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少數民族編制“琉璃娃娃” 述説民族傳説故事

時間:2011-01-18 09:41   來源:中新網

  據“中央社”報道,住在屏東長治百合部落園區永久屋的霧臺鄉魯凱族民巴秀琴,以琉璃、藤編制“阿娃娃”,每個琉璃娃娃都有魯凱族傳説的故事,“阿娃娃”成了園區裏災後復建的文創産業。

  報道説,“八八”水災後,屏東縣扶助縣內8個藝文團體進入災區做藝文陪伴,以音樂、舞蹈、戲劇繪畫等方式,針對受創災區蹲點,進行後續心靈撫慰,給予災民新生的力量,並鼓勵藝文團隊開發文創商品。

  巴秀琴是霧臺鄉吉露村民,“八八”水災時,部落重創,全村遷村到永久屋居住,在藝文陪伴團隊小太陽室內樂團邀請下,開發文創商品,希望能成為災區的産業。

  巴秀琴表示,她住進永久屋後設立手工坊,以藤編為主,開發文創商品,將少數民族祖傳的琉璃珠、藤編及塑土結合,用琉璃珠做娃娃的身體,藤編做頭飾及手、腳,皮繩做臉、塑土做手掌、鈴鐺當腳,做成魯凱娃娃,取名“阿娃娃”。

  巴秀琴説,如果全部用藤編,難度很高,不易推廣,而且商品化程度不高,所以才會結合各種材質。

  巴秀琴把“阿娃娃”做成鑰匙圈,為了傳承魯凱族的文化,巴秀琴做了6種“阿娃娃”-巴裏勇士、嬤蓋蓋(代表幸運)、巴嫩(蛇郎君的故事)、頭目及本扔與璐古,其中本扔與璐古是1對男女娃娃。巴秀琴説,每1個娃娃都是魯凱族傳説故事中的主角。

  巴秀琴説,“我希望祖母傳給媽媽,媽媽傳給我的記憶,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希望少數民族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