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灣檀香木雕刻家陳進財的兩岸“檀香情”

時間:2007-12-10 14:11   來源:新華網

  “莆田對我很照顧,讓我能一下子買到工藝城3間店面!”12月6日,臺灣檀香木雕刻家陳進財在沉香氤氳的雕刻廠辦公室,談起他的兩岸“檀香情”。

  現年55歲的陳進財出生在臺灣苗栗縣通宵鎮,家鄉傳統的民間雕刻藝術讓他著迷。14歲小學畢業後,就輟學學習木雕手藝。3年學成之後,在臺灣流浪打工。而此時,他的雕刻技術已露“尖尖角”。20歲那年,他開始合夥創辦企業。一開始,他就盯住了檀香木及沉香木。他認為,檀香及沉香是佛教聖品,一般人買不起,而日本的檀香、沉香的佛像市場大,手藝要求嚴格,非常人可以勝任。5年之後,他自立門戶,成為臺灣最大檀香木批發商,“最多時,我擁有60噸的檀香木及800多公斤的沉香。”但到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的工資高漲,雕刻工人跳槽嚴重,工廠訂單多,而技術工人難以為繼。於是,陳進財把眼光投向勞動力便宜的大陸。

  1988年,陳進財來到浙江省溫州市辦廠。兩年之後,陳進財來到莆田。“莆田與臺灣近,貨送到臺灣僅12天,生意競爭就要快!”陳進財説。

  “1995年,有時一件精品加工,我心甘情願開出加工費9萬元。”陳進財的高價不僅開創了莆田檀香木雕塑加工的先河,而且刺激了正在復蘇的雕刻業。看到莆田的人才、技術、區位優勢,1999年,陳進財在涵江區江口鎮租賃廠房,創辦了臺灣鴻藝雕刻廠,招收了當地近60名工人。他對工人很好,對産品要求嚴格,“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他善於取長補短,汲取海峽兩岸的工藝精華,借鑒日本工藝美術的成功經驗,産品精益求精。他與工人們集體創作的作品有20多件次獲得國家級金、銀、銅獎。陳進財自豪地説:“鴻藝的産品在市場上絕無積貨。”他的檀香及沉香作品成為北京、上海、臺灣企業家、財團及收藏家的搶購品。

  近年來,莆田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檀香、沉香加工基地,並榮獲了“中國木雕之城”的榮譽。該市在福廈高速公路莆田出口處建設了佔地46畝的莆田工藝美術城,吸引海峽兩岸的工藝美術的名家、名企入駐開店。在寸土寸金的黃金旺鋪中,政府一下子讓陳進財擁有3間建築面積分別為325平方米的店舖,而每間店面的價格不到市場價的一半。

  “工藝城的店面是我的根據地。”在莆田創業18年的陳進財特地把最小的兒子俊豪帶到身邊,“等工藝城開業,我要把3間近1000平方米的店舖擺得滿滿的!”(許海生)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