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李敖揭批龍應臺:1949哪來的大江大海?

時間:2011-04-29 14:03   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

  別人是怕共産黨而去臺灣,我們卻是怕國民黨而去臺灣

  龍應臺喜歡用人證,誰沒人證呢?我的三叔、我的六叔,都是那時死裏逃生的長春難民。我的老同學吳文立,也是一個。在臺中一中,我同吳文立放學走在一起,他講述這一悲劇,他那時十二歲,同母親被趕出長春,國共雙方還在交火,流彈打中他母親,當場斃命。奇怪的是,母親身上都餓得幹扁了,都流不出什麼血來了。侈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龍應臺,你知道多少?

  吳文立他爸爸吳廣懷是國民黨國大代表,是我父親的學生。東北人見證中國本土上的苦難,早在1904年日俄戰爭就開始了。兩個王八蛋國家打仗,戰場竟在中國領土上,多可惡啊。到了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東北人更首當其衝,開始抗日。可是,蔣介石的國民黨的歷史不這麼算,抗戰竟從“七七事變”算起,“九一八事變”後的六年都不算了。尤其在蔣介石的國民黨媚日的時候,不準你抗日。我爸爸因為抗日抗得早、抗得拍子與國民黨不對,自然有被國民黨誣為“漢奸”的危險。我爸爸的遭遇,畫出了一幅謔畫,就是:要愛國,必須得跟著國民黨永遠在一起才行,你要單獨去愛,不論你多少功勞、做多少“地下工作”,結果不用“漢奸”辦你,就是黨恩浩蕩了。因此,在日本走了、共産黨來了的時候,他學乖了,他知道這回一定得抓住國民黨、跟國民黨永不分離才成,再被國民黨所棄、再做國民黨的“棄民”,國民黨再回來,他一定又是“漢奸”了。於是,他決心搶登巴士,先期逃難,追隨國民黨到天涯、到海角,再也不分離。最後,天外有天、海外有海,他跟到了臺灣,就這樣,我們全家到了臺灣。那時我十四歲,無決定之權,一切爸爸決定。我爸爸來臺灣的目的,的確沒別人那麼雄壯,一切救國救民反共抗俄的大道理,他全都跟不上。他來臺灣,只是怕國民黨又説他是“漢奸”而已。別人都是怕共産黨而來臺灣,我們卻是怕國民黨而來臺灣,天下令人哭笑不得之事,無過於此了。龍應臺好像遍訪民隱,她不該不訪到這個有特色的故事吧?漏掉這種有特色的小故事,又何以真知“一九四九”呢?

  所謂“太原五百完人”是個最大的謊言

  理解“一九四九”,當心説謊,尤其集體在説謊。因為有了集體挫敗,別忘了“一九四九”給打到臺灣來的蔣介石人馬,都是失敗者。失敗的人、失敗的馬。馬的好處是不會失敗後説謊,人卻會。集體説謊的最大案例,就是所謂“太原五百完人”。這一謊話不是一陣風,吹過就算了,它還有古跡呢,就在臺北圓山大飯店前面的叢林裏,有所謂“太原五百完人招魂冢”,有碑有廟,雖然有點荒煙蔓草了,但還健在,五百完人的集體謊話,正在琉璃瓦的鉤心鬥角間。

  “太原五百完人”是國民黨在大陸撤退前的一批死難者,但他們不是國民黨嫡系,而是“山西王”閻錫山的人。他們在山西太原,在城陷以前,自知逃不掉,共産黨也不會饒過他們,乃在太原城中最高的山頭死守,其中有的還強擄城中美女,最後一起死了。國民黨嫡系精於逃難,死難非其所長,以致烈士缺貨,缺貨之下,就只好挖閻錫山的死人來充數,一網兜收,喚作“太原五百完人”。我小時候,曾在太原這山頭玩過,如今他們魂兮歸來,從太原最高山頭到臺北最高山頭了,我也幸逢其會,也從太原而臺北,恍惚之間,我好像是一個大歷史的小證人,冷眼看盡國民黨的洋相。

  那天正好是那年四月二十四日,倒是典型的“一九四九”呢,如果是真的話。

  至少數目灌了水,灌了十倍多。根據一九五○年九月十三日的所謂總統令,明説:“故山西省政府委員梁敦厚,前於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太原被共匪攻陷之際,率屬集體自戕……偕同僚五百餘人,從容就義。”這是“五百餘人”的官方説法。但照閻錫山“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紀念碑”,則説:“是役也,除戰死及軍民殉難者無算外,我文武人員義不反顧,集體自殺以報國家者,舉今所知已五六百人。”兩者説法,死難人數在五百到六百之間,至為明確。不過,照“山西文史資料”第六十輯公佈的調查報告,事實上,死難者“全部只有四十六人”而已!的確有人死了,但沒死那麼多。號稱五百,是串連並比美古代田橫五百義士殉死的故事,於是就吹起牛來。

  據調查報告,臺灣這邊所捏造的五百完人“題名錄”,就是所謂名單,只有二十個人是真的。調查報告説:“太原四十六人自殺,‘題名錄’列出其名的不到二十人,除此之外,都是捏造的。其中,有的名字確有其人,但不是仰藥成仁,他們有的還健在人世;有的是戰死或病死的;有的是被閻錫山或其軍政機關處死的;而有相當一部分名字,是並無其人的;而這些人的職務百分之九十以上又是虛構的。”以上所根據的,是文證,就是調查報告,無獨有偶的,也有人證,就是臺灣這邊的前情報局督察室主任谷正文將軍。他是山西人,對他家鄉的內幕,了解獨多。他告訴我,“太原五百完人”中,有人活到臺灣來了,不過都改了名字了。龍應臺不是喜歡拈出“一九四九”嗎?她怎麼面對所謂“太原五百完人”呢?如果真的,她不能不寫;如果假的,她不該逃避。五百完人太特殊了,他們是飄洋過海而來的五百個死鬼,比起逃到臺灣的殘兵敗將,他們太“大江大海”了。龍應臺聽好啊。

  所謂五百完人中,有十八九歲的少女在內,她們跟共産黨有什麼仇,死個什麼?她們是被裹脅的,例如特警處代處長徐端的小老婆劉建德,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山西徐溝人,死時才十九歲。特警處副處長蘭風霸佔的晉劇女演員王桂燕也陪做“完人”了,她本要逃走,被蘭風當場擊斃了,死時才十八歲。這叫什麼,叫強迫做烈士嗎?還是烈士缺額,強迫你補空缺?

  就算強迫你做烈士吧。不過,有一種比較仁道的,就是明知你生前非烈士,但硬説你是烈士,大家聽了高興。

  以遼西戰役被俘的國民黨軍頭廖耀湘為例。廖耀湘由於蔣介石胡亂指揮,以致兵敗被俘。一九六一年,共産黨放他出獄。一九六八年死去,活了六十三歲。廖耀湘死後,他的部下親友出了一本《廖耀湘將軍逝世十週年紀念專輯》(一九七八年編印),在臺灣出版,算是“私史”。在書中刻意謊言他的下場,如謝冰瑩、黃振華、陳維綸,都説他“殉國”了。舒適存説他“被俘不屈死”、劉建章説他“終以不屈死”、何福祥説他“以不屈死”,這都是錯誤的。事實上,廖耀湘不但沒“殉國”,並且在出獄後,出任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四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可見他前半生是“中華民國”的軍人,後半生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循吏!所謂“殉國”與不屈而死,都是假的。這種刻意的謊言,在三年後,于一九八一年國防部史政局出版的顧祝同《墨三九十自述》中,也一直延續著。顧祝同説“其後被共軍包圍猛擊,廖耀湘不幸殉國”,可見這種廖耀湘殉國的謊話,已由國防部史政局列為“正史”了。多微妙啊,“一九四九”處的一件公案的歷史,從“私史”到“正史”,可以這樣公然捏造,硬把一個活生生的降漢扮演成血淋淋的烈士。這是一幅奇異的“一九四九”忠烈圖,可惜龍應臺不知道。五百完人中的假烈士只是“遠景”,因為他們不能上比“近景”的廖耀湘,共産黨最後還為廖耀湘開了追悼會呢,所有廖先烈的所謂殉國謊話,都給拆穿了。向失敗者致敬吧,可憐的“大江大海”派!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馮存健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