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拋“大陸航母威脅論” 臺軍不斷借事“壯膽”

時間:2011-04-15 13:15   來源:國際線上

  

  馬英九(右戴墨鏡者)出席臺軍導彈快艇成軍儀式

  拋出“大陸航母威脅論”的同時,臺軍不斷借事壯膽

  自傳出大陸首艘航空母艦即將完工的消息後,臺灣軍方明顯緊張。臺海軍前“情報署長”蘭寧利對媒體公開表態稱,大陸航母對臺構成威脅。臺“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也于4月6日表示,臺軍對於解放軍航母建造狀況將“持續注意並蒐集相關情資”。

  媒體和軍方都焦慮

  近幾天臺灣媒體紛紛轉載了一張來自大陸網站的“航母”圖片,並詳細介紹了其“前世今生”。消息炒得沸沸颺颺之際,臺海軍前“情報署長”、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出面接受媒體專訪。

  蘭寧利稱,大陸首艘航母“瓦良格”號可能會投入南海艦隊,並對南海週邊國家構成威懾;同時其還有可能前往臺灣南部海域及太平洋地區,對臺灣構成一定威脅。蘭寧利指出,大陸的南海及東海艦隊,對臺灣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已久。臺灣海軍的應對思維向來是封鎖臺灣海峽,阻斷大陸這兩個艦隊的聯繫。但“瓦良格”號一旦投入使用,南海艦隊的實力及行動能力將明顯增強。未來即使臺灣海軍封鎖臺灣海峽,南海艦隊也有能力往臺灣東部的太平洋海域繞行,並在臺灣南部海域活動,“臺灣在海上不無腹背受敵的可能”。

  與此同時,蘭寧利也試圖安撫島內一部分人的焦慮情緒。他推測,“瓦良格”號擁有戰力時間尚早。其一,這艘航母還有如雷達等不少重要設備及零部件尚未安裝,而且還需要多次試驗;其二,將來艦上要配置哪一款型的戰鬥機目前還尚未確定。

  馬英九齣面打氣

  就在臺軍釋放出“大陸航母威脅論”之際,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親自主持了7日舉行的“光華6號”導彈快艇成軍典禮。他不但給艦上官兵頒發“加菜金”,還與大家合影。據悉這是馬英九上任近3年來,首次出席臺軍部隊的成軍典禮。

  成軍儀式在臺灣海軍蘇澳基地舉行。馬英九在發表講話時稱,雖然兩岸現今氣氛和緩,但大陸仍是臺灣防務最大的威脅。馬英九指出,臺灣無法跟大陸進行“武力競賽”,但是可以打造一支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強的部隊來防衛臺灣的安全。他還指出,臺軍有“不敢使用昂貴武器”的陋習,“買了非常昂貴的裝備、彈藥捨不得用,很多過期了還原封不動,有時還要找國際機構作後續處理,希望改變這種觀念。花錢買了不用就是浪費”。媒體認為這是馬英九針對今年1月臺灣空軍實彈演習成績難看所説的。臺灣軍方曾為自己辯解説,導彈屢屢打不中是因為平時捨不得打,因此一玩真格的就現原形了。

  派人前往西點比武

  除了馬英九齣面打氣,臺當局還拿軍購壯膽。臺當局“駐美代表”袁健生7日對媒體表示,美方很清楚臺灣空中優勢漸失的問題非常嚴重,也了解臺軍的F-5和幻影戰機已經過時,必須淘汰。袁健生稱,美方一再向臺灣方面表示,相關軍售問題持續在進行跨部門的諮詢和評估,“軍售問題一直是在‘動態’中,從來沒有停止過,美方也從來沒有把門關上”。對於軍售的最終結果,袁健生堅稱美方會遵守“與臺灣關係法”。

  為了顯示與美方的親密關係,臺軍還首度派出由11人組成的“眼鏡蛇隊”,參加美國西點軍校舉辦的“桑德赫斯特戰技競賽”。據報道,競賽將在4月16日、17日舉行,項目包括步槍射擊、障礙越野、急救、渡河、操舟、武裝游泳以及陸上定向等。參加競賽的隊伍分別來自臺灣地區、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與阿富汗,美國自己則有43支隊伍參加。

  多年來臺當局一直想在這一競賽中插一腳,但由於臺美之間沒有“邦交”,不得其門而入。今年終於通過“駐美軍事代表團”的積極爭取如願以償。臺灣“眼鏡蛇隊”的成員是從報名的100多名陸軍官校學員中挑選出來的,其中包括兩名女生。據悉這支隊伍已經參加相關訓練1年多,射擊是他們的強項。

  相關連結:

  沒有“臺獨”,哪來威脅

  臺軍喊出“大陸航母威脅論”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無論大陸推出何種軍備,都會引來類似言論。

  3月16日,臺灣曾傳出“大陸已發展專門對臺的攻擊性新型‘東風-16’型導彈”。接著臺“立法院”吵成一鍋粥,國民黨“立委”林鬱方追問“國安局長”蔡得勝關於新型“東風-16”導彈的具體情況,並詢問:“這是否代表對臺灣的威脅更加嚴重?”蔡得勝一臉愁苦地回答:“的確是更嚴重!”對此,臺灣網友嘲諷説,這款導彈號稱“航母殺手”,射程達到1600至2000公里,“對臺灣600公里就夠,不用這樣自己嚇自己”。在此之前,大陸“殲-20”戰機的出現也引發島內一輪威脅論。對此,有香港媒體評論説:“沒有‘臺獨’,哪來的威脅?香港就既沒威脅也有尊嚴”。(《世界新聞報》 記者 吳燦)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