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學者:陸生來臺不需設限太多

時間:2010-05-14 14:19   來源:海峽導報

  開放陸生來臺就讀與大陸學歷採證,已成兩岸教育交流之勢所必然,為此必須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教育法”(被稱作“陸生三法”)。然而,開放陸生來臺及承認大陸學歷,討論兩年,全臺灣公私立大學都做好準備,就是卡在“立法院”無法放行。

  民進黨向來堅決反對開放陸生來臺,如今黨團提案開放陸生,儘管民進黨人士承認會有如此重大的妥協,是因實力太弱、抵擋不住。然而,實際上10日“立院”初審,藍綠黨團仍在不斷衝突中完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的初審。之後的其他“陸生二法”修正草案,要期待過程理性和諧,應不可太樂觀。

  民進黨為何堅持反對開放陸生來臺?主因之一是他們擔心臺灣的教育資源遭到排擠。其實,這樣的反對完全沒有道理。由於開放陸生來臺就讀,可舒緩臺灣若干大學招生嚴重不足的問題。何況,經由臺“教育部”“三限六不”,應已可消弭某些不放心的疑慮,再加上陸生來臺就讀之學費為臺灣學生兩倍以上,何愁瓜分臺灣的教育資源?

  前不久,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公開表示“臺灣社會應該歡迎陸生”。李遠哲是李登輝主政時期的教育改革召集人,他為何贊成陸生來臺?因為“對教育有益的社會,應該是多元化的環境,存在不同階層的人”。

  對於開放陸生來臺這件事,沒有人比大學校長們更清楚、更深入,當全臺灣大學院校做好一切利弊得失評估後,大多贊成並準備好迎接陸生,民進黨實在沒道理阻擋此事。民進黨曾執政8年,“積極管理”式的“戒急用忍”政策,讓臺灣經濟競爭力停滯了8年,難不成現在還要搞教育交流的“戒急用忍”?臺灣可以接受全球人才,為何要排斥來自大陸的人才?尤其兩岸交流,已是擋不住的歷史潮流,就要正視、處理各種類型的兩岸關係,教育當然是無法回避的一環。

  尤有甚者,對陸生來臺,民進黨“立院黨團”提案要將“三限六不”入法,但三大校長協會均表示反對,因“三限六不”是階段性做法,現階段可以接受,但未來要不斷調整修正,“法律”沒有必要訂死。臺大副校長陳泰然也指出,限來限去沒有意義,“三限六不”還不到“法律”的層次,只是行政處理問題,且若限制太多,會讓臺灣的大學喪失競爭力。

  平實而論,開放陸生來臺,設限太多並無意義,尤其“三限六不”若“入法”,則開放陸生等於“名存實亡”。

  (作者為海峽導報特約撰述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