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國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10.03.17)

時間:2010-03-17 14:55   來源:國臺辦網站

3月17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發佈會。發言人楊毅回答了記者提問。

    楊毅:各位,上午好!我今天沒有要發佈的內容,歡迎各位提問。

    深圳衛視記者:據報道,臺灣有關行業組織希望今年年底前能夠搭建這個認證的平臺,讓符合條件的臺灣藥劑師、護理師等醫務人員不必考證就可以來大陸取得任職的職業資格,請問大陸方面對此有何態度?第二個問題,臺行政部門負責人吳敦義日前表示,在確保臺灣安全的前提下,兩岸的軍事互信談判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例如海峽中線的問題可以先談,對此您有什麼評論?

    楊毅:加強兩岸醫療界的交流和合作,有利於促進兩岸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造福兩岸同胞,大陸方面願意就臺灣有關行業組織提出的對臺灣藥師、護理師開放認證職業資格的事宜,同臺灣有關方面進行積極的協商。

    第二個問題,我們贊成兩岸適時就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進行探討。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上海世博會召開在即,請發言人介紹臺灣方面參與本屆世博會的相關情況。另外,臺灣業者表示目前每週270個航班,像上海、北京等城市顯得有些運力不足,面對上海世博會的客流量的變化,大陸方面在民航的航班航點上會不會考慮增加?

    楊毅: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盛事。上海世博會自籌辦以來,得到臺灣各界的廣泛關注、熱情支援和積極參與,目前臺灣已經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與展示、市場開發與運營、文藝演出活動、票務推廣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在場館建設與展示方面,以“山水心燈——自然城市心靈”為主題的臺灣館由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籌建,提倡未來城市文明“回歸自然、回歸心靈”,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本屆世博會主題相呼應。臺北市以“無線寬頻——寬頻無限的便利城市”和“邁向資源迴圈永續社會的城市典範”兩個案例入選本屆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展示。震旦集團籌建了以“中華玉文化、城市新風格”為主題的企業館。

    在市場開發與運營方面,目前,參與世博會市場開發的臺資企業,據我們了解已達到21家,這些企業分別參與了世博園區和世博村餐飲服務、世博會特許商品零售以及便利店服務。

    在文藝演出活動方面,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和臺北國樂團作為城市最佳實踐區臺北案例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已向世博會組織者提交演出申請,並申報了戶外廣場音樂會演出方案。長榮基金會交響樂團等已確定參與世博會演出。

    在有關票務推廣方面,目前,臺灣中國旅行社已成為上海世博會臺灣地區指定票務代理機構。我們熱忱歡迎廣大臺灣同胞屆時前來參觀世博會,共襄盛舉。我們將為臺灣同胞提供週到的服務。

    至於你提的第二個問題,我想,剛才我已經講過了,只要是有利於方便臺灣同胞參與上海世博會的相關事項,我們都會積極協調,努力促成。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請問發言人,最近美國的一個智庫學者譚慎格宣稱,臺灣如果和大陸簽了ECFA,可能會被邊緣化,不曉得發言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楊毅:協商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目的是要實現兩岸的互利雙贏,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兩岸有關研究機構長期的分別研究和共同研究都已經表明,商簽這個協議對兩岸經濟發展是有利的。

    臺灣TVBS記者:請問,根據媒體報道,下一個禮拜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先生要到臺灣訪問,請發言人證實這件事情。另外,姜增偉到臺灣去是不是跟商簽ECFA相關?馬英九昨天説了,希望在今年6月份前,兩岸的ECFA商簽可以定下來,請問發言人對6月這個時間點有沒有意見?

    楊毅:第一個問題,姜增偉先生將在本月下旬去臺灣訪問,是參加兩岸經貿方面的交流活動。

    第二個問題,關於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已經做出了明確的宣示,表明瞭我們一貫的立場,釋放了我們的善意。我們將認真貫徹胡總書記、溫總理的指示精神,加快推進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進程,努力地把好事辦好,促進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至於説什麼時候能夠簽這個協議,還是要看兩岸協商的進展情況,雙方共同朝你説的這個時間來努力。

    廈門衛視記者:日前有臺灣的民意代表指出,因為廈門跟金門很近,提出希望把廈門作為一個備用機場,這樣如果遇到大霧的天氣,臺灣的班機可以在廈門備降,請問大陸方面對此持何態度?

     楊毅:早在1981年10月,大陸民航主管部門就已經宣佈,臺灣民航飛機在飛行中如遇緊急情況,可以到大陸民航機場降落或起飛,大陸民航將提供一切安全保障和服務設施。2007年4月,在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期間,民航總局負責人進一步重申,臺灣民航飛機如果有需要,不管是天氣方面的原因還是飛機的原因,或者其他緊急的情況,都可以通過兩岸航空業已經建立的暢通的溝通渠道,到大陸對外開放的機場降落。所以,我想你説的情況不成問題。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據報道,上海市長韓正將於4月上旬赴臺推介世博會,隨後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也將率千人團訪台,請發言人介紹一下他們的行程安排。另外,大陸其他省區市主要負責人今年率團訪台還有哪些計劃?

    楊毅:上海市長韓正計劃于4月上旬率團赴臺訪問。訪台期間,韓市長將出席“上海—臺北城市論壇”,交流兩市發展和管理的經驗,考察交通市政建設。韓市長還將出席上海世博會的推介活動,並和臺灣的民眾互動交流。為了促進滬臺兩地文化交流,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昆劇團屆時將隨韓市長赴臺訪問演出。

    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計劃于4月中下旬率團赴臺交流訪問,參加第七屆“湖北武漢臺灣周”活動,並進行經貿、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相關的行程還在安排之中。年內其他重要的赴臺訪問安排,如果一旦確定,我們將及時向各位通報。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請問,下個禮拜兩岸兩會將就ECFA進行二度協商,請問大陸方面對這次協商希望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有什麼樣的期待?第二個問題,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下個禮拜也要訪台,我們知道姜增偉副部長是在商務部負責ECFA談判的官員,您剛才説到這次他去臺灣是參加民間的經濟交流。不曉得,他是否會借這次訪台的機會,跟海基會或者是其他相關的單位做關於ECFA議題的交流?

    楊毅:兩岸關於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協商是一個過程,第二次兩會專家組工作商談什麼時候舉行,還需要兩會來商量決定。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剛才我已經回答,姜先生這次赴臺是參加一個民間的經貿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據悉,國臺辦王毅主任今天將赴日本訪問,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行程的安排。

    楊毅:應日本政府的邀請,王毅主任今天赴日本進行訪問。訪日期間,王毅主任將分別會見日本政府以及朝野政黨負責人,看望包括臺胞在內的旅日僑胞,並和日本各界進行交流。

    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請問溫總理的有關“讓利説”,我們知道昨天吳敦義有提到,“讓利”這兩個字如果改用“同理心”,可能讓人家感受會比較好一些。另外,有人説用“讓利”這樣的字眼,會不會有矮化臺灣的嫌疑。請問發言人怎麼看?

    楊毅:想得太多了。我前面已經講過了,溫總理的重要政策宣示已經表明瞭我們一貫立場,也釋放了我們的善意。協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要遵循平等協商、互利雙贏、彼此照顧對方的關切這三條原則。兩岸是同胞兄弟,在協商的過程中,我們會按照大陸的一貫政策,從兩岸經濟規模、産業結構、市場容量等具體的情況出發,充分考慮臺灣方面的合理訴求,盡可能地照顧臺灣中小企業、廣大基層民眾,特別是臺灣農民朋友的利益,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我想,我們的善意已經體現得非常充分。

    中新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春節以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人數成倍增加,現在臺灣有關方面已經把每日審批的上限額度從4311人上升到6000人。有關旅遊業者呼籲,希望能夠儘快調高或者調整現在平均每日遊客配額3000人的上限,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第二,也是與此相關的,臺灣航空業希望,兩岸的航班能夠增加。您對此有何看法?

    楊毅: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同胞願意到臺灣去旅遊,是好事兒。我想這種好的形勢下,兩岸有關的主管部門有責任、也有義務為赴臺旅遊的大陸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週到的服務,讓他們高高興興地去、開開心心地回。至於你提到的配額問題,臺灣方面如果有想法,雙方可以商量。

    第二個問題,去年8月31日開始,每週往返兩岸的直航班次已經大幅增加到270班,儘管如此,和每年往返兩岸500萬人次的旅客相比較,航班仍顯不足。特別是一些熱點的城市,比如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航班還是相當緊張,往往一票難求。所以,我們對兩岸民眾希望繼續擴大兩岸直航的航點、增加直航航班的願望表示充分的理解,並且願意通過兩岸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為兩岸民眾的往來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回到ECFA的問題,溫總理講“做讓臺灣農民放心的事情”。其實,臺灣農民最擔心的就是大陸農産品如果以後開放到臺灣去,可能威脅他們的生存空間。請發言人闡述一下,如何讓臺灣農民安心?

    楊毅:溫總理已經作了政策宣示,接下來的問題要通過兩會工作組的協商來進行。我再加一句,現在兩會工作組的協商正在進行,希望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界能夠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讓他們好好談,爭取早一點談出結果。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最近,我們注意到臺灣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表態,今年世界衛生大會將會繼續邀請臺灣以觀察員的身份來參會,而且他們很快就會收到邀請函,請發言人證實一下這個情況。

    楊毅:去年,兩岸雙方妥善處理了臺灣方面參加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的問題,得到了兩岸同胞的廣泛支援及國際社會普遍好評。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形勢下,我想今年這個問題也會得到妥善的安排。

    《中國日報》記者:延續軍事交流的問題,臺灣吳敦義提出了兩個前提,請問大陸對於兩岸軍事交流有沒有設定什麼前提?

    楊毅:我剛才在前面説了,我們主張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這方面的工作也應該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從容易做的先做起。比如説從兩岸退役軍人和相關專家學者的交流開始。這方面雙方去年在臺北舉行了兩岸一甲子的研討會,我覺得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你好臺灣網記者:清明節快到了,臺灣方面主動臨時上調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配額。另一方面,很多定居大陸的臺籍同胞及其後代,也很希望在這個假期返臺探親祭祖。在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也非常關心推動大陸臺籍同胞自由赴臺探親問題,不知道國臺辦最近有沒有跟臺灣方面就此進行接洽溝通?

    楊毅:慎終追遠,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希望臺灣方面能夠積極妥善地處理這個問題。

    廈門衛視記者:剛才您也提到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居民想到臺灣去旅遊。我們也注意到日前有報道説,連續發生了很多起大陸旅行團因證件問題推遲或無法入島旅遊的情況,您對此有何看法?

    楊毅:這個事情我剛才已經談到了,剛才你提到的這些最近發生的事,媒體都有很多報道,我想我也不必在這裡再詳述。我還是那句話,擴大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是我們這兩年來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目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積極性很高,這是一件好事,兩岸雙方應該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週到、便捷的服務。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今年5月9日,俄羅斯將舉辦反法西斯勝利65週年紀念活動,俄羅斯的有關人士想要邀請當年國民政府的老兵能夠參加。不曉得大陸對這方面是否樂觀其成?

    楊毅:你充分地闡述了你的觀點,我也看過你的報道,但是我沒有聽説過有這件事情。

    台灣網記者:發言人,你好。有報道説,最近臺資企業的缺工現象比較嚴重,請您介紹一下具體情況如何?另外,大陸有關方面會採取哪些措施幫助他們解決這一問題?

    楊毅:近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回暖,各地企業生産漸趨穩定,在一些地方出現缺工現象。但據專家的研究,目前大陸勞動力資源總體上依然充沛,部分地區的缺工現象是季節性、結構性和區域性的,經過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是可以解決的。有關部門近日已表示,部分地區缺工現象近來已有明顯緩解。

    為進一步服務台商,幫助和促進臺資企業發展,我辦近期分別就部分臺商投資較集中地區臺資企業缺工情況進行了了解。目前,相關省市已經相繼採取向務工人員發放免費求職指南、組織臺資企業赴外省招工、舉辦臺資企業專場招聘會、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強省際勞務合作、加大培訓力度等多項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相信隨著這些措施的逐步落實,將對緩解當地臺資企業用工難問題起到積極作用。  

    另外,有關部門還將採取指導臺企聯、各地臺協等團體廣泛發佈用工、求職資訊,加強工人技能培訓,協調用工大省與勞務輸出大省建立勞務合作關係等措施,幫助臺資企業解決困難。

    《人民日報》記者:發言人,你好,我看到有報道説,海協會副會長王富卿3月18日將率宗教交流團赴臺訪問,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將於3月24日率團來大陸。請予證實,並介紹今年兩會交流的規劃情況。

    楊毅:根據海協會、海基會去年底臺中會談達成的關於繼續加強兩會互訪交流的共識,經兩會初步商定,今年海協會擬組織6至7個交流團赴臺訪問。內容涉及促進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宗教交流、防禦自然災害交流、中小企業家交流、醫藥衛生交流、農業交流、司法交流等方面。海基會也擬組織5至6個交流團來大陸訪問。據了解,3月18日至26日,王富卿副會長將率“海協會民族宗教交流團”赴臺北、臺中、高雄、花蓮等地訪問,加強兩岸宗教、民俗交流。3月24日至30日,江丙坤董事長將率“海基會華中臺商參訪團”赴長沙、南昌、合肥等地參訪,走訪三地臺資企業,考察臺資企業在中部地區經營發展的情況。海協會已做好各項接待安排。歡迎江董事長率團來訪。

    《法制晚報》記者: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今年兩會期間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希望在廣東沿海地區先開放臺灣個人遊,去年國臺辦的回復是時機不成熟。想問一下,今年這個情形有沒有變化?第二個問題,兩岸旅遊部門互設辦事處,什麼時候掛牌?第三個問題,在總理的記者會上,總理説希望《富春山居圖》合璧,兩岸分別收藏此畫的兩個博物院都提出了各自的態度,請問臺辦在這方面有沒有做牽線的工作?

    楊毅:第一個問題,目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採取團進團出的方式,這是根據兩會達成的關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協議來做的。考慮到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還處於起步階段,雙方應該本著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來確保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健康有序地發展。當然,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進一步的發展,在相關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我上次已經講過,我想你説的個人遊是有望實現的。第二個問題,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互設辦事機構的問題,雙方在完成籌備之後,將商量掛牌的時間。 第三個問題,據我了解,杭州博物館已經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就《富春山居圖》兩幅合展的事情進行商量。這是一件有利於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有利於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好事。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把它完成。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ECFA商簽,馬英九已經提出了時間表,希望在6月能夠簽成。我可以這樣理解嗎?ECFA爭取在6月簽成。

    楊毅:剛才我在回答年代電視臺記者提問的時候,已經講的比較清楚了。協議的簽署當然要根據協商的進展情況來確定。但是,考慮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兩岸經濟都有好處,也有急迫感,所以我們已經表態,將加快推進這個協商的進程,雙方共同朝著你所説的那個時間來努力。

    謝謝各位出席本次發佈會,下次再見。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