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蔣宋聯姻大揭秘:蔣介石竟曾托人向宋慶齡求婚

時間:2011-02-17 13:31   來源:人民網

  王舜祁

  據美國作家西格雷夫所著《宋家王朝》一書記載:“他派了一位月下老人——很顯然是古董張(即張靜江)——向文君新寡的宋慶齡求婚。宋慶齡在與伊德洛·斯諾的談話中,曾經回憶蔣介石向她求婚的經過。斯諾這樣記述:“孫文于1925年逝世後,蔣介石通過媒人向她求婚。她認為這是政治,不是愛情,就一口回絕了。”

  來賓之到者政界汪精衛、吳稚暉、何香凝、褚民誼、戴季陶、葉楚傖、陳果夫、張壽鏞、易培基、湯鉅、湯濟滄、蔣伯誠、繆斌、邵力子、吳鐵城、錢新之、褚輔成、沈鈞儒、陳立夫、駱季忱、陳布雷、朱家驊、葛敬恩、陳藹士、潘公展、黃伯樵、周佛海、沈毓麟、黃居素、劉文明、何家駒、嚴家熾、張肇元、王曉籟、曾養甫、嚴慎子、冷欣、胡詒谷、謝永森、沈澤春、沈君怡、譚兆鰲、韓士元(南京特別市代表)、梁紹文、冷雋、何傑才、郭德華、陳德徵等。軍界楊樹莊、柏文蔚、陳銘樞、陳之江、李鳴鐘、馬福祥、錢大鈞、王晉、熊克武,譚曙卿、陳公俠(陳儀)、焦易堂、宋鶴庚、方聲濤、陳家鼎(代表賀耀祖葉開鑫)、李祚輝(代表趙恆惕)、管仲齊(代表楊勝治)、蔡鉅猷、謝國光、吳劍學、馬玉仁、盧師話、張定將、馮志洵、楊振春(代表李景林)、朱鵬飛、包世傑、楊虎等。外賓美總領事克銀漢夫婦、美按察使潘狄夫婦、《密勒報》記者鮑威爾、青年會全國協會韋爾堡、眾業公所白蘭狄夫婦、禮明律師公館奧爾門夫婦、英按察使署婁登司夫婦、馬迪公司總經理馬迪之夫人、上海《泰晤士報》沙易夫婦、盲童學校傅蘭雅、萬國商團鮑爾謁、日總領事矢田夫婦、日人鷹見五朗、赫爾康律師夫婦、安特生、巴蘭德大估、德總領事西爾、英教士查理、鄧坎少將等。

  臨時之戒備昨日自上午起至下午十二時,宋公館有公共租界包探數人、英捕數人、西捕兩人,在門前保護,凡往宋公館者,非經主人允許,即不能進門,戒備甚為嚴密。大華飯店方面,自下午一時起,蔣氏之便衣衛兵及法租界黃金榮君之屬員約有十余人站守門口,凡有來賓,須憑請柬人內,否則概不招待。捕房方面,加派西捕四人,在大華門前維持秩序。

  宋宅之來賓宋宅來賓甚盛,尤以女賓為多。馮玉祥夫人李德全女士于下午二時四十分蒞至,衣黑皮外衣,米色軟綢旗袍,黑漆皮鞋,姿態矯健,容貌柔和,由孔祥熙夫人等招待,延人樓上。移時譚延閩、何香凝、王正廷、余日章等均先後蒞至,各國領事亦有來者,時新人均在樓上整理新裝,專候吉日良辰。樓下有孔祥熙君殷勤招待,頗形忙碌。

  舉行正式婚禮之情形下午四時十分,司儀者邵力子君高呼來賓人席,西洋樂師奏樂唱歌,既畢,請主婚人及證婚人人席,于是蔡元培君即登臺中立,何香凝、王正廷及蔣錫侯(即蔣介石胞兄介卿)等向左立,李德全、譚廷閩、余日章等向右立,形式頗為莊嚴,及司儀者呼新郎人席時,萬目注視之蔣介石氏乃隨男儐相緩步登堂,琴聲繼起,抑揚頓挫,婉轉動聽之新婚曲調中,引出一對美如天仙之司花女童,一為陳明月小姐,一為周雅英小姐,手捧花籃,隨行隨散花朵于松柏攔成之甬道上。後隨女儐相兩對,前為郭寶珠小姐及王正廷之女公子,後為倪吉貞小姐及孔令儀小姐,均輕移細步,婀娜有致。新娘由兄子文先生扶持,隨琴聲慢步前進,靜穆端莊,服飾尤新穎悅目,身後長袍曳地,由孔令偉小姐及孔令傑君司持,富麗堂皇,全場鼓掌。新郎新娘立定後,全體起立,同時向國旗黨旗總理遺像行三鞠躬禮,次由蔡元培君宣讀證書,復次用印。四時三十七分,新郎新娘相向立,隨司儀員之讚禮聲,相對行一鞠躬禮,全場又大鼓掌,新郎蔣氏輾然微笑。次謝主婚人證婚人一鞠躬,復謝來賓一鞠躬,禮乃告成,時正四時四十分也。音樂洋洋聲中,一對新人攜手出場,戚友爭擲彩紙,五色繽紛,繁花滿地,蔣氏點首表示謝意,乃退人休息室中。本欲攝影,以人擠作罷。賀客各敬香檳及茶點。五時,蔣由後門乘車返宋宅,客均不知,經邵力子先生說明,始行散去。

  回宋宅後之一對新人一對新人回宋宅後,即參見宋老太太及親屬人等,復因在大華飯店未曾正式留影,此時乃請中華照相館攝影,頗覺滿意。約八時,宋宅設宴款待新人,宴畢始相偕乘車回××(此二字不清)路新宅(許多文章說新房設在宋宅)。

  蔣宋這次婚禮,花費數字十分可觀。據當時上海《時報》採訪主任金雄白說:在戈登路的大華飯店,那是上海最豪華的西式大飯店。當時米價還是每擔三元的時候,大華飯店一碟牛排,就取價4元了。李宗仁回憶當時親眼見到的情形是:我和內子乘汽車去謁見蔣先生夫婦于其住宅,也照例說了幾句道喜吉利話,只見滿客廳都是各界贈送的豐厚禮物,琳瑯燦爛,光耀照人。當時為蔣掌管婚事財務的奉化人孫鶴皋則說:婚禮熱鬧隆重,所接受的財禮大大超過婚禮費用。

  蔣介石于結婚的當天,在上海《民國日報》發表一篇署名文章,題為《我們的今日》,是他對這樁婚姻的內心獨白,表露了他的欣喜之情,對家庭社會的看法,以及對宋美齡一見鐘情的心理。下面是報紙原文:

  “余今日得與最敬愛之宋美齡女士結婚,實為余有生以來最光榮之一日。余奔走革命以來,常于積極進行之中,忽萌消極退隱之念,昔日前輩領袖問余:汝何日始能專心致志于革命?其他厚愛余之同志,亦常討論如何能使介石安心盡革命之責任?凡此疑問,本易解答,惟當時不能開言,至今日乃有圓滿之答案。余確信余自今日與宋女士結婚以後,余之革命工作,必有進步,余能安心盡革命之責任,即自今日始也。余平時研究人生哲學及社會問題,深信人生無美滿之婚姻,則做人一切皆無意義。社會無安樂之家庭,則民族根本無從進步。為革命事業者,若不注意于社會革命,必非真正之革命,其革命必不能徹底。家庭為社會之基礎,欲改造中國之社會,應先改造中國之家庭。余與宋女士討論中國革命問題時,對于此點實有同一之信心。余二人此次結婚,倘能于舊社會有若何之影響,新社會有若何之貢獻,實所大願。余二人今日,不僅自慶個人婚姻之美滿,且願促進中國社會之改造。余必本此志願,努力不懈,務完成中國之革命而後已。故余二人今日之結婚,實為建築余二人革命事業之基礎。余第一次遇見宋女士時,即發生此為余理想中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嘗矢言,非得蔣某為夫,寧終身不嫁。余二人神聖之結合,實非尋常可比。今日之時,誠是使余二人欣喜莫名,認為畢生最有價值之紀念日,故親友之祝賀,亦敬受而不敢辭也。”王舜祁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馮存健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