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作家廖信忠:為大陸讀者講述“草根”臺灣(圖)

時間:2010-01-09 20:51   來源:台灣網

《我們臺灣這些年》作者廖信忠接受本網記者採訪 (台灣網記者 徐維彬 攝)

  台灣網1月9日北京消息 寒冷的北京冬日,三聯書店韜奮圖書中心內卻溫暖異常。今天下午,在這裡舉辦的飛虹書友匯“我們應該如何了解彼此”書友互動活動上,暢銷書《我們臺灣這些年》的作者、臺灣作家廖信忠表示,將會推出《我們臺灣這些年》續書,讓大陸的朋友們更多地了解“草根”的臺灣。

  該活動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峽飛虹網路電臺主辦,由國際線上、台灣網、中國網、新浪視頻、百度娛樂等媒體支援。

  《我們臺灣這些年》最初發表于天涯雜談和鳳凰網,因為“讀起來真實”,立即引發百萬網友熱議;2009年11月,此書由重慶出版社出版,迅速引發各界關注。

  在本書中,廖信忠從自己出生的1977年寫起,以一個臺灣平民的成長經歷為切入點,細述30多年來臺灣發生的大事件和自己成長的小故事。這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講述了30年來政治巨變下,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廖信忠説:“有很多大陸朋友問過我有關臺灣的事情,其中有很多相似的問題。所以我想到可以寫這樣一本書,告訴大家臺灣民眾對大陸的理解,回答對臺灣感興趣的大陸朋友的各種問題。”正是基於這樣的初衷,他創作了這本迅速躥紅的暢銷書。經過多次與網友、書友等的互動,廖信忠認為自己已經達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創作初衷,但是在如娛樂文化方面的問題還回答得不夠充分,比如大陸朋友很感興趣的鄧麗君的故事等。因此,他有計劃進行更為全面的創作,幫助大陸讀者更加了解臺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回想起1999年第一次來大陸時北京這個城市給自己的印象時,廖信忠説:“我當時被北京的高樓大廈震驚了,因為在我的印象裏,北京等於衚同、故宮以及蘇式建築,沒有想到北京原來是這樣的。”在廖信忠眼裏,這是因為兩岸民眾受到歷史、政治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進而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想像對方,久而久之形成了片面的理解甚至於誤解。因此,廖信忠認為,兩岸應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文化、娛樂等方面的交流和溝通,讓雙方民眾加深彼此的了解。

  在交流過程中,一位認真聆聽並認真記錄的老先生,來自湖北黃岡的已退休的中學校長聞立瑋,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兩岸同胞確實需要溝通和了解,以往我們對臺灣的了解確實是比較片面的,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臺灣同胞對政治、社會一些溝通上的態度。”聞立瑋説,“可見我們兩岸同胞的交流還應該更廣泛,因此我認為可以加強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並且將交流和溝通深入到家庭、社區裏面,這樣可以了解兩岸民眾最真實的想法。”(本網記者 徐維彬)

活動現場 (台灣網記者 徐維彬 攝)

活動現場 (台灣網記者 徐維彬 攝)

圖書《我們臺灣這些年》 (台灣網記者 徐維彬 攝)

  廖信忠簡介:

  廖信忠,1977年出生於蔣介石當局被逐出聯合國後“風雨飄搖”的臺灣;1984年,李登輝當選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廖信忠上小學;1989年,蔣經國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初中;1993年,臺灣的“新國民黨聯線”人士組建“新黨”,廖信忠進入淡江高中讀書;1998年,馬英九和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廖信忠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馬英九獲勝,而陳水扁隨後鋃鐺入獄,廖信忠也在上海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