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將軍:説航母針對臺灣是小看大陸航母戰略格局

時間:2011-04-25 08:07   來源:H--環球網

  

  外傳大陸首艘航空母艦即將完工,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4月6日晚間稱,臺灣防務部門對於解放軍航空母艦整建狀況“均密切掌握”,“並且持續注意蒐集相關情資”。  (圖片來源:HSH論壇)

  臺灣退役中將、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傅應川22在《旺報》發表文章説,大陸航母出世,格外引發國際關注,主要基於航母在軍事戰略上的定位。航母之所以成為海戰利器,及伸張海權、控制海洋的“核心武力”,源自於1942年美、日海軍在太平洋上的海權爭奪,經珊瑚海、中途島、東所羅門及聖克魯斯群島等4次海戰,因此確立航母在海戰中的地位。

  陸欲發展顯示航母地位

  文章説,由於二戰後,美國設計了全球地緣政治的權力架構,並藉聯合國的決議,主導國際秩序,維持世界和平。美軍並以其兵力投射的能力,擔任維和任務,而航母便成為兵力投射最主要的工具。

  實力超強的美軍,在歷經半個世紀扮演世界警察的重要角色,迄21世紀之初都未曾改變,鹹認“能力近乎匹敵的競爭者”在2015年以前不會出現。但“中國崛起”後,相繼完成反衛星系統,中程反導及東風21-D型反航母導彈的逐漸形成戰力,使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大增,航母在海戰中的地位受到挑戰,影響未來地緣戰略形勢的發展,其中尤以西太平洋的戰略形勢為然。

  大陸航母艦載機,迄今尚在選擇與發展中,預判最可能使用的殲-15戰機,受到發動機研發影響,遲遲不能推出,將影響航母服役的時程。大陸真正的難題,將落在對此戰具的軟體上。有關艦上操作,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航母艦群的編成,戰略、戰術的運用等,完全沒有經驗。故大陸航母戰力的發展,至少將會持續8到10年才能成形。又因作戰的特性使然,大陸航母整體戰力,若在區域內不能淩駕美軍之上,必將一如日本海軍,在海戰中送入太平洋。對比中美兩軍的航母戰力,大陸首艘航母能發揮什麼戰略效應,目前是看不到的。

  文章説,從大陸走發展航母的路,就表示肯定航母現存的地位與價值,及其在戰略上的實際需求。海權思想的發展,近期已受到大陸重視,主要因其經濟及貿易的發展。大陸經濟快速的發展,去年GDP世界第二,對外出口總額早已成世界第一,而其擁有的商業船隊亦是首屈一指。大陸為了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對外貿易及能源、原物料的需求,金融、資訊和運輸通道等方面的安全,正不斷的上升,在國防上,對外兵力投射的需求,已是無可避免了。

編輯:馮存健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