1.09.14)

時間:2011-09-26 10:01   來源:國務院臺辦

  9月14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范麗青回答了記者提問。

  范麗青:大家好,我們發佈會暑期休息了一段時間,今天又開始了。下面請大家提問。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當前大陸臺資企業在經營方面面臨著多方面嚴峻的考驗,請問發言人,為了幫助這些臺資企業,尤其是中小臺資企業在擺脫困境方面,我們採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下一步還有哪些安排?

  范麗青:臺商是我們身邊的臺灣同胞,長期以來,大陸各有關方面非常關心臺商發展、重視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努力幫助臺資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近幾年,大陸有關部門和各地政府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系列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和措施,幫助解決融資困難、開拓大陸市場,切實維護臺商合法權益。

  當前由於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大陸臺資企業的發展面臨新挑戰。我們對臺商面臨的困難感同身受,十分關切。近期,我辦專門派出調研組赴廣東、江蘇、浙江等臺資企業集中的地區進行深入調研,廣泛蒐集和具體了解臺資企業遇到的各種困難,針對臺商反映比較集中的成本上升、出口市場萎縮、資金和勞動力短缺、土地糾紛等問題,我們正在和有關部門和省市政府深入研究提出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幫助臺資企業。

  比如,最近廣東省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支援“三來一補”的臺資企業創立內銷品牌,建立內銷市場網路體系;鼓勵符合條件的臺企産品進入政府採購市場;對臺資企業流通業發展、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予以專項資金支援;對臺資企業申請認定智慧財産權優勢企業、清潔生産企業等,實行與內資企業相同的申請程式和條件;同時,將進一步清理涉及臺資企業的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在協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廣東省相關部門將聯合成立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服務團、法律服務團,為臺商提供服務,還將支援省內臺商集中地市出臺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措施。

  福建省提出,將對臺資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技術轉讓所得收入減免企業所得稅;對臺資企業資源綜合利用收入按規定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支援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為臺資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支援生産性企業向服務業轉型;支援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並予以資金支援。

  遼寧省提出,將對在大陸上市及收購境外科技型企業的臺資企業予以資金支援和補貼。同時,遼寧省正在全面清理臺商在遼投資的相關糾紛事件,力爭為臺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另外,臺商投資集中的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也將根據當地情況研究並提出措施,幫助臺資企業發展。總體而言,我們希望不僅要幫助臺商解決眼前困難,更要力爭為臺資企業打造一個穩定、公平、有利的投資經營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最近在臺灣比較熱門的一個政治話題是馬英九如果連任之後會不會訪問大陸。我想請問,大陸方面歡不歡迎馬英九來大陸訪問,會希望或者會接受他以什麼樣的身份來大陸訪問?

  范麗青:總的來説,我們希望兩岸關係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至於你提到的具體事項,要看兩岸關係的發展情況而定。我們的態度還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週刊記者:近一段時間,第七次兩會會談成為兩岸媒體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會談議題,兩岸投保協議和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請發言人就兩岸投保協議協商的進展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范麗青:維護臺商權益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一直認真對待,積極協調處理相關問題。商簽兩岸投保協議有利於進一步加強臺商投資權益保護,有利於促進兩岸的經濟合作,我們一直持積極態度。在協商過程中,考慮到兩岸之間的特殊情況和臺商的需求,大陸方面已最大限度地釋放善意,很多安排已經超出了一般投資保護協議的範疇。目前,協議的協商進展良好,大部分內容已經達成共識。我們希望雙方加緊協商,以便在第七次兩會會談中簽署協議。有關第七次兩會會談舉行的具體時間,將由兩會協商決定,我們希望早日舉行。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延續兩會會談的話題,王毅主任昨天在南京的時候也特別提到,在9月底前來舉辦他覺得相當樂觀,但是同一時間,臺灣的海基會表示,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一個時間表,主要問題卡在投保協議,現在雙方還在協商當中,請發言人予以説明。另外一個問題,在政治議題方面,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到美國訪問的時候表示,“民進黨對中國人民從未有任何敵意,近年來有不少民進黨的民代跟地方首長訪問中國”,她也“歡迎中國人士到臺灣來訪問”。對她這番談話,國臺辦是如何解讀?認為是善意的釋放嗎?國臺辦有什麼看法?

  范麗青:關於兩岸的投保協議,我剛才已經介紹過了,目前協商進展良好,大部分的內容已經達成共識。還剩下一些具體操作程式的問題需要繼續協商。所以我們希望雙方加緊協商,以便在第七次兩會會談中簽署。

  您的第二個問題,事實證明,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並沒有改變。如果堅持這樣的立場,所謂的“善意”將無從談起。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開放已經快三個月了,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情況。另外,最近有業者表示説,好像赴臺個人遊的熱度並不像預期的那麼火熱,請發言人介紹一下是否有相關的措施繼續推動。還有消息説,可能會在接下來開放廣東等幾個省份作為第二批的試點,請發言人證實。

  范麗青:導致目前赴臺個人旅遊人數較少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政策實施的滯後效應,還有遊客也反映,臺方手續辦理過程過於繁雜等。各有關方面也正在想辦法加以改進。8月份赴臺個人遊的人數已經有了明顯的增加。我們相信,隨著個人遊旅遊産品的不斷豐富,赴臺個人遊的市場也會更加快速地發展。至於是否會進一步開放試點,還需要雙方來協商。

  臺灣《旺報》記者:雖然個人遊已經開放了,但是,陸客團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造成一些市場問題,臺辦有沒有了解一下,這三個月陸客下滑的因素到底是什麼?

  范麗青:根據我們的統計,今年1至8月,大陸居民赴臺灣團隊旅遊人數為77萬人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8月赴臺團隊旅遊已經呈現上升趨勢,為9.0599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7.64%。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事實上,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一直是表現不錯的,維持著上升的勢頭。我們也會繼續關注此事,努力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創造更好的條件。

  新華社記者:民進黨聲稱“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的共識,而非兩岸的共識,所以民進黨反對。如果蔡英文在2012年勝選,大陸是否會堅持“九二共識”是發展兩岸關係的基礎,否則一切免談,是這樣嗎?既有的兩岸關係發展的成果會遭到毀棄嗎?

  范麗青:“九二共識”是由兩岸分別正式授權的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的,而不是由國共兩黨達成的,代表的是兩岸雙方的共識。“九二共識”達成後一直是兩岸協商談判的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都是在這一基礎上取得的。否認或者推翻“九二共識”,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將會導致兩岸協商無法進行,兩岸關係也會再度動蕩不安。我們和臺灣同胞一樣,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最近臺灣有一個影片叫《賽德克巴萊》正在熱映當中,據我了解,好象臺灣有關方面也希望這部片子能夠在大陸公映,請問發言人,這部片子目前送審情況怎麼樣?大陸的觀眾大概什麼時候能看到這部影片?

  范麗青: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反映的是歷史上的霧社事件,描寫了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這部片子在臺灣上映,觀眾反應熱烈。有朋友告訴我説,場面很恢弘,很震撼。我們樂見該片在大陸上映。根據我們的了解,目前有關部門尚未接到引進這部片子的正式申請,如果臺灣的製片方提出該片在大陸商業發行的要求,我們願意積極促成。

  廈門衛視記者:《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生效已經滿一週年了,請發言人介紹一下一年來的實施情況和取得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效果。

  范麗青:《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生效滿一年,實際上這方面的情況,我們在6月29日發佈會已經很全面地介紹過了。總體而言,ECFA的簽署實施促進了兩岸貨物貿易規模的擴大,加速了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帶動了兩岸産業合作的發展,不僅為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自由化提供了機制性的保障,也對擴大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兩岸經濟聯繫,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這是一份得到了兩岸大多數民眾肯定和讚賞的好協議。這個協議的簽署和早期收穫計劃的實施都只是第一階段,接下來還會繼續就框架協議所規定的一些內容進行後續商談,目前有些商談已在進行當中。我們相信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可以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能夠推動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能夠為兩岸人民謀得更多、更實在的利益。

  《法制晚報》記者:在今年8月初,由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專家聯合發佈了一項2010年度南海形勢評估報告,該報告建議,兩岸應該加強在南海問題方面的合作,推動建立南海油氣資源的合作開發,請問發言人,兩岸在南海問題上有沒有合作的空間和可能性?

  范麗青: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的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維護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第七次陳江會預期會取得哪些成果?第二個問題,關於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最近有消息稱,在大陸的“十?一”長假期間,大陸游客的人數會上升,想問一下發言人,是否有具體措施來提升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的熱情,支撐這樣一個預期。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第七次兩會會談預定有兩項議題,一是商簽兩岸投資保護協議,這方面的情況我剛才已經介紹過了。二是商簽兩岸的核電安全合作協議,這個協議的協商進展順利,雙方已經就大部分內容達成一致,目前雙方正在繼續努力,爭取早日簽署協議。第二個問題,預計“十?一”長假期間大陸居民赴臺遊人數會增加,去年的經驗就可以證明。我和你同樣期待。

  中新社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今年上半年兩岸交流總體情況,還有下半年,2012台灣地區選舉臨近,會不會放緩兩岸交流的進程?

  范麗青: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當前兩岸各項交流蓬勃開展,兩岸人民大交流的局面已經形成。除了我剛才所介紹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統計數字以外,整體而言,今年1-7月大陸居民赴臺累計為100.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7.01%。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兩岸交流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援兩岸交流,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最近有很多媒體報道,説大陸官方限制臺灣的藝人到大陸這邊來發展或上大陸電視的節目,因為這個規定並不是很清楚,有人稱之為封殺港臺藝人的“限娛令”,這令臺灣的演藝圈非常擔心,我們也很關切這個問題。現在臺灣藝人到大陸來演出具體有什麼樣的規定?是不是真的會出臺這樣一個限制?

  范麗青:這可能是一個誤傳。不過我非常理解臺灣藝人和您的關切。經過我們向有關主管部門了解,目前臺灣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的有關規定,沒有新的變化,還是原來的規定。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週刊記者:現在大家關注的都是經濟議題,下一步有沒有關於兩岸文教方面協議的協商規劃?

  范麗青: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當然“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是我們推動的一個步驟。兩岸經濟合作方面,目前已經有很多協議,包括“三通”方面的協議,大陸資本赴臺投資的共識,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都極大的推動了兩岸經濟的合作和交流。對於兩岸其他領域的交流,我們也一直持積極鼓勵和支援的態度,大家也可以看到,兩岸的文化交流當前非常熱絡,包括今年《富春山居圖》能夠到臺北合璧展出,許多文化界人士也呼籲,希望能夠將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也納入未來兩岸協商的考慮,我們對此非常贊同。

  范麗青: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