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穩居亞洲四小龍之末 歐洲商會成員大批撤出

時間:2006-11-01 09:15   來源:
  在臺灣的歐洲商會,每年此時都會針對一年來的臺灣經濟狀況發表藍皮書。今年歐洲商會的藍皮書已出爐,措辭犀利尖銳,不客氣的批評比往年猶有過之。一連四五年,歐、美商會都異口同聲呼籲臺灣當局,一定要解決海峽兩岸的僵局,儘快開放直接“三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是,數年來臺當局處變不驚,對歐美商會的勸告充耳不聞。

  去年的藍皮書就曾提出預警:臺灣若再不處理兩岸僵局、開放“三通”,則有喪失競爭力的危險!一年匆匆過去,歐洲商會據實以告,去年説的那個危險,現在已經成為現實了。

  從國際經濟報告中可以查到,臺灣的經濟競爭力逐年下降,穩居亞洲四小龍之末,而馬來西亞、泰國正急起直追。但臺灣當局一點不在乎,繼續玩政治。

  歐洲商會比臺灣當局著急,藍皮書中強調,臺灣不能等到2008年,要立即採取行動,現在不解除兩岸管制,將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歐商撤出臺灣。去年歐洲商會有15個會員撤離臺灣,今年到目前為止,33個會員退出臺灣。不到兩年走了近50家歐洲企業,速度驚人。他們多數轉移到首爾、北京、上海等地,部分在臺的歐洲企業正在縮小營業規模。

  歐洲企業在臺灣的投資超過了146億美元,是臺灣最大的境外投資集團。臺灣當局怎麼可以等閒視之,把他們當成人微言輕呢?

  歐洲商會分析指出,因為臺灣當局的兩岸經貿政策不開放,銀行遲遲不能登陸服務台商,使本地銀行閒置資金氾濫,還有卡債問題等,未來的臺灣將成為“區域呆賬中心”。歐洲企業界對此已經忍無可忍。

  今年5月,美國商會發表的白皮書,重點也在兩岸經貿關係的解凍。美國商會會長坦率要求臺灣當局,儘速開放兩岸直航。他認為臺灣推銷自己的優越地理位置、語言文化等優勢,都沒有説服力,兩岸之間“人貨自由往來”才是關鍵。

  歐洲商會藍皮書比美國商會更精確地點出了另外一個重點:臺灣當局召開“經續會”,故意回避兩岸經貿議題,缺乏面對兩岸議題的決心,而且過度利用中國大陸對臺灣軍事威脅的論點,製造障礙。

  歐洲商會説出了美國商會不敢説的話,因為美國對臺軍售關係到美國軍火商的利益,他們有行規,不能壞了自己同胞的生意。但是歐洲商會説明瞭真相,臺當局與美國唱雙簧,把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誇張的未免過分,最後受害的又是臺灣的經濟。

  歐洲商會的藍皮書內容很全面,書中逐項提出臺灣兩岸政策不合理的地方:禁止直航、限制大陸人士來臺工作、2400多項大陸製造的商品不準進口、對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的上限為企業總資産額的40%等等。除了對兩岸經貿議題之外,歐洲商會也提出了其他議題,希望臺灣當局協助排除障礙:解除一般性貿易方面的過度管制、遵守世貿組織入會承諾,加速服務業發展及賦稅不公問題。

  在商言商,歐洲商會誠懇而務實地提出了各方面的問題,希望臺當局能予以正視,協助解決這許多懸而未決的困擾。

  臺灣“經建會”主委胡正勝的答覆令歐商失望。他首先批評歐洲商會的説法“有點過火”,還説臺當局會在“操之在我”的方面鬆綁“法規”,而兩岸政策財經部門無法著力,他説所謂臺灣將成為“區域呆賬中心”的看法不正確。

  但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怎麼改進呢?不遵守WTO入會承諾,稅務法則不合理、服務業跟不上,貿易限制過多,財經部門能否找到著力點,做點事改善目前的情況?胡“主委”沒有答覆,他大概正在忙著站臺輔選。

  可以預見,在臺歐洲企業撤離臺灣的數目還將不斷增加。

  作者:馬淑靜(臺灣)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公司總經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