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音樂家助推“閩臺音樂周”

時間:2010-11-08 13:24   來源:中新社

  “兩岸的音樂語言是最接近的,而音樂的語言化成音符其實就是血脈。”被稱“臺灣文化交流超級推手”的臺灣著名音樂家許博允8日在此間表示。

  許博允等17位臺灣著名音樂家7日來榕參加“閩臺音樂周”,此番來榕的臺灣音樂家包括:臺灣新象文教基金會行政總監許博允,原亞洲作曲家聯盟總會理事長馬水龍,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潘皇龍,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王正平,原臺北藝術大學教授賴德和等。

  許博允對中新社記者説,兩岸可以在現代音樂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結合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攜手將具有中華民族特徵的音樂推向世界。

  許博允回顧兩岸音樂家交流的歷史,他説,兩岸作曲家1981年就在香港第一次集體會面,雖然沒有特別的交流,只是展示會,但兩岸音樂界不少知名人士因此彼此認識。

  1988年是兩岸音樂界交流的轉捩點。那一年,兩岸之間可以進行探親交流,但“還沒有任何文化學術層面的交流。”那一年,許博允借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美國周文忠、大陸吳祖強合作舉辦“海峽兩岸20大作曲家面對面”論壇。

  許博允1978年創辦“新象活動推展中心”,推廣國際藝術文化交流。1988年後,他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在上海三度推動“臺北、上海音樂會萃”。

  許博允此番首度攜手福建省及福州市有關方面,進行閩臺音樂交流。“兩岸管弦樂作品專場音樂會”,“臺灣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京滬閩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閩臺歌曲演唱專場 ”等四場專場音樂會將展示中國當代最前沿現代音樂創作。

  臺灣知名作曲家李子聲表示,此前,臺灣音樂人比較多的是跟北京、上海學院派的音樂家技術性層面的交流,追求現代性和世界潮流,而這次回到福建這個語言文化上面比較接近的地區,可從不同角度思考音樂。

  以“海峽兩岸作曲家對話”為主題的閩臺音樂周7日到11日在福州舉行,共匯聚來自臺灣以及京滬閩等地的著名音樂家、學者34人。 (張建忠 何風)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