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布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曾一士:公益心兩岸情

時間:2007-10-01 10:29   來源:中新網

  臺北“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先生是一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者,喜愛古玉奇石。曾先生熱心殘疾人事業並積極推動“國父紀念館”與大陸同行在學術文化方面的交流。作者:崔煜芳
 

  中新社臺北九月三十日電題:臺北見聞:愛玉人·公益心·兩岸情——訪臺北“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

  中新社記者 崔煜芳 陳立宇

  仁者愛玉,品格高雅。與臺北“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先生茶敘交談,記者感到曾先生正是這樣的一位仁者。

  愛玉人

  開朗健談的曾一士先生愛玉、惜玉、研究玉數十載,有《東亞玉器文化的起源》等著述。“黃金有價玉無價”,說到玉器的收藏與鑒定,曾先生積多年經驗,總是耐心地為初入門者指點迷津。他有一雙慧眼,凡圈中人士及愛好者每有困惑處,總會想到請他這個“老法師”來把脈定奪。

  “這一行現在造假的騙術花樣翻新,就算懂行的,稍不留神也會看走眼。”曾先生感嘆道。他說:“這其中漩渦很深。常言道:沒有賣錯的,只有買錯的。一成的失誤很可能遭致十足的損失。”

  身為副館長,曾一士恪守職業操守。在他辦公室里挂著別人送他的大幅油畫作品,他說那是人家來辦展後留下的,拿回去就有“瓜田李下”之嫌。而在擔任“國父紀念館”副館長十八年間,他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無怨無悔。

  公益心

  曾一士先生擔任著臺灣“截肢青少年輔健勵進會”及“身心障礙者藝文推廣協會”理事長。他曾率隊參加一九九四年在北京舉行的遠南殘疾人運動會,並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每年組織兩岸傑出殘疾人聚會臺北“國父紀念館”同臺演出。

  為了協助截肢者開創新的生活,曾一士和文化大學舞蹈係老師顏翠珍共同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由截肢舞者組成的“弦月舞集”,並義務輔導“全方位”和“妙音”等視障者樂團。“弦月舞集”的作品曾在國際性的比賽中拔得頭籌。曾一士先生也很稱讚大陸殘疾人藝術團排練的“千手觀音”。他表示,滿月固然美,弦月也是美,同樣震撼心靈。而他辦公室的那幅油畫正是描繪了四個單腿殘疾人舞者的動人舞姿。熱心公益事業的曾一士先生曾獲得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熱愛生命獎章”。

  兩岸情

  “我已到過大陸很多次。新疆、內蒙、四川、北京、上海……都去過。”曾一士先生說。記者曾聽到很多臺商說自己去過大陸多少次,而頻繁往來于兩岸學術及文化交流的曾先生,其來大陸的次數大概也是臺灣人士中的“高記錄”。

  曾一士先生自小學習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將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視為已任。而兩岸同根,交流互動是歷史大潮所趨。曾一士先生以仁者無畏的精神主導或參與海峽兩岸交流活動。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國父紀念館”先後與中國社科院等十多家科研單位、北京大學等三十所知名院校、大陸的國家博物館等十余個博物館有過交流與合作,舉辦過紀念性、學術性、藝術性活動一百二十多場。

  曾一士說:“‘國父紀念館’是歷史的紀念之所,也是學朮的研討之地和藝術的分享殿堂。” 他說,弘揚中山先生思想,是他的職責與信念。他期望兩岸中國人共同創造的歷史、文化、藝朮,都能得到珍惜與發揚光大,澤披萬代。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